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瑩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
淺析《飄》中土地情結
李 瑩*
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136
在希臘神話中,蓋亞是大地之神,是眾神之母,所有神靈中德高望重的顯赫之神,她是混沌中誕生的第一位原始神,也是能創造生命的原始自然力之一,她生下了天空烏拉諾斯、海洋蓬托斯和山脈,并與烏拉諾斯結合生了六男六女,十二個提坦巨神及三個獨眼巨人和三個百臂巨神,是一切的開始。在中國的神話中也有類似的描述,大地之母女媧用泥土造人,甩在底上的泥點也成了人的模樣,這一切都說明,大地是人類的母親,創造、滋養著人類,是人的開始,也是歸宿。自然在中外的文學作品中,土地都是描寫、謳歌的重點對象,“鄉愁”——對故土的留戀與思念更是中外的熱門文學主題。
在《飄》中,對塔拉莊園——土地的描寫是非常有特點的,那一大片肥沃的紅土地彰顯著她的美麗的同時又顯示了她強大的滋養能力,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春耕快要結束,落日如血的霞光把佐治亞紅土地上新天的犁溝映照得更紅了。饑餓而濕潤的土地等待著人們把它翻開并撒上棉籽,它在犁溝的沙頂上顯出是淡紅色的,而在溝道兩旁陰影遮掩的地方則呈現出朱紅、猩紅和栗色來。……這是一片紅得刺眼的土地,雨后更紅得像鮮血一般,干旱時便成了滿地的紅磚粉,所以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產棉地。”
在小說中,“塔拉”農場這一意象多次出現,作為主人公斯佳麗的家園,無論就情節發展還是人物思想變化而言,它在小說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開篇中,作者多處描寫了塔拉莊園的景致,而女主的爸爸更是在她瞧不上塔拉農場時呵斥道:“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錢的東西啊…因為它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東西而且你千萬別忘了,它是唯一值得你付出勞動,進行戰斗—犧牲性命的東西啊……你可別忘了你是半個愛爾蘭人,對于每個身上有愛爾蘭血液的人來說,他們居住的土地就像她們的母親一樣。……”在這里,正如老奧哈拉所說,土地是母親,是歸宿,是精神的寄托,也是日后斯佳麗不斷為之戰斗、用生命守護的家園。
而斯佳麗對塔拉農場的情感變化也是了她對賴以生存的土地的感情的變化。一開始,她對塔拉農場是輕視的、厭惡的。當父親提到把農場留給她時,她氣憤的喊道“我不要塔拉或者別的什么農場”,覺得土地一文不值,她向往的是亞特蘭大那種大都市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她如愿來到亞特蘭大寡居在皮締姑媽家后,熱鬧的社交生活使她樂不思蜀。但當戰爭近在咫尺時,她迫切的回到自己生長的土地,不顧危險,不畏艱難,穿過炮火回到被摧毀的家園,因為那有她的母親,那是她的心靈的歸屬地。在回家后,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和母親去世的事實,她在傷心的同時,這個曾經無憂無慮的少女迅速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頂梁柱,她考慮的更多的是如何千方百計的支撐自己和家人活下去,這時殘破的土地——塔拉農場仍然是支撐她生活的物質來源,是她生活的希望,她開始珍愛自己的土地,帶著僅剩的幾個仆人耕種土地,對土地的依賴與日劇增。當面臨巨額稅收時,斯佳麗一度想要和艾希禮逃走卻遭到艾希禮的拒絕,艾希禮告訴她土地是“你愛的比我更深”的東西,事實也確實這樣,在潛意識里斯佳麗深愛著她的土地無法割舍。她手握泥土,突然有了力量,并繼續為了保留可愛的土地而戰斗,這時,土地是激勵她的精神力量。當她深陷感情的漩渦糾結痛苦時,她感慨道:“她是愛亞特蘭大的,但是一一啊,它又怎比得上塔拉那種親切的安寧和田園幽靜,那些紅土地,以及它周圍那片蒼蒼的松林啊!哦,回到塔拉去,哪怕生活再艱苦也好!”在斯佳麗回到了塔拉后,她所有的煩惱全都被拋在了腦后,“那濕潤的紅土那么好聞,那么熟悉,那么親切,她都想下車去捧一把。”在她不小心摔下樓梯,因流產而痛苦不已時,土地又賜予她精神力量,像媚蘭說的那樣:“有時候我覺得她就像大力士安泰那樣,一接觸大地母親便變得更加有力。讓斯佳麗過久地離開她所愛的那片紅土地,那是不行的。那些茂密的棉樹比米德大夫的滋補藥品對她更見效呢。”而當最后瑞德離開她時,她在萬分痛苦時想到的是回到塔拉莊園,回到她的家,土地給了她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和力量,是她精神和肉體的歸宿,正如小說開頭老奧哈拉所說的那般,土地像母親一般,無論何時都能給她帶來溫暖和安慰,助她愈合傷口重燃希望。整篇小說都充滿著女主角斯佳麗對土地的熱愛、依戀和不舍之情。
《飄》中對土地的細膩的描寫以及女主人公斯佳麗土地情感的表述無疑是這部小說一處不可忽視的亮點,而對土地情結的研究對于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性格、情感及小說情節的發展都有所幫助。從這一新的角度研究這部作品對讀者理解這部精彩作品大有益處。同時,在經濟飛速發展,土地問題突出的今天,這部小說具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對喚起人們珍愛土地、保護土地的意識起著重要作用。
[1]Margarat Mitchell.Gone with the Wind[M].北京:外語與教學研究出版社,1992.
[2]瑪格麗特·米切爾,著,李美華,譯.《飄》[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3]《飄》是一本怎樣的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李瑩(1994-),女,漢族,遼寧昌圖人,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
I
A
1006-0049-(2017)08-0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