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江蘇省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程構建研究與對策
楊婷婷
(江蘇省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公共音樂既是當代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高職院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教學重點。作為當代高職院校對學生實施美育與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徑,其與傳統音樂專業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公用音樂所連接者為國民素質教育,故而其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體現并實施藝術教育。對此,高職院校方面應務必建立起一個科學的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并積極展開對公用音樂教育以及課程設置方面的研究。如此方能滿足當代學生對藝術以及音樂方面的審美需求。
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程構建
公共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有利于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且同時作為傳遞人文精神、培養新時期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手段,應當引起高職院校的足夠重視,進而將公共音樂教育也納入到學校的必修教育體系中,設置相關的課程與內容,在師資與教學設施建設方面給予適當支持,如此方有利于公共音樂教育課程的有序開展。當然,在開展公共音樂教育過程中,學校除了需看到公共音樂所取得的成績外,尚需認識到公共音樂教育當前還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藝術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不同階段的音樂教育也出現的新的定位與特點。如高職院校公共音樂教育所針對的教育對象便是非音樂專業的普通高職學生。因此,相較于專業的音樂教育,公共音樂教育重在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其培養的最終目標也非是要讓學生掌握音樂的技法或是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而是通過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來切實提升高職學生的對音樂的感受、鑒賞以及審美能力,進而借此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與此同時,增強學生的音樂的理解能,還能幫助學生實現對本專業的拓展與創造。然而,由于公用音樂教師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仍具有明顯的邊緣性,加之課程目標定位的不清晰,以至于公用音樂并未能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得以良好發展。當代學生懂樂理且能演奏樂器的學生越來越多,但卻在音樂的知識與修養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或缺失。基于當前高職學生多樣化的教育背景,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公共音樂課程也不能僅是將目標設定為“音樂掃盲”或將之作為一種娛樂的手段,而是要建立科學、豐富的課程體系,為公共音樂教育課程予以明確的目標定位,從而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并通過相關課題內容來進一步明確公共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如此方能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迎合公用音樂教育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結合當前高職院校對公共音樂課程的定位,再考慮到公用音樂課程的教學特點,可初步將公共音樂教育課程氛圍知識課與實踐課兩大模塊。其中音樂知識課程的主要學習對象為音樂的理論基礎、音樂的發展歷史以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實踐課程則主要包括樂器的演奏、歌舞的排練以及聲樂表演等。
音樂知識通識課雖僅是作為學生的選修課程,但卻能促進學生審美以及藝術思維能力的初步形成。與此同時,當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后,其藝術素質與審美能力亦將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自由的興趣發展控制。眾所周知,樂理常識不僅是音樂欣賞的輔助工具,更是音樂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不同學生有著不一樣的音樂基礎,但卻能通過音樂進行有效的情感溝通與交流。可見,音樂欣賞課程除了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外,尚能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逐漸培養其對音樂的興趣與理解。除了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外,音樂史類課程的開設還能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國家以及民族的音樂發展史,從而了解不同音樂家,其獨特的創作風格,進而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音樂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在如今這種信息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因許多學科間的融合與交叉而衍生出了許多新的學科、如音樂與醫療、音樂與計算機的結合。由此可見,公用音樂課程并非要讓學生了解音樂術語,而是借由音樂的學習來幫助學生實現對本專業的拓展與創新。
樂器、聲樂、舞蹈以及合唱等形式均屬于音樂技能實踐課程之范疇。發展學生的音樂技能實踐能力,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團隊意識,且能進一步豐富高職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此同時,當代許多高職學生,因自幼接觸音樂而取得了各類音樂考級證書,這些具有音樂才能的學生,自然希望自身才能能在大學階段得到延續。對此,音樂技能實踐課程的開展將為學生提供絕佳的舞臺,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于中小學階段所喪失的學習機會。音樂技能實踐課程的開設還能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并為學校開展各類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提供豐富的資源,從而使校園的各項活動開展得更加活躍。豐富的音樂資源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藝術氛圍,從促進學生參與積極性有效提升同時為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做出貢獻。
總之,公共音樂課程作為我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引起高職院校領導者的足夠重視,并將之視為學校藝術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予以合理的課程體系設置。與此同時,作為公共音樂課程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教育意識,并在教育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人生價值觀地引導,如此方能在滿足當代高職學生音樂審美需求的同時維護高職學生的良好發展。
[1]劉滔.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當中的公共音樂課程建設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0(08):178-179.
[2]郭媛.對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J].音樂時空,2014(05):184-185.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