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緯明
我國休閑體育發展的現狀及其相關建議
毛緯明
湖南科技大學,湖南 湘潭 411201
休閑體育的本質就是閑暇時間參加自己想鍛煉的運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要求也越來越高。休閑體育是促進人民精神文明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運動。本文從休閑體育的概念、內容和特點等方面分析我國的休閑體育發展的現狀以及提出相關建議,希望對我國休閑體育提供有用的借鑒。
休閑體育;現狀;建議
休閑體育的實踐活動自古以來就有,可是理論研究僅僅只有一百多年。隨著科學技術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僅是對于物質的追求,而這已經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人們對生活的品質追求更高,生活質量也要求更高水準。大眾體育就走進人民的生活中,休閑體育活動備受關注,從最近幾年廣場舞的火爆程度就可體現人們對休閑體育的熱衷,讓體育伴隨一生,健康生活是我們追求的生活。
實踐活動都需要理論的指導,這樣才能更好的實踐。休閑一詞在漢語字典里的解釋,“休”是休息、修整、修養、休暇之“休”,有離開工作、拜托煩惱、自我調整等含義。“閑”最早之意為范圍,引申我道德、法度之意,后又有所擴展,有無事、安靜、平常和與正事或者自己無關等意,這里的“閑”有閑適、閑散、閑暇閑逸、閑靜之“閑”,有放松、隨意、自由自在等意。[1]
英語Leisure,在英語中的解釋為空閑、閑暇、業余時間。有些學者認為休閑更合適,而有些學者認為應該是閑暇之意,無論是閑暇或者是休閑,都表示的是業余的時間,可能閑暇更適合。西方文化對休閑普遍的一個認識就是:休閑必須是悠閑自在的,沒有雜念的,放松的成分通常作為核心部分。亞里士多德認為休閑是一種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心無牽絆的狀態。人通常是因為有了心態的安定,才能夠擁有休閑。
要理解“休閑”一詞。必須要搞清楚休閑的狀態是什么樣子的,都包含了什么要素。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的給休閑下定義。休閑,從本質上來說,我們要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不同歷史時期的休閑活動和內容都是不一樣的,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和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知識有一定的關聯。人們的知識水平越高,經濟條件越好,社會越發達,人們對休閑的需求就越來越高。21世紀是一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人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各種壓力使得人們對休閑的認知和需求不斷增加。
“休閑體育”是體育工作者經常運用的,但是概念容易模糊和不能定義的一個名詞。大家對“休閑體育”的理解是各有所見。從國際上看,目前對“休閑體育”還沒有一個標準或者是統一的概念。體育學者對“休閑體育”一詞定義一直爭論不休,這就導致還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
“休閑體育”一詞的概念界定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都有很多的說法,學者都是通過不同角度來定義,國內部分學者把“LeisurePort”翻譯為余暇體育,所謂余暇體育,并非一種新的體育形式,它是從參與體育活動主體的活動時間上進行界定的。是指人們利用余暇時間,來達到健身、養性、娛樂、消遣、刺激、宣泄等多種目的所進行的活動。
相對于發達國家的休閑體育發展狀況,我國休閑體育呈現出相當不均衡狀態。具有很強的地域性和經濟制約性,這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地理環境是緊密相關的,也和人們的知識文化水平相關,制約我國休閑體育的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原因;
(一)我國休閑體育的發展歷史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從周朝起,我國就有相關休閑體育的記載。古代也有各種各樣的休閑活動,如:賽馬、射擊、摔跤、射箭、狩獵等休閑活動,這些既可以作為體育項目比賽也可以作為休閑活動進行觀賞,我國古代的登高、遠足、郊游都是在大自然中的休閑活動,從古至今,這些休閑活動一直影響著現代人的生活。
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外開放后人們對于休閑活動又有大的改觀,認為休閑是人們生活中所必備的活動之一。從80年代末起,我國有些學者對休閑體育就開始進行研究,知道后來慢慢的探索階段,早期的棋牌室、溜冰場到后來的健身房、游泳館、高爾夫球館等等,都是休閑體育活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休閑活動必不可少。
(二)地理環境和經濟水平對休閑體育發展的制約
休閑體育是建立在一定的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之上的,休閑也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生產力水平。我國自從改革開放以后,經濟水平飛速發展,生活水平直線提升,休閑和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對于精神上的需求不斷提高,休閑體育是滿足精神需求的一種生活方式。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地理環境、經濟資源和人口分布情況及其不均。這就對我國休閑體育的推廣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休閑體育是在滿足人們生活水平之后的一種精神需求。經濟發達的地區交通、自然環境了基礎設施相對都比較完善,政府對于休閑娛樂的投資也會增加。而相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則不近人意。經濟發展的好壞與基礎設施有一定關系。相對而言,經濟是影響我國休閑體育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由于我國休閑體育研究起步比較晚,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定的休閑體育概念的理論體系,任何實踐活動都需要理論作為支撐,沒有系統的理論就不能很好的進行實踐活動,加強理論研究,盡快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休閑體育的理論體系。
(二)進入21世界后,各個政府部門都對休閑體育的關注和投資有所加大,但是范圍和力度都不夠,也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方案,沒有形成有效機制,建議加強意識形態上的引導,進行宣傳,再加上政府部門的扶持,再擴大休閑體育的范圍,增加對休閑體育的資金投入和完善制度。
(三)我國休閑體育產業相對于西方國家相對比較落后,也缺乏科學化的管理,相關的配套設施也不全面,技術含量也相對比較落后。需要培養一些現代化管理的人才,進行資源整合,增加相關專業在大學里的投入。政府可以扶持一些相關的體育集團公司,使得休閑體育走上正軌的道路。加快一些地區的體育配套設施,進一步的開放體育館,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可以實行幫扶政策。盡快制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休閑體育和產品服務。
[1]盧峰.休閑體育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2.
[2]胡春蘭.趙仙偉論休閑與休閑體育[J].體育與科學,2003(5):32.
G
A
1006-0049-(2017)16-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