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杰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林梓小學,江蘇 如皋 226511)
音樂,從古至今都是人們交流思想內核的靈魂之音。它不僅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還能陶冶人對美的藝術感受。而我國從小學就開展了音樂教育,并用一種合作式的方法來進行音樂的交流與互助。這是音樂課程一個非常重要的。
在新課程改革之前,音樂課堂上總是會有歡聲和笑語,但多是老師一個人在主導。學生并沒有過多的參與進這個課堂中,多數學生采取的是跟唱的方式,而不是自己去主動和老師交流。而大多數中小學校的音樂老師,在課堂中大部分采取的方式是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音樂發音培訓。這種枯燥而乏味的教學方式,對于還是小學的學生來說過于嚴謹和刻板,而沒有那種輕松和自由的氛圍。合作,更是可以幫助學生和老師建立了一種信任的關系,中國傳統所推崇的團結就是力量,從古至今,各種教育模式之下都要培養學生合作團結意識。旨在去培養懂得為社會做貢獻的優秀人才。
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教師不僅是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同時也要調節學生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學生之間也會形成良好的互幫互助風氣,而在課堂讓學生建立與學生的合作方式,那氛圍就不一樣了。在教學中,建立音樂小組之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就構建了一種合作的關系,這種關系的雙方是平等的,這種平等的關系會大大增進同學之間的關系以及老師與學生的師生之情。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樹立正確良好的三觀意識,是以后的身心健康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
就比如說以下的這個案例,充分的體現了教學理念改變之后的好處。新課標蘇少版音樂六年級上冊第一課七彩橋中,可以讓學生三人一組,利用橡皮泥合作做成一座橋他們心目中的七彩橋,并在做好之后,每一組到講臺上進行展示作品和合唱《七彩橋》這首歌,哪一組的七彩橋做得最好,歌唱得最好,就能得到獎勵。這種方式不僅能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還能讓學生體悟到學習音樂的樂趣。
在音樂課堂建立音樂小組,能夠幫助老師更好的對課堂進行管理。而音樂老師也可以根據男女生性別的不同組成許多小組,這些小組便可以以游戲的方式,組成一支混音合唱隊。而在音樂課上,這一只小合唱隊就可以盡情的展現自己對音樂的熱愛,以及小孩想要展現自我的表演欲望。
而合唱隊最大的優點在于它能夠讓學生們進行主動的合作關系。合唱、合奏以及重唱都需要學生共同合作,才能達到最高的合唱水平。這種合作關系會影響學生的總體交際能力,達到彼此進步的地步。
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在課堂中不僅建立小組,還組建了一支合唱小隊。組建的這支合唱小隊便是用來在課上發音示范用的。比如在對蘇少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春來了》中的語音技巧進行講解時,便用合唱隊的隊員進行現場演示,這種方式不僅學生理解的快,也能使得老師在教授的時候輕松無比。
在音樂課堂進行創新改革之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便拉近了許多。許多小學生對于老師的敬畏感也會降低,而這種權威感的降低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有好也有壞。但我本人更多傾向于是一種好的發展,因為老師的鼓勵會讓學生的自信心增強,自我表現欲也會提高。這對于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格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這種積極樂觀的意義會伴隨著學生一生,若有若無的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思維??梢哉f老師在學生成才的教育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在音樂教學中,有各種各樣的合作方式。而最常見的便是在課堂上采取分組的教學方式,來使得學生一種活動的方式來學習音樂課。這種合作的手段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互幫互助,共同進步。而合作的方式有很多,還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新式合作方法,這種方式能加強學生對于音樂的記憶感。這種合作方式的方法是這樣的,將學生分成兩兩一組,一人在多媒體上寫上歌詞,一人就要將這句歌詞唱出來,并說明這是出自哪一首歌中。誰的小組回答的又快又準,誰就能獲得勝利。而獲得勝利的小組能夠得到老師額外的獎勵,這種包含著競爭與合作,音樂與臨場反應相結合的合作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增加對音樂的興趣,還能夠多方面的發展學生的素質與素養。比如在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捉泥鰍》這一課程中,學生可以與另一名學生上來表演捉泥鰍的舞蹈,并在表演中邊演邊唱,或者讓一名學生在多媒體上找到捉泥鰍的圖案,另一名學生在多媒體上寫下包括有捉泥鰍這個動作與活動的曲子,并在最后看誰的組合寫得又多又好。這種方式能夠增進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快樂感,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友誼關系,也能夠使得老師的教學更加輕松,更加高效。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教育事業越來越好的時代。對于孩子,我們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理論,更要注重對心理的正確引導,合作,往往是帶給學生如何更好的融入這個集體和社會,懂得體諒和包容,這才是對孩子最重要的一課。
[1]盛群力.合作學習設計[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2]劉玉靜.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