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冬霞 朱 虹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 廣州 510642)
流行音樂是一種大眾文化,在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產生了越來越高的需求,因而流行音樂也被人們所接受,高校已經將流行音樂教學作為音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音樂教師、教學內容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學生對流行音樂興趣不高、高校流行音樂教學質量尚待提升,需要高校音樂教師積極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
基于對廣東高校流行音樂教學工作的詳細分析,發現部分高校雖然已經積極開設了流行音樂課程,但是學校以及教師在整體上尚未重視流行音樂教學工作[1]。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缺少設備方面的支持,在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勢必會使用到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以及相應的音樂器材,然而由于學校領導以及音樂專業教師的忽視,導致其僅僅可以利用現階段廣泛普及的多媒體設備以及計算機設備開展教學工作,此時學生難以細致分析出流行音樂的律動、旋律等因素,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果;二是大部分音樂教師更青睞于儒雅的音樂形式,認為儒雅的音樂可以更好的達到教育目的,在大部分音樂教師傳統觀念中,流行音樂相對低俗,難以有效引導學生欣賞流行音樂這種音樂形式。
教師是教育事業的支持者,也是教學的引導者,在教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國在流行音樂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在流行方面的教育,且通過對廣東高校的詳細分析,發現在音樂教育領域中,大部分教師研究內容為民族音樂與古典音樂,并不十分了解現代的流行音樂,因而我國在流行音樂教育方面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雖然部分教師為了開展有效的流行音樂教學,已經研究與分析了流行音樂,但在學習與研究過程中需要較長的時間,學習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而高校由于缺少專業的流行音樂教師,影響了最終教學效果。
由于流行音樂更貼近于人們生活,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相比,人們更容易理解流行音樂,同時,流行音樂會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變化速度更快,包含著很多新鮮的元素,可以讓人們感受到流行音樂的新鮮感,因此流行音樂受到了人們群眾的廣泛歡迎[2]。但是在分析高校在流行音樂教學中呈現的教育內容時,發現教學內容與社會發生了脫節問題,教學內容無法有效滿足社會需求。在廣東高校中,就存在音樂教師仍然按照古典音樂教學方式開展流行音樂教育的情況,教學內容更偏向于儒雅的音樂文化,造成學生所掌握的流行音樂知識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影響學校發展以及我國在流行音樂方面的研究。
只有高校領導及教師均認識到流行音樂教學重要性,才可以加大在流行音樂教學方面的資金、設備等投入力度,此時教學效果才會得到明顯提升。基于此,高校領導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就要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明確流行音樂教學目標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一方面,高校應從社會需求出發,對整體音樂教學工作提出相應的要求,通過制定整體教學目標,帶動音樂專業流行音樂教師更加重視自身教學工作,進而讓學生學習到流行音樂精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另一方面,高校流行音樂教師也需要制定出更詳細的教學目標,并適當引入古典音樂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到流行音樂的重要性,進而在高校領導以及音樂教師共同重視的背景下,更扎實地掌握住流行音樂知識。
由于教師教學水平對教學質量產生的影響較大,因而要想改變當前高校流行音樂教學現狀,促使流行音樂教學得到良好的突破,就要加大師資建設力度,保證教師教學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首先,學校作為培養學生,開設流行音樂教學的主體,在招聘流行音樂教師時,就要深入考察該名教師流行音樂掌握情況,保證學校中流行音樂教師本身擁有更高的水平[3]。其次,在開展流行音樂教學時,學校應緊抓教師教學內容與教學質量,并適當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促使高校內部流行音樂教師掌握更多流行音樂知識,并引導其正確認識流行音樂,可以發現流行音樂的美.最后,教師還要積極進行流行音樂方面的科研教學工作,在研究過程中不能受到傳統音樂思想的影響,而要從現代的思路加以分析,更透徹地了解音樂教學重點。
為了提高高校流行音樂教學效果,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掌握的流行音樂知識運用到實際之中,高校流行音樂教師就需要合理選擇音樂教材,通過引入當前社會發展階段所流行的音樂,使流行音樂教學工作與社會更好的接軌,這就要求高校流行音樂教師需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收集當代社會廣泛流傳的流行音樂,并對此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教師需將重點落在為何該首流行音樂備受人們喜愛、學生對哪些流行音樂更感興趣、找出的流行音樂中,哪首特點更加鮮明,明確后期教學中可以使用的流行音樂;二是借助當前找出的流行音樂開展教學工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應引導學生分析流行音樂特點、節奏、旋律,應實施適當的德育教育與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分析出流行音樂的流行原因,并讓學生感受到流行音樂的教育意義,在使流行音樂教育與社會接軌的基礎上,促使學生可以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學背景下,高校要想在流行音樂教學中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加強師資建設、合理使用社會流傳的流行音樂,讓學生以及高校音樂教師更加重視流行音樂教學工作,提高師生之間的配合程度,進而保證高校流行音樂教學質量。
[1]程柯楠.普通高校流行聲樂教學現狀與思考[J].北方音樂,2014(01).
[2]杜慧.關于高校流行音樂教學現狀之思考[J].戲劇之家,2016(07).
[3]姚英姿.流行音樂教學的現實意義和教學方法探析[J],音樂時空.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