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佳碩 王雪
摘 要:肝硬化腹水俗稱肝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種慢性肝病,由大塊型、結節型、彌漫型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再生;再生、壞死促使組織纖維增生和瘢痕的收縮,致使肝質變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引起門靜脈高壓,形成了腹水癥。本文對治療肝硬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治療 肝硬化腹水 研究
一、什么是肝硬化腹水
首先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的慢性進行性肝病,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在我國大多數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病理組織學上有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形成,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可無明顯癥狀,后期則以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為主要表現,并有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脾功能亢進、腹水、癌變等并發癥。其中肝硬化腹水是一種慢性肝病,由大塊型、結節型、彌漫型的肝細胞變性,壞死、再生;再生、壞死促使組織纖維增生和瘢痕的收縮,致使肝質變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引起門靜脈高壓,形成了腹水癥。
二、肝硬化和肝腹水的區別
肝硬化是各種不同的肝病導致的最終結果。主要病理表現為肝實質細胞廣泛破壞、變形、壞死、再生與纖維組織增生。在肝功能代償期,沒有明顯癥狀,少數患者可有輕微乏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右上腹不適、腹瀉等癥狀,一般都較輕微,常被患者忽視。當進入肝功能失代償期,上述癥狀加重,常有體重減輕、腹痛、腹瀉、發熱、不規則出血、脾大、肝腹水等癥狀。肝硬化可以出現肝腹水,但肝硬化不等同于肝腹水,腹水的出現說明已進入失代償狀態和門靜脈高壓癥的存在。而嚴格來講,肝腹水只是一種癥狀,不是一個病種,很多疾病都可能出現腹水。引起肝腹水的疾病除了肝硬化以外,血吸蟲病、重癥病毒性肝炎、門靜脈和肝靜脈阻塞、肝癌等都可能出現腹水。肝腹水的臨床表現與肝硬化不盡相同,肝腹水量大表現為腹部兩側明顯鼓脹隆起,形如蛙腹,腹圍加大,查體時叩擊腹部有水波感或移動性濁音。而肝硬化患者除有腹水之外,全身癥狀明顯。肝硬化和肝腹水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肝硬化患者有腹水出現,提示肝病惡化,應積極診斷治療。如腹水病人出現發熱可能存在腹水感染,這是一種嚴重的危及生命的情況,需要立即對癥治療,只要治療及時是可以逆轉的。肝腹水的臨床表現與肝硬化不盡相同,肝腹水量大表現為腹部兩側明顯鼓脹隆起,形如蛙腹,腹圍加大,查體時叩擊腹部有水波感或移動性濁音。肝硬化患者除有腹水之外,全身癥狀明顯。肝硬化和肝腹水有著緊密相連的關系。肝硬化患者有腹水出現,提示肝病惡化,應積極診斷治療。如腹水病人出現發熱可能存在腹水感染,這是一種嚴重的危及生命的情況,需要立即對癥治療,只要治療及時是可以逆轉的。
三、肝硬化腹水形成機制
(一)內分泌失調:活動性肝硬化時,因肝臟對抗利尿激素的滅活作用大大減退,其含量升高,而使排尿減少,也可引起浮腫和腹水。
(二)低蛋白血癥:由于肝臟不能將胃腸道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合成白蛋白原因。由于血清白蛋白的降低,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血漿成分外滲,這便造成了又一個肝硬化腹水形成機制。
(三)淋巴回流障礙:人體的淋巴循環又稱第三循環,指位于動脈、靜脈、毛細血管以外的一個循環系統。由于病變,肝臟不但使門靜脈壓力升高,也使淋巴管壓力升高,管腔擴張,淋巴回流障礙,使淋巴液外溢,造成又一個肝硬化腹水形成機制。脾:脾臟腫大,脾髓增殖。胃:胃粘膜充血、水腫、糜爛。肺:肝肺綜合征。睪丸:萎縮
四、診斷肝硬化腹水的方法及自我防范
主要有肝硬化、B超、CT檢查等。肝功能檢查項目主要有肝功能檢查、病毒學指標檢查、B超檢查、甲胎蛋白(AFP)檢查、取血檢查4項纖維化的血清學指標等肝硬化應該早發現早治療,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日常生活以養肝護肝為主,可服用含有硒麥芽加五味子的體恒健養肝片,修復受損肝細胞,輔助改善肝硬化,調節肝臟免疫力。加上飲食調理。飲食要清淡,不要喝酒,不要吃硬的食物,適當的休。
1、肝硬化患者必須戒煙戒酒:酒精經過代謝產生的甲醛對肝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肝硬化患者本身肝功能已被損害,此時若再飲酒,易加快病情發展的速度,還極易形成酒精肝。
2、肝硬化患者必須戒煙戒酒:酒精經過代謝產生的甲醛對肝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肝硬化患者本身肝功能已被損害,此時若再飲酒,易加快病情發展的速度,還極易形成酒精肝。
3、預防感染:肝硬化患者抵抗能力低下,極易發生腹膜和其他感染。所以,肝硬化病人應避免接觸傳染病者,一旦發生感染,應早期、徹底治。
4、避免使用損肝藥物:常見易致肝損害藥物有200多種,如四環素、氯霉素、紅霉素等,應禁用或慎用。
5、防治并發癥:肝腹水患者容易并發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腦病、腎臟疾病、潰瘍病、血液病、腹瀉、電解質紊亂等,要積極治療,盡量減少對肝臟損害。
五、肝硬化腹水的治療
新免疫治療:新免疫介入療法治肝硬化效果很好,該療法是從患者健康的骨髓中提取分離出免疫因子,并用介入的方式將其經肝動脈輸入到病肝內,來代替已經衰老壞死的肝臟細胞,重新發揮正常的肝臟功能。
一線治療:①病因治療;②合理限鹽(4-6g/天)及應用利尿藥物(螺內酯和/或呋塞米);③避免應用腎毒性藥物。
二線治療:①合理應用縮血管活性藥物和其他利尿藥物,如特利加壓素、鹽酸米多君及托伐普坦等;②大量放腹水及補充人血白蛋白;③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④停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及擴血管活性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等。
三線治療:①肝移植;②腹水濃縮回輸或腎臟替代治療③腹腔α-引流泵或腹腔靜脈Denver分流。利尿劑和其他相關藥物利尿藥物是治療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利尿藥物種類:醛固酮拮抗劑、袢利尿劑及血管加壓素V2受體拮抗劑等。醛固酮拮抗劑螺內酯是臨床最廣泛應用的醛固酮拮抗劑,其次為依普利酮(eplerenon)等。推薦螺內酯起始劑量40-80mg/天,以3-5天階梯式遞增劑量,常規用量上限為100mg/天。最大劑量不超過400mg/天。
參考文獻
[1] 冷希圣.加強對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的外科治療研究.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5,17(3):133-134.
[2] 劉潯陽.肝硬化門脈高壓癥研究治療的現狀.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03,7(1):20-22.[3]周武琴,周方萍.肝硬化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護理與康復2005, 4(3):175-176.
作者簡介:孔佳碩,王 雪,齊齊哈爾工程學院護理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