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寧 張夢葳
大學英語四級段落翻譯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
孔 寧*張夢葳*
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6
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已經給予閱讀、聽力等足夠的重視。但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改革后,題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原來的句子翻譯變成了漢譯英段落翻譯。而這個改變給很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歸納總結了學生在段落翻譯中常犯的錯誤,并在此基礎上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翻譯改革;錯誤分析;教學建議
長期以來,各大高校對非英語專業的聽說讀寫能力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并圍繞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開展了各種教學改革措施。但是,翻譯卻成了師生忽視的領域。2013年12月起,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翻譯題由原單句漢譯英翻譯調整為段落漢譯英。比值也由5%增加到15%,變成與寫作同等重要的地位。翻譯內容的重點由對核心語法、重點動詞或者短語、固定搭配的考察變成對于涉及中國歷史、文化、經濟、社會、教育等內容的考察。該改變不僅要求學生有較扎實的詞匯語法基礎,更要求學生有廣泛的涉獵面。這無疑對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題型改革后,筆者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中開始有意識的增加翻譯的比重。筆者收集整理學生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上學期兩個學期的翻譯作業,分析出學生主要在兩個大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詞匯錯誤
詞匯錯誤不是單單指的學生在譯文中出現的拼寫錯誤,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詞類混用
詞類混用主要表現在把漢語和英語的詞類等同,認為同一個意思,用英漢兩種不同語言體系表達時,用同樣的詞類。或者認為同一個表面上相同的詞類,在英漢兩個語言體系中扮演同樣的角色、具有相同的句法功能。
2.固定搭配和表達
固定搭配和表達考察學生對詞塊儲備及時和準確的提取。對于核心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等固定搭配中的介詞選取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點。另外,很多與文化、歷史、社會等相關的表達,由于閱讀少,積累不夠,因此遇到這類表達時干脆放棄或亂譯。
(二)語法錯誤
1.被動語態及其轉換
英語中被動語態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漢語。另外一個英語句子必須包含主謂兩個成分,而漢語句子中卻有很多無主語句子。這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惑。
2.語篇銜接不當
漢語中頻繁使用主語省略和名詞重復,而英語則盡量避免主語省略和名詞重復。漢語中只有代名詞,而英語中還有代動詞。學生通常會在譯文中重復使用名詞動詞,不符合英語篇章習慣。另外,連接詞,比如副詞,關系代詞、關系副詞、連詞等出現很多使用不當。
3.重心處理不當
漢語一般是由因到果、由假設到推論、由事實到結論,也就是重心在后。英語則往往是判斷或結論等在前,事實或描述等在后,所以重心在前。學生通常會出現直接對等翻譯。
4.定語和狀語位置不當
漢語一般是獅子頭而英語則是孔雀尾巴。漢語通常把修飾成分置前,而英語中的定語可前可后。狀語的位置則完全相反。學生通常按照漢語的思維,造成很多中式英語的譯文。
從筆者的實踐可以看出段落翻譯對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也給老師帶來了一些啟示。
(一)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
有些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視閱讀能力的提高,但是自己本身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社會等相關內容的儲備并不多。所以,筆者認為英語老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準備。首先充分利用英文報紙、雜志、網站等資源,收集整理和話題相關的內容,并與課本相關話題和相關單詞結合,讓學生認識到課本知識的積累至關重要。其次,老師需要密切關注大學英語四級段落翻譯考試的動態,總結考試常考的重要句子結構和相關話題,并及時告知學生。最后,老師應該經常翻閱翻譯類書籍,掌握相關的翻譯理論、原則和技巧,并融入到日常教學中。
(二)培養學生的語塊能力
針對學生翻譯中的常見的詞匯錯誤,大學英語老師應該注意提高學生的詞性意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語塊能力。學生在漢譯英時,雖然可以理解漢語句子的意思,但是往往不會表達,或者選詞不地道。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積累語塊的能力。要慢慢做到能迅速從自己的大腦儲備中提取地道準確的表達。比如中國傳統文化(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博大精深(extensive and profound)刺激國內消費(stimulate domestic demand)。這些詞塊與課文重點單詞密切相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意結合將重點單詞與翻譯話題的內容,多補充。如果學生積累了足夠的表達,并可以從記憶庫中即取即用。這樣既可以減少翻譯時間,也可以提高譯文的準確性。
(三)加強英漢語對比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法基本功
如上所述學生所犯的語法錯誤,主要原因是學生不是很清楚英漢語存在的差異,比如,漢語重意合英語重形合;漢語多短句英語多長句;漢語多重復英語多替代;漢語多主動英語多被動;漢語重心在后英語重心在前等等。筆者認為為了增強學生中英文差異的意識,使譯文符合譯入語的規范,可以將“回譯”應用到日常翻譯教學中。回譯就是“對譯文進行再次翻譯,把自己或別人的譯文譯回原文[1]”另外,對于學生出現的語法錯誤,以專題的形式進行練習攻克。比如“時態、語態、定語和狀語的位置”等等,在四級真題或者模擬題中找到典型的例句讓學生進行翻譯練習,讓學生在反復練習中學會舉一反三,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再遇到類似的句子結構就能夠迅速給出地道準確的譯文。
大學英語四級英譯漢的改革是非常有意義的調整,它不僅對學生的語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但是,只要我們認識到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常見的翻譯錯誤進行總結歸納,系統的進行練習,對癥下藥,就能逐漸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
[1]馮慶華.文體翻譯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陸仲飛.大學英語需要從“教學翻譯”向“翻譯教學”過度.上海翻譯,2014(2):72-74.
[3]雷鳴.回譯與非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海外英語,2012(15):140-141.
[4]黃曄明.4級翻譯200篇.廣州:汕頭大學出版社,2014.
[5]趙建坤.大學英語六級翻譯.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4.
孔寧(1984-),女,漢族,山東濟寧人,碩士,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漢語對比與翻譯;張夢葳(1988-),女,漢族,內蒙古赤峰人,碩士,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H
A
1006-0049-(2017)16-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