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其中因冠心病而死亡者占其死亡總人數的50%。目前,冠心病的發病率在≥40 a的人群中占4%~7%,且呈不斷上升趨勢,已引起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各國的廣泛關注。有資料表明,許多冠心病患者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對自己健康的無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對在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進行了評估,現將結果報告如下[1]。
關鍵詞:冠心病 健康教育 老年護理
一、資料與方法
1.對象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導致的心臟病,常常被稱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圍可能更廣泛,還包括炎癥、栓塞等導致管腔狹窄或閉塞。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5大類:無癥狀心肌缺血(隱匿性冠心?。?、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外?種臨床類型。臨床中常常分為穩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
選取在院住院的66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18例;平均年齡(72±9.85) a;首次住院46例,再次住院20例;文化程度:大學8例,高中18例,初中28例,小學及以下12例。
2.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對入組的66例冠心病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觀察3w。
1.2.2 健康教育方式
(1)個體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由責任護士與患者一對一進行健康教育,介紹冠心病的產生,預防和治療護理保健知識,并發放健康教育小冊子,護士長在每月的護理查房時,評估護士對健康教育的執行情況,再次給予強化。
(2)集體健康教育:組織入組患者及家屬集中進行健康教育,1 h~2 h·1次·w-1,并利用患者間相互介紹經驗,相互學習的機會來鞏固教育內容,以達到使患者重視為目的。
(3)隨機性教育:責任護士利用進入病房進行評估,體檢或執行操作或巡視病房時的機會所進行的健康教育方式。護理過程中如發現患者有不正確的行為或有疑問時,隨時糾正不良行為或提供教育咨詢的需求。
1.2.3健康教育內容
(1)心理指導:由于人到老年,不僅生理上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心理變化也比較突出,易產生恐懼感、孤獨感、猶豫感,掌握這些特點是健康教育的基礎,根據這些特點給患者心理上疏導,酌情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知識,并介紹已治愈者的例子。引導患者調整好心態,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緒接受治療[2]。
(2)疾病處理:許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對冠心病知識一知半解,故要詳細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病因、誘因、臨床表現和體征、治療方法與效果、急性發作的預防。重點向患者講解疾病的護理和預防保健知識,目的使患者對冠心病有全面的了解,發病時如何用藥和護理。由于老年人病情變化快,常在休息或夜間發病,所以常用藥及備用藥應放在隨手可取處,并學會自我護理。心絞痛發作時立即停止活動,保持冷靜,坐下或躺下。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采用放松技術,如深呼吸、肌體放松等,如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3)合理飲食:鼓勵老年患者養成合理飲食的習慣,選擇低膽固醇,低動物脂肪、少鹽、少糖、富含維生素、粗纖維及植物蛋白的食物??刂茻崃?,保持理想體重。少食甜食品及純糖,減少每日膽固醇的攝取。膽固醇的攝入量不應超過300mg/日,或100mg以下/每千卡總熱量。由于老年人消化道黏膜和肌層萎縮,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也減少,胰腺分泌功能下降,各種酶活性降低。宜少量多餐,忌暴飲暴食,多選用吃豆類及豆制品,這樣既可保證優質蛋白質供給,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避免動物性食品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過多攝入。結合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靈活掌握各種膳食和數量,冠心病、高血壓宜低鹽低脂飲食;伴糖尿病病人宜免糖等治療飲食,避免油膩煎炸食物。肥胖者指導其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幫助患者戒煙,保持大便通暢。
(4)用藥的教育:老年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較年輕人高3~7倍,做好用藥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首先要讓患者知道藥物多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硝酸甘油可引起頭脹頭痛,面紅耳赤,抗心絞痛藥很不穩定,應保存在避光的盒內,同時讓患者知道如何正確服藥,服藥前先閱讀標簽上的說明;只服規定的藥量,不可自行加多或減少,按時服藥,勿自行縮短或延長服藥的間隔時間。
(5)合理活動: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可使血中茶酚胺增多,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誘發心絞痛,因此,要避免繁忙工作。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過快或突然用力的動作,如急趕公共汽車等。適當的體育運動,可加強心肌收縮力,促進側支循環,增強體力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因此,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適當的鍛煉是必要的,如打太極拳、散步、慢跑等。但體育活動要適宜,以不感到勞累為度。學會自測心率,掌握運動強度,隨身攜帶硝酸甘油,心絞痛時舌下含化。
(6)煙與酒的健康教育:吸煙引起微血管收縮,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和猝死。飲酒過多可使動脈粥樣硬化加重。要讓老年人知道吸煙的危害,并為他們創造戒煙的環境,周圍人要鼓勵和監督老年人戒煙。
(7)便秘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適量進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有足夠的運動,預防便秘。
(8)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情緒激動,洗澡時水溫在40 ℃左右,時間不超過30 min,門窗不宜緊閉,以免引起暈厥,指導家屬學習一些醫學常識,掌握一定的救護知識,及時發現疾病發作征兆,及時就醫[3]。
(9)運動及休息指導 冠心病患者應以休息為主,但很多患者誤認為休息就是躺在床上,不能進行體育運動。因此,應詳細解釋運動、休息與疾病的關系,指導患者根據自己的年齡、病情、體力和個人愛好等選擇運動項目,運動強度要遵循個體化和從輕到重循序漸進的原則,運動時最好有人陪同,避免劇烈運動或進食后立即運動,運動后休息15-30分鐘再洗澡,寒冷、高溫、換季應減少活動,兩次運動之間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勞累。
二、討論
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識,是世界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健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要有針對性,不僅讓患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使患者更有積極性、主動性。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對高齡冠心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是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遵醫行為,并能積極參與到醫療過程中,使各項治療、護理計劃得以有效實施。同時敦促護理人員除了不斷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人文科學知識,以拓展知識面,去適應新的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黃懷均,王風霞.臨床心里學[J]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77-79.
[2] 朱怡然.臨床護理全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4:50-53.
[3] 姚景鵬,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87-95.
作者簡介:李艷茹,齊齊哈爾工程學院護理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