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娜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盛樂實驗學校,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淺談小學音樂教育
塔 娜
(內蒙古師范大學附屬盛樂實驗學校,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關鍵組成部分,它既能夠培養學生的感受力、鑒賞力、分析力與審美能力,又學生開拓了視野,陶冶了情操。基于這些方面的特征,在實施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擬定符合兒童口味的教學策略。本文將依據筆者多年小學音樂教學的經驗,講講對小學音樂教育的幾點看法。
小學音樂;音樂教育
有關的研究表明,胎兒對音樂有著一種先天的敏感性,而到了嬰兒期,嬰兒就已經可以感受到音樂節奏上的旋律改變和在音高上的短暫改變,所以從這點能夠看出,兒童進入社會以前音樂是其最早熟悉到社會的經驗之一。當然在音樂認知能力漸漸發展的同時也是伴隨著別的熟悉能力發展的。兒童對于音樂認知能力的一個非常關鍵的表現是可以特別清楚的辨別出在演奏或者彈唱音樂的過程中音樂的改變和其音樂的再現。兒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當中不但可以感受到音樂所表現出來的帶有兒童感知形式的特征,而且通過藝術加工過的知識性內容﹑富含有知識性的音樂作品一樣可以予以兒童合理的教育與啟迪。
教師要盡職盡責,教師要分析歌曲的思想感情,品味其要表達的含義,根據歌曲含義來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體會歌曲中所要表達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與愛國主義教育。音樂教育的方法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意識地調動,因為音樂能夠為學生增加各色各樣的情感,我們一定要用優美高尚的音樂去熏陶他們,要全面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從而增強他們對自然美﹑社會生活美和藝術美的興趣與愛好,促進學生們的心靈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在平常教學中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提升其音樂素養,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改掉,教師要合理地和學生保持情感交流,在課余以朋友的身份和其相處,這樣更可以及時發現在學習中學生產生的問題,從而針對學生發生的問題使用必要的應對方法。教師在和同學生的平等相處中更容易認識學生的需求,依學生喜歡的教學環境據學生的需求來營造,增添跟學生需求相符的教學設施。例如,在課堂上放置部分音樂器材模型,這樣比簡單地張貼海報效果要好,更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優良的教學環境下快樂地實施學習,讓其對音樂重感興趣。
傳統意義上的預設教學方式需要老師把全部的目標與教學內容和課堂內的問題等提前準備好,設計出來。但這樣就不能做到課堂的“動態生成”,因此預設內容要為“動態生成”出來的目標留有必然的發揮空間。在進行教學經過中生成的目標可能是沒有預設到的,這是最好的補充預設目標。在課前設計出來的不完全是所有精彩的音樂課堂,而是在師和生的互動中,心和心的溝通中,思想和思想的碰撞中,情感和情感的共鳴中生成出來的。怎樣在音樂課堂中更好地完成“預設教學”和“動態生成”的結合呢?音樂教學是一個動態生成的經過,但這不說明不需要預設教學,深化課程要掌握預設教學和動態生成的平衡,使兩者結合在一起。課堂在重視教學生成性的同時一定要重視預設內容,動態生成的模式不是讓預設的要求降低,反而是提升了。它需要預設的內容可以真正重視學生的發展,重視學生的個體不同,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供基本保障。預設生成教學是用一種開放的心態來對待音樂教學,注重學生的發散思維。預設教學對待教學的態度相對保守,注重的是學生集中思考的能力。而提高學生音樂能力正是在發散思考與集中思考的互相影響與推動中發展并漸漸提升的,二者要相互平衡協調,才可以真正結合起動態生成和預設教學。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現階段教師施展本領﹑施展才華的地方,如何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是一個教師能力的體現。例如:要全面掌握教學內容﹑核心﹑難點﹑課程規范;對教學程序進行詳細規劃;精心選擇教學的用具;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對于課堂可能發生的事件進行提前考慮等等。同時,經過擬定規則﹑關系的協調﹑樹立威信﹑及時鼓勵﹑控制紀律等各類措施對課堂進行有效管理,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這些工作,能夠體現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是必修之課。在教學中要適當培養學生即興創作能力。我們要參考兒童年齡特征進行即興創編能力以及興趣培養。例如:用聲音編創相對完整的帶有情節的聲音故事,進而嘗試為所學的相關詩歌或故事實施簡單的配樂表演;讓學生用各類聲音材料模擬與展現自然界中的各類音響和切身感受的事物;依據歌曲的內容﹑方式與情緒邊唱邊表演,創編出有表現力的表演動作或新的表演方式;使學生口頭創編旋律或進行單一的旋律接龍,即興創編節奏;夠嘗試創編歌詞或為不一樣情緒的歌﹑故事﹑美術作品等編配音樂等等。
音樂欣賞屬于藝術教學的范疇,但是由于學生年齡小,沒有自控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同時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不高,如果在教學的選曲上選擇單調乏味的歌曲就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音樂欣賞往往可以彌補別的音樂活動所選曲目在風格﹑體裁和藝術手法上存在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古今中外的音樂作品,讓學生們的音樂視野得到開闊,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力,提高音樂水平,讓他們的音樂生活得到充實。通過學習音樂欣賞,能夠提升孩子們對于音樂的品味與鑒賞能力,增加孩子的綜合能力。
總之,小學音樂教學是一個從淺到深﹑漸漸提高的過程。我們要讓美好的小學音樂教育融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在音樂教學中充分地注重素質教育,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美好的同時,塑造快樂﹑向上的性格,讓學生擁有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懷。
[1]劉明明.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大眾文藝,2011(16).
[2]孫雷.新形勢下小學音樂課的上法[J].成才之路,2011(15).
[3]陳春麗.淺談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J].學園,2015(03).
G6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