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佳俊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
遼寧地區“咱們”的特殊用法
萬佳俊*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現代漢語中,常見的表第一人稱復數代詞有“我們”、“咱們”和“俺們”,在指稱人物時有所區別,一般情況下,“我們”既可以指說話者,也可以指說話者和聽話者;“咱們”一般指稱說話者和聽話者;“俺們”則專指說話者。但是,語言具有區域性差異,經過對遼寧地區語言使用情況的采集,發現“咱們”的用法特殊,“咱們”表示不包括聽話者在內的第一人稱復數非常普遍,但在普通話中極少。這是遼寧地區“咱們”用法的特殊之處。
“咱們”作為第一人稱代詞復數,在普通話中尤其北方地區使用廣泛。呂淑湘先生在《現代漢語八百詞》講述“咱們”作為代詞,指出在北方話里,“咱們”包括對方,與“他們”相對,多用于口語。①
第一是稱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用于口語,例如下:
1.你在工廠干活兒,我在農村勞動,咱們都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
2.他們給咱們寫來兩封信了,咱們得給他們寫封回信。
例1中“咱們”指的“我”和“你”,二人勞動分工不同,但都是為社會義出力,“我”和“你”有勞動事實。例2中“他們”的信是寫給“咱們”的,回信也是“咱們”共同要進行的動作,說話者和聽話者都有收信和回信的事實。
第二是指“你”或“你們”,比用“你”和“你們”顯得親切。例句:
1.咱們乖,咱們不哭。(對幼兒)
2.誰欺負咱們了,找他說理去,(對兒童說)
3.同志,咱們這兒有紅旗牌收音機嗎?(對售貨員說)
例1中的“咱們”是指兒童,哭是兒童發生的動作,即聽話者的事實;例2中被欺負的“咱們”是兒童,也是聽話者的事實;例3中“咱們”這兒是指的售貨員的商店,在商店工作是售貨員的事實,即是聽話者的事實。
程偉認為除此之外“咱們”還有兩種用法:不包括聽話人、指說話人及其一方②,例如:
“啊,累壞了,給咱們做點飯吃吧!”客人說的很親切,很像自家人的口吻。(吳伯簫《化裝》)
表示聽話人,指稱說話人,這兩種都是借指說話人、不包括聽話人的“我們”,這兩種用法都很少見。③何兆熊也認為除在某些方言中,“咱們”似乎不能用作不包括聽話人在內的復數第一人稱。④
但是我們發現在遼寧地區的語言交流中,“咱們”用作不包括聽話人在內的第一人稱復數非常常見。我們用一些遼寧地區小品、遼寧地區電視劇作為例證:
1.爺爺:“咱們不是一個沒點。”(小品《不差錢》)
2.趙本山:咱們屯里的人。”(歌名)
3.范德彪:“你要是就是說,就是交個女朋友,咱們就是要飯,咱們不在你這兒蹭飯,知道不?(電視劇《馬大帥》)
例1中爺爺對小沈陽說:“咱們不是一個都沒點。”爺爺是說話人,小沈陽是聽話人,點菜是爺爺發出的,小沈陽沒有點菜,爺爺使用“咱們”一詞指代的是不包括聽話人在內的復數第一人稱;例2趙本山的歌名是《咱們屯里的人》,是趙本山作為說話人,聽話人是這首歌的聽眾,歌名中用的是“咱們”,歌名面向聽眾,從歌詞分析,聽眾不是他們屯的人,此時的“咱們”代表不包括聽話者的復數第一人稱;例3中的話是范德彪對吳總說的,范德彪所說的“咱”是指他和她的外甥女小翠,工作或者辭職都是無關聽話者吳總的行為,“咱們”在這里也是指的不包括聽話者在內的復數第一人稱。
在口語中,我們還經常碰到這樣的例子,當地人民在表達時,使用“咱們”的意義遠遠超過我們平時理解的“咱們”的意義,有時候甚至僭越的“我們”的用法。例子:
1.當遼寧人甲在向遼寧人乙敘述自己曾經的小學時(甲不與乙是同一所小學)會說:“咱們小學是全市最好的小學。”或者“咱們小學建設了新校區,設備特別先進。”
2.當遼寧人甲在向乙(甲、乙不是一個城市)敘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時會說:“亞運會在咱們沈陽辦過。”或者“這是三十年來咱們沈陽氣溫最低的一個冬天。”
在例1當中,甲和乙不在同一所小學,甲說的“咱們小學”和聽話者乙無關,即“咱們小學”不包括乙;例2中,甲是沈陽人,乙不是,所以甲所說的“咱們沈陽”不包括聽話者乙。
通過對遼寧地區小品、影視劇以及對遼寧地區人民口語的總結,發現“咱們”用于不包括聽話者在內的復數第一人稱的情況普遍,相當于在普通話中“我們”作為代詞稱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干人的用法。“我們”可用于書面語和口語,對比起來,“咱們”多用于口語⑤。通過對普通話中“我們”和“咱們”含義的分析,以及遼寧地區“咱們”使用含義的對比,發現在遼寧地區,“咱們”代替了普通話口語中“我們”表示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干人的用法。
[ 注 釋 ]
①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648.
②程偉.漢語中“咱/咱們“的用法和語用功能[J].語言應用研究,2009(5):36-38.
③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65.
④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64.
⑤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558.
[1]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何自然.語用學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程偉.漢語中“咱/咱們“的用法和語用功能[J].語言應用研究,2009(5).
萬佳俊,女,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
H146;H
A
1006-0049-(2017)08-02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