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倩
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
馬 倩
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哈密 839000
中華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歷史文化沉淀,在道德培養上能夠加深人們道德文化認知。而語文作為文化的傳承體,則在推動歷史文化傳播上具有重要意義。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與普通學生文化內涵,以及文學修養相比較為欠缺。利用語文知識當中的傳統文化,熏陶學生學習品行,可以有效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通過語文知識中傳統文化的渲染,可以有效提升中職學生文化修養,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素質。
中職學生;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語文是語言文化素質學習基礎科目,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學思維,以及歷史文化掌握度。隨著十八大的召開,加快素質教育于社會各界教學平臺的進展,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學習方向。利用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更加貼合學生語文學習需求,同時還能夠通過興趣的培養,加深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所以中職語文教學中,將傳統文化教學與語文課堂內容相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人文素質,是我國綜合性技術型人才培養重要需求。
(一)過于注重技能型的培養,忽略文化素質的積累
眾所周知中職院校其功能就是為社會輸送更多技術型人才[1]。所以據相關統計,大部分中職院校在基礎文化知識教學上嚴重欠缺教學內容,以及缺乏教學資源,致使學生在進入社會以后雖有著較為專業化的技能,以及工藝技術等。不過卻由于缺乏基礎文化知識與文化道德素養,使得學生難以升職,常年在工廠以及單位基層任職。
(二)知識傳播方式過于局限,難以加深學生文化課程吸收
雖說現如今全社會都在開展素質教育,不過由于中職院校社會責任不同,所以目前中職院校依舊采用傳統應試教育風格的教學方式。例如課堂依舊是教師的天下,教師在課前布置學生課堂學習任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檢測學生課前預習質量以及學生課程學習成績,在課后則是布置大量的專業作業。這種傳統教學方式,一方面難以讓學生有效吸收語言文化知識,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中職學生素質道德較差,嚴重缺乏對教師的尊重難以有效接受和傳播傳統文化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無法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學生自身心理問題較多,難以順利開展豐富有趣的文化教學
中職學生多缺乏正確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式,使得大部分中職學生相關學習基礎底子較為薄弱。同時學生由于平時學習能力差,缺乏家長與教師的鼓勵,使得部分學生在學習中產生嚴重心理問題。如厭學、自卑、仇視他人等。學生心理嚴重扭曲,致使學生難以有效吸收和接納語文基礎知識。大部分學生甚至不知道中國的四書五經。以及詩經內容,這無疑是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阻礙,不利于建設現代人文精神素質先進面貌。
(一)發揚現代化教學思路模式,利用現代化網絡豐富學生傳統文化學習途徑
傳統文化教育知識內容涵蓋廣,知識內容豐富,有利于學生建立正確的詩歌詩詞鑒賞能力培養。同時傳統文化教育中,對樹立人們健康的品行以及思維能力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所以為提升學生學習態度,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認知,必須要加強語文課堂中的傳統文化教學質量。為發揚光大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學生日常語文學習技藝,必須要拓寬學生傳統文化學習途徑。網絡學習作為二十一世紀重要學習方式,加強網絡教學與傳統語文文化教學互動,可以有效豐富學生語文學習內容。借由龐大的網絡語文知識素材,由教師歸納與總結傳統文化優秀道德品質,通過語文課堂語文教學內容編寫,將其傳播于課堂語文教學中,有效提高和豐富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
(二)提升學校語文與傳統文化學習氛圍,加強學生語言學習積極性
為將傳統文化有效傳承,重視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傳統文化學習氛圍非常重要。中職學生在語文學習能力上較為薄弱,因為中職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較差,所以當課堂上出現學生不會的問題時,學生往往難以理解語文知識內容。久而久之便會出現學生跟不上學習思路,難以接收更多的語文文化內容傳播。所以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優化教學內容,減緩學生學習壓力,從而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語文和傳統文化內容。通過語文知識的優化,降低語文學習難度,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中積極表現自己,提高學生課堂存在感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最后提高學生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三)豐富課后教學內容,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
課后教學任務布置是語文教學三大板塊之一:①是課前預習②是課中教學③是課后學習任務布置。布置精簡的傳統文化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學習主動性[2]。并且傳統文化作為歷史人民從生活中積累的文化優秀內容,它是從人民生活習性中而來,所以在日常中學生通過生活探索亦能夠發現生活中的美妙事情。從而加深傳統文化知識學習的感悟,在學校幫助學生,尊敬老師;在家里尊重父母,時常替父母親分擔家務勞動工作。這都是通過傳統思想文化傳播而形成的學生優良品質,離不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于傳統優秀文化的培養與建立。
最后則是要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3]。學生心理問題是阻礙學生傳統文化學習的重要障礙,根除學生思想問題,才可以有效開展傳統文化教學,為我國傳統文化傳播奠定有力基礎。
將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在增加學生語文學習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語言學習能力,是一項即艱巨又十分繁瑣的巨大工程。而我們的中職學生作為傳統文化的背負者,應當自覺傳承我國傳統優良文化,使傳統道德素質培養不會出現文化斷缺。中職教師務必要根據學生文化理解能力,以及課堂教學氛圍構建精準、巧妙的課堂學習氛圍,通過加深學生傳統文化認知。把語文課堂建立成傳統文化教育的培養基地,使學生可以有效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髓,以健康的思想以及品行成長。
[1]盧連青.對中職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40-41.
[2]杜曉飛.基于傳統文化教育中的中職語文教學探索[J].文學教育(上),2015(12):84.
[3]竇冰.中職語文教學要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2):17.
G
A
1006-0049-(2017)16-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