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開巖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計算機教學部,吉林 長春 130117
淺談微課輔助教學的實踐與意義*
孫開巖**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計算機教學部,吉林 長春 130117
微課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嶄新教學方式,以其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等特點,正在被廣泛的應用到各個學科中。本文通過微課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實踐應用,闡述了微課作為輔助教學資源的作用和意義。
微課;輔助教學;教學資源
信息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各國都把推進教育信息化作為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我國在現代教育技術和現代教學手段上也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和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信息化背景下,科學有效地建設和使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已經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熱點,而“微課”就是這個家族的新成員,它將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
“微課”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在5-8分鐘內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其核心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學生反饋及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系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它不僅適用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為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提供了有效的途徑。
我校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一的公共必修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將“微課”應用于課上和課下,則是教學改革的一種新嘗試。由于計算機基礎課程操作性極強,在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自主演練。因此,將“微課”這種教輔資源引入課堂,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室里參加與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輔導,課下進行在線學習,以此形成一種學習的循環模式。
(一)課前自主預習
“微課”以它短小精悍、無時間限制、可隨時存儲和在線播放為優勢,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課”視頻發布到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課前僅利用幾分鐘的時間觀看教學視頻,了解新課程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同時,利用這個平臺也可以和老師進行交流。久而久之,就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二)課上合作學習
“微課”的另一個優勢就是全面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我們知道計算機作為一種通用工具,是要求我們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的。而課上的90分鐘時間讓學生達到熟練操作軟件的技能,是辦不到的。因此,教師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地方進行分析、做好設計,最終通過“微課”視頻的形式呈現到課堂上,在學生面前進行演示,并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小組研究討論,保證學生在課堂上將所學內容全面吸收和消化,課下再利用該視頻回顧忘掉的操作步驟,從而更好的提升計算機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切實提高學生計算機熟練操作的能力。
(三)課后教學反思
對于教師而言,教學結束后對教學過程中出錯的地方、需要強調的問題要加以標注,不斷完善“微課”視頻,拓展輔助教學資源。這樣,教師在摸索中循序漸進式的前行,從而使自身教學和研究能力也得到不斷的提升。
(四)繼續深化探究
教師根據學生的差異可以制作一些拓展類“微課”視頻。這一類視頻可以為優生、對計算機技術感興趣的學生提供一個深入研究的學習資源,并通過網絡平臺讓他們共同交流、合作探究。拓展類“微課”的特點是,教師只參與設計、不參與講解。因此,它能更好的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
將“微課”應用于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中,以其獨有的特點促進著我校的計算機教學改革。
(一)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碎片化、信息化。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利用教學視頻在輕松的氛圍中合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
(二)實現了優質資源的共享。將“微課”視頻發布到網上,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資源信息化學習環境,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彌補因時間、經費和其他教學資源不足所帶來的限制,確保實踐教學效果,并為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提供了保障。
(三)在課堂中使用“微課”,可以更好的實現互動性,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進行角色轉變和角色認同,對于“微課”內容交換意見、引發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團隊意識,讓優生帶動差生,并使學生學會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和自我監督,最終實現共同進步。
(四)“微課”對于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很有意義。從對“微課”進行選題,后續對“微課”進行設計、應用都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讓教師從教育教學的大環境里更加追求細節,更加精益求精,使得我們教師在不斷地追問中、探索中、踐行中由學習者變成開發者和創造者。
需要說明的是,“微課”不是教學內容的全部,不是讓學生只盯著電腦屏幕,而取代老師的授業和解惑。“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利用“微課”這種輔助教學資源彌補落下的知識,讓教學內容得以保存,便于復習。因此,在教育教學改革順應時代發展的年代,“微課”以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外在條件,更重要的是用來展示學科知識的魅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微課”走進課堂,真正為教學服務;讓我們在“微課”的使用過程中且行且思!
[1]胡鐵生.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
[2]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校級科研項目“基于辦公自動化的微課教學模式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G633.41;G
A
1006-0049-(2017)06-0041-01
**作者簡介:孫開巖(1976-),女,漢族,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計算機教學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計算機軟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