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英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 300134
淺述新民主主義時期以來我黨婚姻自由立法實踐活動
高 英*
天津商業大學,天津 300134
婚姻自由是我國婚姻法的首要原則,也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橐鲎杂墒侵富橐霎斒氯擞袡喟凑辗傻囊幎?,自主自愿地決定自己的婚姻問題。不受任何人的強迫和干涉。新民主主義時期,我黨以解放人民,真正使人民當家做主為己任,保障人民群眾尤其廣大青年男女的婚姻自主方面為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進行了大量的立法實踐工作。從而使廣大群眾尤其是女性得到解放,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中華民族解放事業的到來。
新民主主義時期;婚姻自由
中國共產黨在沒有進行婚姻自由立法改革實踐以前,中國社會仍然還延續著受傳統封建思想束縛的婚姻狀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綱五?!钡确饨▊惱碛^念,使男女雙方關系成為一種金錢、人身依附關系,男女青年的自由擇偶受到限制。
(一)封建婚姻關系是一種金錢買賣關系
新民主主義時期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當時全中國尤其農村的婚姻狀況仍處于封建狀態,絕大數婚姻由雙方父母做主,以是否適合家庭利益為標準,婚姻當事人根本沒有選擇權,尤其是未婚女性可以被父母、丈夫甚至族人隨便買賣。在婚姻關系中,未婚青年的個人意愿無法體現。在這種情況下彩禮的多寡就成為婚姻締結最重要的因素,表現在夫妻關系上就是勞力與金錢的關系。
(二)封建婚姻關系束縛了人性自由
封建的婚姻關系男女雙方結婚前大多數沒有進行過接觸,導致沒有感情基礎,并且雙方對對方的脾氣秉性在結婚前沒有深刻的了解,以至于在婚后有長時間的磨合期,加劇了家庭中的矛盾,甚至如果兩人脾氣秉性完全無法融合,夫妻關系長期緊張,婚姻生活不幸福,長期處于緊張壓抑狀態。這樣的夫妻,有的相信命運麻木生活,有的發生性亂,也有的婦女“千盤萬算沒活頭,涼涼撲在黃河(里)頭”,或者“家搓麻繩二尺五,中梁上上吊死得哭”[1]以死表示她們對強迫婚姻的反抗,釀成了不少婚姻悲劇。它像一把沉重的枷鎖束縛著廣大青年的自由,因此加強婚姻自由成為新民主時期社會變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為了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使廣大人民獲得自由與解放,中國共產黨在婚姻立法方面不斷探索改革,適應新形勢層層推進,使人民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婚姻自由。
(一)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的婚姻立法工作
在我黨成立之初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就著手開加強婚姻立法工作,主要以黨正式會議文件的方式頒布相關制度。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婦女運動之議案》中最早提出:“結婚離婚自由”,1927年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發表大會《婦女運動之決議案》重申“結婚離婚自由”。此外除大會決議外,全國各地工農運動協會也相繼出臺一系列涉及婚姻自由方案。1926年湖南省農民代表大會《農村婦女問題決議案》規定:“嚴禁虐待女孩及買賣婚姻”,1927年江西省農民代表大會《農村婦女問題草案》規定:“婚姻須得女子之同意,反對買賣制度,取消聘金制”
(二)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的婚姻立法改革
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我黨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時期的實踐基礎上,繼續扛起旗幟,鮮明的反抗封建婚姻制度,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倡導婚姻自由。這一時期我黨以強制力手段在各根據地內頒布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國家大法的形式施行婚姻自由制度。主要有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條例》將上述婚姻自由的原則明確規定在第一條中,并在第四條規定:男女結婚須雙方同意,不許任何一方或者第三方強迫。1934年公布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重申上述原則:第一條,確定男女婚姻以自由為原則,廢除一切包辦強迫和買賣婚姻制度,禁止童養媳。第四條,男女結婚須雙方同意,不許任何一方或第三方加以強迫。以上規定,奠定了我國婚姻制度的一項重要原則,在各革命根據地貫徹執行,并為以后的婚姻立法所沿襲。
(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婚姻立法改革
抗日戰爭及解放時期,我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外有敵寇,內有反動勢力封鎖,形勢極其嚴峻,再加上各種天災人禍,面對這種情況,我黨主動應對挑戰,通過實行婚姻改革來發動群眾參與到抗日和解放戰爭中來。1939年,陜甘寧邊區政府頒布了《抗日戰爭時期施政綱領》和《陜甘寧邊區婚姻條例》,各根據地相繼頒布了《晉察冀邊區婚姻條例》、《山東省婚姻暫行條例》等,這些婚姻法都體現了尊崇近代自由平等、保障個人權利的立法精神。解放戰爭時期,隨著戰爭的節節勝利,解放區的婚姻法規在抗戰時期立法的基礎上又根據新的形勢加以修訂,如1946年修訂通過《陜甘寧邊區婚姻條例》、《晉綏邊區關于保障革命軍人婚姻問題命令》,同時又有一些發展,比如,《遼北省關于婚姻暫行處理辦法》中規定:“娶媳婦與接養老女婿,其姓由本人自己決定,其子女姓亦由子女自己決定”[2]。
(二)男女青年反對包辦婚姻成為潮流,買賣婚姻減少,童養媳和早婚現象得到控制。政府主動頒布法律從國家強制力上來保證婚姻自由,對青年男女在精神和思想上無疑不是一次啟蒙和解放,越來越多的男女開始順從自己的內心,以自己的感情為引導,通過自由戀愛來選擇結婚對象,據統計,僅在晉察冀“自有戀愛之風日盛,結婚離婚者激增?!盵4]
(三)婚姻自由的貫徹實施,使更多的婦女得到解放,促使她們更廣泛的參加勞動,進一步提升了婦女在家庭中的經濟地位。通過自由婚姻,大多數婦女改變過去“娶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舊思想,明確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主人翁地位,從以前的人身依附關系,發展到夫妻雙方互利互助,融為一體的新觀念。她們主動走出家門參加生產勞動,成為家庭財富不可忽缺的創造者。“據不完全統計,1944年前半年,太行山區參加紡織生產的婦女達到101394人,到同年底,多達20萬人以上?!盵5]
(四)婚姻自由立法的初步實行,促進了婚姻關系的穩定和嚴肅化。
舊有的包辦婚姻弊端眾多,使得雙方關系不易于鞏固,雙方既沒有感情基礎又無法擺脫的婚姻束縛,同時又容易造成男女性關系紊亂,在社會上形成淫亂之風和性病的傳播,敗壞社會風氣,影響人民團結。而通過婚姻自由立法改革,夫妻雙方能夠保持和睦友愛的家庭關系,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社會的穩定,調動群眾生產的積極性,從而推動中國解放事業的發展。
[1]《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全國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山西卷》編輯委員會編纂.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山西卷[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
[2]巫昌禎,主編,田嵐,等撰稿.婚姻與繼承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
[3]浦安修.五年來華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婦女運動的初步總結.婦女運動史資料,1937-1945:684-689.
[4]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河北省檔案館,等.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史料選編(下)[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
[5]魏宏運.抗日戰爭時期晉冀魯豫邊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第2輯.中國財經經濟出版社,1990.
高英(1991-),女,漢族,天津人,天津商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現代化。
D
A
1006-0049-(2017)23-0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