高思語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0)
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探討
高思語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0)
集體課教學是音樂專業教學中常用的課堂類型,具有教學對象廣泛、節約教學時間、課堂互動性好的優點,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何在集體課堂教學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每位學生的鋼琴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音樂發展是鋼琴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本文就當前我國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應用進行簡要的探討。
鋼琴教學;集體課教學;教學方法
隨著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各高校在鋼琴教學中開始采用集體課形式進行教學。
就當前我國鋼琴集體課的實際情況來看,集體課的學習可以解決教學時間上的問題,但是也面臨了新的教學問題。即學生學習基礎不一致的問題。鋼琴集體課教學面對的主要教學對象是音樂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在鋼琴學習基礎上存在較多的差別。部分學生有幾年的鋼琴學習基礎,但是也有學生從未接觸過鋼琴[1]。這給我國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帶來了更大的難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創新集體課教學方法成為鋼琴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基礎不一是限制教學質量和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過去的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即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從基礎的鋼琴教學知識開始進行教學[2]。這種教學方法的弊端較為明顯,即已經學習過鋼琴甚至學習了好幾年鋼琴的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得較為消極。而教師為了能夠幫助提高這些學生的鋼琴學習效率,會適當加快基礎教學的步伐,這又會給初學者帶來壓力。也就是說,傳統教學方法最終會導致所有的學生均無法獲得有效的進步和良好的音樂發展。
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要進行分組﹑分班教學。所謂的分組﹑分班教學指的是將學生按照學習基礎的不同進行分組﹑分班教學。如將學習基礎不好的學生以及沒有學習基礎的學生分為一組,再將鋼琴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分為一組[3]。然后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內容和進度,這就可以避免出現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不符的情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要適當的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調整分組﹑分班情況。
相對于個別課,集體課的優勢在于,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如合奏﹑四手聯彈﹑分組分聲部﹑換聲部﹑接力﹑互相點評等方式進行練習,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必要的練習,以便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促進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全面發展。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集體課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基礎技術環節的重視,要實現系統教學。同時,可以在課堂內容中適當增加和拓展教學內容,如穿插音樂史﹑樂理﹑視唱練耳﹑曲式知識等等。在系統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兩兩一組或者多人一組的方式進行集體練習,幫助學生提高鋼琴演奏能力,增強學生的鋼琴音樂素養,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興趣[4]。例如,教師在進行技術指導之后,可以將學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負責演練右手的旋律聲部,而另一組則要負責左手的伴奏聲部。集體練習的好處還在于,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考驗學生的鋼琴演奏應變能力,提高學生相互之間的默契程度,這些對于促進學生未來的鋼琴發展均有著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電鋼琴上的節拍器來幫助矯正學生的節奏,增加學生的合作意識。
集體課教學中采用的分組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教學評價中也要進行區別對待,完善教學評價體系。集體課鋼琴教學可以采用的評價方法包括三種,即個體差異性評價﹑相對評價以及絕對評價。其中,絕對評價指的是用統一的參照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教學方法,也是目前較常用的做法,如演奏一到兩首作品對學生進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使學生只側重于技術的練習,而忽視了課堂中的互動﹑交流和探索的過程。相對評價是通過對學生的對比而進行的教學評價,其要點在于能夠對學生在集體中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客觀評價,但是缺點是只適合于考試或者競賽當中,容易打擊學生對學習的自信[5]。個體差異性評價方法指的是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具體評價的教學評價方法,其評價依據是學生自身,評價的主要內容是學生這次和上次的表現。學生在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方面的差異給學生的學習結果帶來了直接的影響,如果對學生采用絕對評價方法或者相對評價方法均無法對學生進行公正的評價,甚至有可能打擊學生學習鋼琴的自信,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而個性差異法則可以在學生已有水平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相對公正且積極的評價,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效率,能夠較好地激勵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獲得更好地收獲。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有效性不足,課堂創新不夠,嚴重影響了學生的鋼琴學習效率,這主要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著直接的聯系。高校集體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基礎不一,有學習基礎較為扎實的,也有從未接觸過鋼琴知識的,因此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重大的難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分組教學,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
[1]朱文.普通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思考與探析[J].藝術評鑒,2016(04):139-140.
[2]張娜.一本適合大學鋼琴集體課的教材——評周廣仁《鋼琴演奏基礎訓練》教程的實用價值[J].中國教育學刊,2015(02):113.
[3]谷麗萍.普通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的優勢與局限[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11):92-93.
[4]佘敏慧.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在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3(07):123-124.
[5]詹文軍.綜合類高校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方法探索[J].藝術研究,2012(04):144-145.
J624.1
A
高思語(1989—),女,漢族,寧夏銀川人,碩士,北方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