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頌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淺析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與發展途徑
吳雅頌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 三亞 572022)
當今信息時代,對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單一的科研學習能力,到現在的綜合能力。聲樂藝術是藝術領域內重要的形式,其在高校的發展是推動社會整體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
聲樂教學;心理疏導;教師素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也不斷提升。音樂作為藝術領域與人們生活最為貼近的項目之一,與大家最為熟悉不過。通過音樂的滋養和熏陶,能夠增強人們生活的積極性,使人們不再一味糾結于日常生活中的繁雜瑣事,享受藝術帶來的寧靜。而高校學生作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固定的關鍵時期,藝術對其思想境界的提升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我國教育體系的固化,高校聲樂教學存在較大問題,影響教學效果和聲樂藝術的傳承。
(一)硬件設施普遍條件較差。對于聲樂課程的定位缺乏準確性造成高校普遍對聲樂教學重視不足,對其進行的硬件設備投資也往往不盡如人意。但聲樂的性質又決定其需要良好的硬件設備輔助,才能做到良好的效果。在保證聲樂設備數量充足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地提升設備的檔次和效果,從硬件方面為聲樂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師資力量有限。隨著高校的擴招,學生的數量大幅上升,但聲樂教師的數量和質量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由于聲樂課程在高校中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聲樂教師往往不是經驗豐富的老師,而更多的是年輕的教師甚至是剛畢業的學生,從經驗、水平都與高校聲樂教學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雖然各課程的教師都有科研要求,定期組織教研培訓等,但許多教師存在從未接受過培訓的情況,導致聲樂教學質量難以得到提升。
(三)培養模式先對落后,與聲樂教學要求具有一定差距。聲樂是一類特殊的學科,它既有一般學科的理論深度、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又具有其他學科不具有的特點。一是聲樂與人的心靈具有很強的聯通性。由于聲樂是人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因此能夠充分反映演唱者的情緒,而每個人對每首作品的感悟不同,必然會產生不一樣的火花,因此,同一件聲樂作品可能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極大的靈活性,相較于其他學科的直接教學,聲樂教學更大程度上在于引導,重點在于學生的領悟力和感受力;二是成功的聲樂教學應與社會緊密結合。我們看到能夠在歷史長河中不被淘汰反而愈來愈顯出其價值的作品,無以不是與其誕生的社會環境相聯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現實。人們常說“藝術高于生活”,可我們要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不能和生活相脫離。現代社會,許多人甚至聲樂教學者對這門學科認識比較片面,認為聲樂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需要另類,甚至走極端,但筆者認為,真正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藝術形式,才是對人類最有價值的。
高校聲樂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一致,教學者不僅充當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好的教學者更是能夠改變人們思維方式,推動歷史發展的先驅者。我們常說,做事要有“工匠精神”,這種工匠精神就是對事追求完美,甚至追求極致的一種狀態。我們看到日本、德國等國家,對自身發展的嚴格要求,才造就了其制造業等行業在世界遙遙領先的高水準,我們作為東方國度,具有藝術歷史深度的國家,更應當保持藝術領域的領先水平。不僅要創新,更要具備傳承能力。筆者認為,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具有以下幾個途徑。
(一)強化教學者素質,建立教學評價體系
高校聲樂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學者,正是因為教學者的能力與素質限制,才造成了高校聲樂教學發展的停滯不前。對教學者的要求一方面在于其專業水平,在這方面,尤其對于藝術領域來說,學歷、證書更不能決定任何一個人的藝術水平,而是在于個人真正的藝術是否專業。更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藝術涵養決定了他究竟能夠站在多高的高度審視整個聲樂教學體系。一個低頭勤奮的教學者我們可以說他是負責的,是有追求的,是可靠的,但他一定不是頂尖的。只有看到更遠的地方,才能夠更早地確定路線,才能及時地發現他的學習者中具有藝術潛力的人才。更這一點,同其他理工政法學科不同,先天條件在藝術領域占據較為重要的地位。教師的藝術涵養對聲樂教學是無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只有教師自身素質提升,才能有益于聲樂教學的發展。
(二)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習者的體系教學
任何一個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一方面自成體系,能夠在自己的領域內不斷深化和精致,另一方面能夠與其他學科、社會現象、甚至職業相聯系。自建立健全聲樂教學新模式的過程當中,所有的從業者也好,學習者也罷,都應當秉承發展的原則,勇于創新教學模式和工作模式——尤其在藝術領域內更需要這種勇氣,不斷深化和拓寬,建立體系化的教學。
聲樂教學是高校教學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信息時代到來之時,我們應當摒棄對人才單一的要求,而更加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藝術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更能夠讓人增強抵御風險和抗壓力的心理能力,也是一種情緒的疏導和表達。我們的情緒都是有起伏的,尤其是高精尖人才其能力強,所承受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加,情緒的適當放松和疏導是必不可少的。有研究表明,聲樂、美術等藝術形式能夠有效治療抑郁癥等心理疾病,因此,應更重視高校聲樂教學,培養人健康的心理。
[1] 鄭健.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和發展對策[J].大舞臺,2014,06.
[2] 李愛平.表演藝術專業聲樂課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4.
吳雅頌(1985-),湖南衡陽人,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