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輝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
應用型本科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探析
——以“地球村·日本館”的利用為例
劉笑輝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7
應用型本科高校在外語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課內實踐教學即包括聽力、口語、寫作、會話、翻譯這樣的專業技能課程,也有相關語言的各類專業社團及活動。另一個則是課外實踐教學即外出企業實習、參加大型專業比賽等一系列與語言相關的社會活動。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面向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建設培養專業型人才,更注重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因此,對該類高校而言,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更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當前的外語專業的實踐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存在著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不好聯系、專業實踐效果不理想等諸多問題。因此,有效的開發校內資源,在校內開展好外語專業實踐教學對各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都是不得不面對的一大問題。
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的“地球村”集教學功能、實踐功能、研究功能和交流功能于一體,總建筑面積達3991平方米。內設日本館、韓國村、俄語村等13個村。每個村都配有電化教學設備,并通過母語國的標志性建筑的微縮景觀及實物等來展示其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是國內唯一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型綜合性語言文化實踐教學基地。曾被吉林省教育廳確定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中心”。
位于“地球村”二樓的日本館是完全的日式建筑風格。館內有日式茶室及仿照日式庭院裝飾的可容納100人左右的外廳。布置了能體現日本四季變化的各類日本飾品。有仿真的櫻花樹、巨幅富士山壁畫、日式人形、玩偶、紙扇、和服等。而投影儀等現代化的電教設備也是應有盡有。館內常年開設的課程有:日本概況、初級綜合日語(文化講座)、日本文化實訓等。定期舉辦的活動有:企業人專題講座、日本文化節、演講比賽、書法比賽、配音大賽等。社團活動有:日語角、日本企業文化社團、動漫社團、茶道社團、日本文化社團、演劇社團等。
美國著名語言學家斯蒂芬·克拉申在“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中提出學習者在第二語言或外語學習中的流利程度是學習者“習得”產生的結果,而不是“學得”的結果。克拉申認為,只有語言習得才能直接地促進第二語言能力的發展,相比“學得”,克拉申強調“習得”是首要的、第一位的,由此可見學習者在接觸到某種語言之后反復實際應用即實踐對其真正掌握該語言是至關重要的。以下筆者將嘗試討論如何利用地球村日本館進行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場館利用
日本館內的全日式裝修風格及完備的現代化多媒體設備為專業課、專業社團及開展各項實踐活動提供了專業的場館。例如:專業的日式茶室及外廳即可舉辦100人規模的茶道體驗活動,也可作為日式演劇社團等專業社團活動的場景。可定期舉辦各類日本文化活動。在日語角活動中學生們在這里可以和日本外教坐在榻榻米上喝著日式抹茶、聊著家常,在玩日本傳統的小游戲的同時強化自己的聽說能力。可以說這種身臨其境的環境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各類專業實踐活動的熱情,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學習氣氛及學習效果。
(二)文化元素利用
人類的文化是伴隨著語言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與此同時,文化為語言創造了豐富的的表達環境和不同的表達方式。語言與文化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學生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不能一味死記硬背日語的單詞、語法,只有在對于日本的文化、習慣以及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真正的活學活用,最終說出地道而流利的日語。因此,文化元素的介入是外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在地球村日本館進行實踐教學中,可利用的館內日本文化元素有很多。例如:在介紹日式房間的時候,在結合館內的日本茶室直觀展示日式房間的榻榻米、日式拉門、收納等同時,可生動的演示傳統日本人家的基本接人待物禮儀。在做日本傳統文化介紹的時候,可利用館內的日本紙牌等物品和學生一起做百人一首等傳統游戲,還可以坐在榻榻米上,用專業的日式茶具,親手沏一壺日式抹茶,品嘗著日式甜點,體驗日本茶道的魅力。學生也有機會穿上木屐、浴衣或和服體驗日本傳統服飾的樂趣。也可穿上劍道服,來一場劍道的比拼。可以說地球村日本館在衣、食、住等多方面讓學生在接觸到實物的同時,加深了對日本文化的了理及理解。應該說對日語學習者記憶效果的增強及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把語言的學習與文化滲透相結合在地球村日本館得到了極大的體現。在這里,日常理論教學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在實踐教學中體現,學生們在身臨其境地體驗日本文化的同時,日語的實際應用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高。可以說地球村日本館對日語專業實踐教學的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與此同時,對其他同類高校開展外語實踐教學改革也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和重要借鑒意義。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場館的利用和開發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足,在其自身不斷完善的進程中,還需要更多的專業人士的參與以及文化元素的不斷補充。
[1]蘭巧玲.外語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探索[J].黑龍江教育,2015(1):8-9.
[2]王扉.淺談應用型本科院校外語實踐教學改革[J].海外英語,35-36.
[3]張梅.高校外語專業實踐教學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10):216-217.
F
A
1006-0049-(2017)08-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