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慧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
歧義表情的研究進展
梁少慧*
鄭州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0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根據背景信息(如在生日派對、車禍現場)來判斷驚訝表情的效價。當剝離背景信息后,驚訝表情的效價表現出歧義性。1964年,Tomkins發現,不同于傳遞出清晰效價信息的恐懼表情,驚訝表情的效價具有歧義性,既可以表達積極情緒,也可表達消極情緒。歧義表情指傳遞歧義效價信息的面部表情,本文特指驚訝表情。效價偏向指在判斷歧義表情效價時,個體做出正性或負性判定的傾向。隨著認知神經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不同學者開始運用眼動、EMG、fMRI等技術來考察個體識別歧義表情效價時的大腦活動特點、神經生理機制等。本文從個體差異的不同角度,將近幾年有關歧義表情的研究成果進行綜述。
(一)歧義表情效價判斷時行為反應差異
圖片的空間頻率影響歧義表情效價的判斷。Neta將生氣和驚訝表情原始圖處理成高空間頻率和低空間頻率兩類圖片,要求被試對不同空間頻率的驚訝表情圖做效價判斷。研究結果支持了初始負性假設,相比表征更精細的HSF圖,被試對表征粗糙信息的LSF驚訝表情判斷更消極、速度更快。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大腦優先、快速的加工低空間頻率的信息,同時,杏仁核對包含消極信息的LSF面部表情更敏感,因此,個體將LSF驚訝表情判斷為消極,但被試做出積極判斷主要依據HSF信息。
個體特質影響歧義表情效價的判斷。Neta(2009)的研究發現,對歧義表情效價判斷的差異可能與個體間共情的差異有關,高共情個體在判斷驚訝表情時表現出積極的偏向。Park等人讓特質焦慮和狀態焦慮的被試觀看不同空間頻率(LSF、HSF、BSF)的驚訝表情圖,并做效價判斷,結果發現,高特質焦慮的被試把BSF(原始圖)的驚訝表情判斷為消極;但所有焦慮特質個體對LSF驚訝表情的判斷均為消極。
背景信息影響歧義表情效價的判斷。外顯背景影響歧義表情效價的判斷,研究發現,積極語句背景下,個體容易將驚訝表情判斷為正性;消極語句背景下,個體判斷為負性(Kim,2004)。內隱背景也調節對歧義表情效價的判斷,Neta采用oddball范式考察快樂、生氣兩種內隱背景下驚訝表情效價判斷情況,實驗中,標準刺激(快樂或生氣表情)出現概率為84%,靶刺激(驚訝表情)出現概率為16%,兩種刺激隨機出現,被試對兩種刺激的效價作判斷。結果表明,在快樂背景中的驚訝表情被判斷為積極,在生氣背景中的驚訝表情被判斷為消極。閾下情緒啟動的ERP研究,也證明了無意識的情緒啟動對驚訝表情效價判斷產生了影響,啟動情緒為恐懼面孔時,個體對驚訝表情判斷誘發了枕葉P1波更大的波幅(Li,2008)。
(二)歧義表情效價判斷時腦部反應差異
杏仁核和腹內側前額葉(vmPFC)在歧義表情效價判斷中激活模式不同。Kim采用fMRI技術研究驚訝和恐懼表情,發現驚訝表情引起被試前額葉-杏仁核回路的激活,而這一回路在被試觀看具有清晰負性效價表情(恐懼)時并未激活。這可能與杏仁核、vmPFC區域之間的不同反應性模式有關。將驚訝表情判定為消極的被試,顯示出杏仁核活動增強和vmPFC活動減弱;做出積極判定的被試,杏仁核和vmPFC表現出相反的反應模式。同樣的,在對歧義表情和歧義場景的fMRI的研究中,Neta發現了腹側杏仁核區域相似的激活模式,且個體的效價偏向在歧義表情和歧義場景之間保持一致。
但以動態的歧義表情為實驗材料時,被試的大腦反應模式發生變化。2014年Vrticka采用fMRI技術,以包含積極或消極情緒的動態驚訝表情為材料,考察了個體觀看動態歧義表情時杏仁核的活動情況。實驗中首先呈現靜態的三維中性表情,接著表情發生動態變化,變化為積極(或消極)情緒的驚訝表情,最后表情保持靜止,在此期間監控杏仁核的活動。實驗結果與Kim(2003)的研究相反,相比消極情緒的驚訝表情,包含積極情緒的驚訝表情更大程度的激活了左側杏仁核。這種差異可能是由于靜態和動態的表情材料造成的。
(三)歧義表情效價判斷時面部反應差異
面部反應差異主要表現在皺眉肌活動和眼動模式兩方面。Neta(2009)年采用對效價比較敏感的面部肌電圖(EMG)研究驚訝、生氣和快樂表情。發現,將驚訝表情判定消極的被試,皺眉肌活動增加;做積極判定的被試,皺眉肌活動減弱。利用中值分割法(median split)將被試分為積極偏向組和消極偏向組,兩組在判斷驚訝表情效價上差異顯著。一年后的再測顯示,三分之二的被試判斷結果與之前一致,說明個體的效價偏向具有跨時間穩定性。同時,相比生氣和快樂表情,被試對驚訝表情判斷的反應時更長,可能是因為判斷效價清晰的表情時被試沒有延遲,但驚訝表情具有雙重效價,需要被試更長的反應時間做判斷。2016年,Davis結合fMRI和EMG技術研究驚訝、快樂和恐懼表情,考察被試觀看驚訝表情時杏仁核和面部肌電的反應。結果發現,在驚訝表情出現可預期情況下,杏仁核活動強度中等,皺眉肌活動類似于觀看快樂表情;在驚訝表情出現不可預期情況下,杏仁核、皺眉肌活動與觀看恐懼表情時一致。
2016年,Neta利用眼動技術,以眼部和嘴部為興趣區,興趣區內首次注視時間和首次通過總時間為眼動指標,研究判斷歧義表情時,不同效價偏向個體的眼動模式。結果發現,對驚訝表情做積極判斷的個體首視點在嘴部且首次注視時間更短。
(四)歧義表情效價判斷時年齡反應差異
研究發現對歧義表情效價的判斷在一生中呈動態變化,從兒童到老年,個體的效價偏向從負性逐漸轉為正性。Tottenham(2013)以驚訝、快樂和生氣表情為研究對象,研究了兒童與成人在歧義表情判斷時所存在的差異,兒童常把驚訝判斷為消極,但隨著年齡增長,到成年期表現出積極偏向。研究還發現女童在加工驚訝表情時更成熟,這表現在做判斷的反應時上女童顯著長于男童,可能是因為女童在處理情緒面孔時比男童更成熟。Neta研究了19-71歲成人及老年被試對驚訝表情的效價判斷,發現隨著年齡增加,個體的效價判斷偏向積極,從童年期的消極偏向逐漸向老年期的積極偏向變化。2016年,Shuster研究同樣證明了,相比青年被試,老年被試對驚訝表情的判斷更積極。
Kim(2003)認為前額葉在驚訝表情效價判斷中起作用,fMRI研究結果顯示,驚訝表情引起被試前額葉-杏仁核回路的激活,而這一回路在被試觀看具有清晰負性效價表情(恐懼)時并未激活。將驚訝表情判斷為消極的被試,顯示出杏仁核活動增強、腹內側前額葉活動減弱;做積極判斷的被試,杏仁核和腹內側前額葉表現出相反的反應模式。這可能與杏仁核—腹內側前額葉區域之間的不同反應模式有關。
初始負性假設(initial-negativity hypothesis)認為,人們對驚訝表情最初判斷是負性的,表現為快速的、自動化的加工。發展早期,兒童對驚訝表情的判斷是消極的,隨年齡的增長,判斷出現歧義,且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保持著這種歧義判斷,到成年期表現出積極判斷的偏向。把驚訝表情判斷為消極的成人,遵循了初始默認模式(初始負性假設),但做出積極判斷的成人,在判斷過程中,需要調用額外的監控管理層推翻默認消極傾向。人類的杏仁核是早期發展的大腦結構,且先于前額葉的發展,但前額葉的發展一直延續到成年早期。童年期的消極偏向可能是由于前額葉發展相對滯后引起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額葉功能持續發展,一些個體大腦額葉表現出對杏仁核較強的抑制功能,這就導致了其成年期對歧義表情判定的正性偏向。
以往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考察了被試在加工歧義表情——驚訝表情時的認知神經差異及畢生發展過程,有從腦結構激活、面部皺眉肌活動和眼動模式入手進行的研究,也有從畢生發展角度入手進行的研究,而這些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的研究為我們更好地全面理解驚訝表情提供了方便。
但總結發現以往研究仍存在一些問題。(1)以往研究忽略了特殊群體在判斷歧義表情時的反應,如抑郁癥、焦慮癥等群體;(2)以往研究證實了不同效價偏向個體的反應差異,但未探究效價偏向是個體的特質傾向還是狀態表現。未來可以同時研究正常群體和特殊群體,考察兩類群體在判斷歧義表情時的差異;結合不同的實驗技術,探明個體的效價偏向是否可以改變。
[1]Neta M,Norris CJ,Whalen PJ.Corrugator muscle responses are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ositivitynegativity bias[J].Emotion,2009,9:640-648.
[2]Neta M,Tong TT,Rosen ML,Enersen A,Kim MJ,Dodd MD.All in the first glance:first fixation predic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valence bia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16,3:1-9.
[3]Kim H,Somerville LH,Johnstone T,Polis S,Alexander AL,Shin LM,Whalen PJ.Contextual modulation of amygdala responsivity to surprised faces[J].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4,16:1730-1745.
梁少慧(1987-),女,漢族,河南濮陽人,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基礎心理學。
H
A
1006-0049-(2017)08-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