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寶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畜牧獸醫局,山東濱州256200)
我國鵝養殖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韓文寶
(山東省濱州市鄒平縣畜牧獸醫局,山東濱州256200)
我國具有長期的養鵝傳統,與同樣位居世界第一的鴨業,一起被譽為“世界水禽王國”。我國鵝的產量約占世界的90%以上,養鵝數量、鵝肉、羽絨制品等產量均為世界第一。據統計,自1988年以來,養鵝數據直線上升,從最初的2.6億只,7年時間增長到4億只,2003年更是達6億只以上,2012年存欄數量近3.50億只,出欄數量近6.29億只。鵝的種質資源方面,我國是世界鵝品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
1.1 品種選育方面,也在持續健康的發展,市場的不斷需求,在積極推動著鵝遺傳育種工作的研究發展。我國優良的鵝種質資源眾多,列入《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家禽志》中的鵝遺傳資源有31個,其中鵝地方品種26個,這些優良遺傳資源是我國鵝業持續發展的基石。通過建立種質資源基因庫的方式保護特有的地方鵝種資源,我國國家級水禽基因庫(江蘇)已經收集保存了9個我國固有鵝種,在我國家鵝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保護和利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伴隨著鵝業的規?;l展,有更多的大型企業從事鵝產業發展,特別是進行育種的企業正成為我國鵝保種的重要力量,經濟實業強,養殖規模大,有一定的技術力量,其中一些企業開始收集和利用鵝種資源開展育種工作,當然其商業目的很強,沒有保種意識,應予以積極引導和扶持。
1.2 國內鵝的養殖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①高床養殖,也叫網上養殖,一般是在育雛期和最后育肥階段,反季節繁殖的種鵝,舍內部分也可高床養殖,主要優點是節省墊料,減少廢棄物,節省勞動力,飼養密度提高30%;②發酵床養殖在豬、肉雞養殖上,相對比較成熟,也可以根據鵝的生物學特性進行相應技術調整,現在處于探索階段;③大棚養殖技術,在冬春季,充分利用太陽能取暖,既清潔又低耗,該種技術主要是借鑒食用菌的太陽能大棚技術,冬季使用保溫性能好的塑料薄膜做頂棚建設,夏季開放部分蓋遮陽網;④節水旱養模式,試驗研究證實,鵝完全可以旱養,鵝節水旱養,可極大地減少對水的需求,同時污水排放減少,也有利于減少水體傳播疫病的機會;⑤北繁南養模式,夏季南方地區高溫高濕,反季節生產鵝舍建設成本和要求高,且夏季鵝蛋孵化難度增加,北方地區養殖反季節繁殖的種鵝,在鵝舍建設、疫病防控、飼養管理、通風降溫設施、種蛋孵化等方面都可以減少投入,提高經濟效益,鑒于此一般可采用北繁南養模式;⑥林(果)地養鵝,是一種多重經濟效益的養殖模式,利用林間豐富的雜草、昆蟲放養肉鵝,糞便與草渣、樹葉發酵作為有機肥進一步補充土壤養分,促進林木生長是林業產業的輔助性、補充性經營方式;⑦蝦-草-鵝循環種養,對蝦養殖季節為每年5~9月,而10月至翌年5月,正是黑麥草種植的最佳時期。塘底土壤沉積的對蝦殘余餌料及排泄物,肥力很高,黑麥草生長旺盛產量高;黑麥草對池塘有較高的凈化作用,其發達的須狀根系吸收利用塘底含有硫化氫、氨等對蝦有害的沉積物;形成一個良好的蝦-草-鵝生態循環體系。近年,浙江省象山縣推廣這一模式收效明顯,每公頃增加養鵝收入9萬元。
1.3 鵝的營養飼料研究方面,標準的飼料配方要建立在評定飼料營養價值的基礎上,鵝飼養標準中的代謝能值大部分數據是參考雞的營養需要,但是雞和鵝的消化系統有較大的差異,目前所用的鵝飼養標準存在許多不足。鵝是唯一能較好利用粗飼料的節糧型家禽,我國鵝業規模雖然巨大,但長期以來都采用較為粗放的飼養,營養成分不平衡,生產潛力未得到充分發揮。隨著養鵝業的不斷發展,鵝的營養需要、鵝的飼養管理工藝也不斷取得新的進步。我國已經有專門的鵝飼料生產企業,一些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始對鵝的營養需要進行研究,有的地方已經制定了鵝的飼養管理標準或規程。
1.4 鵝的疫病綜合防治技術也取得了一定進步。小鵝瘟是影響鵝養殖業最重要的一種疾病,現今對母鵝的疫苗防疫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針對一些自繁自養的規?;B殖場,不用對雛鵝注射高免抗體,極大地節省了人力和財力。另外,鵝的副粘病毒、副傷寒、曲霉菌病、禽出敗、鵝大腸桿菌性腹膜炎、鵝流行性感冒、球蟲病等傳染病的防治方法也在不斷完善。有力地保障了鵝規模化生產的順利發展。
1.5 肥肝生產。鵝肥肝屬于高檔消費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較高的地位。飼養肥肝鵝也可以獲取較高的經濟回報,一些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了一系列試驗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較為成熟、適合我國國情的肥肝生產方法,創造出一套適宜中國鵝種的填飼工藝,但是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首先我國尚沒有用于鵝肥肝生產的專用品種;其次肥肝深加工工藝技術以及市場經濟建設落后帶來的產、加、銷脫節?,F今國內肥肝消費市場已有初步的培育,國際肥肝需求缺口也在增大,我國巨大的肥肝生產乃至消費潛力將會得到有效挖掘。
1.6 羽絨生產。鵝絨是優質的保暖材料,上世紀,我國科技工作者研究和推廣了鵝鴨活拔羽絨生產技術,大大提高了羽絨的產量和質量。我國的羽絨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左右,但個體平均產絨量偏低、品質較差,導致我國羽絨和羽絨制品在國際市場上缺乏應有的競爭力,制約我國羽絨及羽絨制品深加工生產、出口創匯。
2.1 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可利用的水資源還是短缺,降水的時空分布很不均勻,同時城市化的發展需要大量水源,工業、農業、生活廢水的排放又污染了一部分水源。鵝是水禽,它喜愛在水中活動,配種繁殖需要在水中進行,因此缺水和水污染已成為制約我國鵝業發展的瓶頸問題。糞污的處理目前也是鵝養殖的一項難題,有些地區通過還田或者生產有機肥處理,但是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飼養戶對環境保護意識差,病死鵝污染環境,使疾病四處擴散;無控制的放養,糞便隨處可見,使得環境污染和疾病防治難度更大,大大地影響了鵝業的發展。
2.2 雞、鴨均有較好的良種繁育體系,而鵝還沒有形成一套高效的良種繁育體系。雖然我國不乏適應性好抗病力強的地方品種,但是都是在我國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沒有系統開發,在某些生產性能上尚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而且缺乏鵝的地方品種原種場,大部分為亂雜亂配,有些優勢性能反而出現退化,不能為規模化養殖場拿來直接利用,也帶來隨后的分割和加工的成品質量較差,導致整個產業鏈生產經濟效益低下。
2.3 鵝的標準化營養搭配方式欠缺,導致鵝的標準化養殖進程較慢。傳統鵝的飼養是以戶為單位,自由放牧為主,補飼為輔,飼養沒有標準可行,造成了營養的不足與浪費,還造成營養性疾病的發生。另外,人們對鵝是食草動物概念不清,實際上鵝不能夠高效利用纖維素,只能消化半纖維素,草的營養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求,從而限制了養鵝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大學和科研院所以及實力較強的鵝業企業進行鵝營養需要研究和配合飼料開發出適口性好、產量高、適應性強的牧草品種用于鵝青飼料的生產,并開發農副產品飼料資源,降低飼料成本,才能提高養鵝的經濟效益。
2.4 人才匱乏,首先是技術人才的匱乏,相較于雞和鴨,鵝的經濟總量小很多,從事相關技術研究的人員相對較少,許多家禽學的專家和研究人員,對突如其來的養鵝熱潮措手不及,導致科學養鵝知識普及不足,如前文提到的飼養標準、養鵝的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問題,法國和美國研究比較多,我國卻幾乎是空白;其次是鵝業產業化的各個環節,需要不同的人才去完成,如企業管理人才、營養專家、畜禽育種人才、飼養管理工藝專家以及孵化、產品加工和市場營銷的專門人才等。
2.5 鵝食品沒有創新機制,且規模小無法量產,鵝加工業的企業化、集團化程度不高,大部分是小型、作坊式、手工加工個體企業,這些企業屠宰地點分散、衛生指標差、產品質量不能保證、對環境的污染嚴重。鵝的大型加工企業產品單調、只有醬鵝、風鵝、辣味鵝、鹽水鵝等幾個傳統產品,創新的產品不多,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
2.6 疫病防控體系不健全,疫苗種類少,甚至缺乏些疾病可用的疫苗。雞和豬的免疫程序、免疫檢測指標非常健全,但是鵝現在免疫防控體系不健全,時常有疫病爆發,導致大規模的經濟損失。
國外養鵝規模雖然不大,但是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高,有專門的良種配套系。匈牙利等東歐國家養鵝業最發達,其培育的專門化品系主要有肥肝專用型、肉用仔鵝專用品系和烤鵝專用品系。國外對鵝后期產品加工處理水平高,特別注意鵝產品的商業開發,包括肉、羽絨、肥肝及其他副產品;同時可以作為伴侶動物、觀賞動物和果園等的除草動物。肥肝生產中取肝后的鵝肉用于烤鵝、分割肉和鵝肉香腸、罐頭等深加工產品的制作。把產蛋結束的淘汰鵝和取肥肝后的鵝的鵝肉加工成鵝肉香腸、罐頭、肉餡等暢銷食品。
我國養鵝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標準化、科技化、產業化、信息化?,F今,我國的鵝業已經具備較大的規模,伴隨著更多的大中型企業參與進來,鵝的養殖業正在向標準化、精細化、多產業鏈的高端產品發展。
我國養鵝業已經達到了初步的標準化,較大型企業在建筑設施、飼養管理模式、飼料營養配方方面已經能夠和西方的相媲美,但是在管理模式、水污染處理、良種繁育、疫病防控等方面,距離標準化、科技化還有一定差距,只有在養殖場布局、硬件建設、管理制度、飼料配方、飼養方式、人員培訓、疫病防控、污水處理等方面均達到標準化以及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即養鵝業的科技化,才能夠保證我國養鵝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比如應用現代遺傳育種理論和先進測試手段,進行育種工作;同時在鵝肉加工方面,要在風味、保鮮、包裝、冷藏技術、飼養配套技術(包括飼養制度及飼養技術、鵝的專用飼料開發、免疫程序、各類型鵝的大致配方等)、新型疫苗的研發方面,也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工作,進一步實現科技化。
我國鵝產業化正處于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鵝業養殖的服務行業正在慢慢健全,形成了產業鏈的上游部分,但是下游部分有待進一步開發。通過引進加工工藝和先進設備,讓傳統產品煥發青春,保持傳統特色,創品牌。同時積極開發經濟價值較高、市場前景好的新品。
目前鵝產品已形成“賣全國,買全國”的大市場,甚至是全球性的市場,鵝產品價格也完全由市場進行調節,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夠保證產品的正常流通。建立全面、準確、快捷的現代化通訊信息網絡系統,可便于鵝業加工企業和養鵝生產者更好地制定生產、銷售計劃?!?/p>
S81-1
A
1673-1085(2017)08-0042-03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