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詩雨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的可行性研究
王詩雨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四川 綿陽 621000)
科技的發展推進了教育改革的腳步,現代的教育形式已經與信息技術很好的進行了融合,提升了教學的質量。現在,在高校音樂教學當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因此,本文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的可行性做出了進一步探究,對翻轉課堂的定義以及特征、可行性探究、應用翻轉課堂模式的有效措施給出了具體的分析。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音樂教學
當前,各大院校正在逐步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現在,在高校的音樂教學當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使音樂教學更加現代,符合學生發展的需求。在音樂的日常授課過程中,對于翻轉課堂的應用越來越普及,所以,在授課當中,對該項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要深入對其可行性進行探究,從而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
翻轉是由“Flipped Classroom”翻譯而來的,即為將課堂內與課余時間重新進行調整,把學生學習的決定權轉移給學生。在這樣的授課形式下,在課堂有限的時間當中,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主動進行學習[1]。教師不再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傳授知識,一些知識內容需要學生在上課之前,自己完成學習,可以應用視頻講座等形式進行學習。還可以在網路上與其它同學一同探究和交流,借助網絡資源查閱資料,教師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參與學生的討論。在課后,學生可以自主對學習內容進行規劃,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最終目標為使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
其一,應用該項教學的模式,對于時間和空間的分配會非常合理,在授課當中,將教師講解知識的時間縮短了,但是將學生討論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時間延長了,有益于學生將知識內化,對課堂的應用更加合理[2]。在講課之前,學生應用視頻對知識進行了學習,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將預習的效果實現了最大化,提升了教學的質量;其二,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了轉變,增強了互動和溝通,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借助相關的教學活動,學生會主動對知識進行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學習,教學效果非常顯著。
其一,音樂當中涵蓋的審美性,非常注重學生對音樂產生的情感體驗。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只是通過語言講述知識,學生并不能對其有深刻的感受。但是,將教學的內容制作成簡短的音頻資料,學生在觀看過后可以先對音樂進行感知,將理論與樂曲進行融合,與音樂產生共鳴;其二,音樂當中存在的實踐性特征非常突出[3]。在高校當中,音樂技能的授課以個別授課為主,所以只是在課堂之上,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非常少。但是,應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重新構建學生的學習的過程,在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們會相互進行表演,有非常多的互動和溝通,營造了濃厚的探究氛圍,使音樂課堂充滿了活力。
其一,對學生學習音樂的心理進行細致的分析,每個學生都在學習的過程中探尋能夠對自己價值的肯定。因此,在音樂的教學當中,應用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學習能力以及條件進行學習,良好的把控好學習音樂的過程,學生會提升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對音樂的學習更具自信心,有成就感;其二,對學生學習音樂的能力進行分析,高校當中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所以能夠很好的在視頻當中完成學習。
音樂是一門非常深奧的藝術,教材以及相關的書籍并不能將音樂的內涵以及知識全部體現出來。在傳統的授課當中,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以至于音樂這門高雅的藝術變成了難懂的音樂理論,沒有足夠的興趣對其及進行學習,學習效果很難得到提升。現在,應用反轉課堂,學生獲得了非常多的實踐機會,滿足了學生參與實踐的愿望,突出了主體地位,學生會收獲非常多的知識,喚起了學習興趣。
在教學當中,對于翻轉課堂的應用,有效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性。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會通過自己學習找出問題,之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完成學習目標,然后再進行下一個目標的學習[4]。在教學當中,音樂的理論知識非常復雜,并且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音樂技能,學生在對知識進行自學的過程中,可以直接找出問題,解決的問題愿望也會提升,學生的意愿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學習效率自然會有非常明顯提升。
在高校當中,音樂課程是對人才進行培養的重要基礎,但是音樂知識基礎又具有很強的復雜化性。因此,教師要結合高校當中不同的音樂專業以及教學的實際內容,精心制作視頻課件,以便保障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能夠由淺及深的體現,學生便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更有效的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在視頻中還會引導學生做一些練習。例如:在《藍色多瑙河》的欣賞課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序奏、五個小圓舞曲和尾聲分別制作視頻課件,讓學生進行學習,如在課間當中,要引導學生想象出小提琴在A大調上用碎弓輕輕奏出徐緩的震音,好似黎明的曙光撥開河面上的薄霧,喚醒了沉睡大地,多瑙河的水波在輕柔地翻動。能夠分析出圓號吹奏的是這首樂曲最關鍵的一個動機,連貫并且優美,高音活潑不失輕盈,象征著黎明的到來。
此外,為了更好地保障學習效果,還要定期回歸傳統的課堂,在課堂當中要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授課過程,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會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有效提升了教學的質量,保障了學生學習的效果。
學生在高校的學習階段,是走進藝術領域的關鍵時期,藝術并不是沒有任何的體系約束和限制。因此,在高校的教學當中,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牢固的音樂知識理論,還要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同時幫助學生開闊藝術視野[5]。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優化了教學的模式,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使教師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科教研究,有了更多的時間收集音樂方面的資料,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音樂知識,開闊藝術視野,深入理解藝術內涵。
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對教學要不斷深入探究,并將制作微視頻的質量進行提升。在制作的微視頻當中,要涵蓋非常充實的藝術內涵,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給學生充足的交流空間。在當前的網絡化溝通平臺當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學習思路以及學習的過程在平臺上與其它同學一同分享,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與大家一同討論。教師也可以將自己的教學課件,音樂的心得體會上傳到平臺當中,以便學生進行參照和學習。這樣的授課過程,不但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綜合教學能力進行提升,還能為之后的教學計劃探尋依據。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提升了學生交流與分析的能力,在平臺當中營造了濃郁的藝術氣氛,將音樂這門學科的藝術本質展現了出來,有益于啟迪學生,培養良好的藝術素養。
總之,翻轉課堂的應用,全面推進了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改革,優化了課堂結構,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該項教學模式的應用,標志了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同時也是時代的發展對高校教育提出的要求。所以,高校音樂教學只有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才能迎合時代的發展要求,提升教學的質量,與時俱進,將音樂教學在改革過程中的智慧價值充分地展示出來。
[1]肖園園.高校音樂課堂中的“翻轉”模式研究[J].音樂時空,2015(23):124-125.
[2]曹曉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的可行性分析[J].藝術教育,2016(03):68-69.
[3]鄭文雅.淺談高校音樂技能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戲劇之家,2016(12):186-187.
[4]尹詩睿.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27):127.
[5]邵萍,胡亮.翻轉課堂:高校音樂技能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模式[J].大舞臺,2015(11):194-195.
G642
A
王詩雨(1989—),女,山東淄博人,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音樂教育學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