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艷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30000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意義
劉 艷*
山西師范大學,山西 臨汾 030000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理論指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發展勢頭,對于鞏固馬克思主義的主導地位,突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從三個部分來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部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背景;第二部分,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三部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需要
社會主義在其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有其一定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批判資本主義及其價值的基礎上,提出了空想社會主義對未來社會的美好理想。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批判與繼承的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社會,這實質上也是對空想社會主義理想的極大發展。按照馬克思的設想,科學社會主義應該是沒有剝削、沒有貧窮,消滅階級對立、消除城鄉差別,實現一切平均化、自由化、公平化,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面貌逐步良性發展,這個宏偉的藍圖,為理想王國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明確指出:“人終于成為自己與社會結合的主人,從而也就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成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2]因此,科學社會主義從本質上說還是在追求人的價值的實現,雖然馬克思恩格斯沒有明確指出價值目標的具體內容以及實現途徑,但是他們的理論結構構造了這種藍圖。列寧把馬克思的基本原理同俄國的具體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實踐中總結發展了社會主義的意義,升華社會主義的內涵,此理論對于指導各國社會主義的建設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礎。中國跟隨時代步伐,在黨的領導下,致力于改革開放,致力于文化本身的發展,重視人的教育,促進了文明的進步,社會的繁榮發展。
(二)塑造國民科學、健康的價值觀的需要
一國的發展,不僅要發展經濟、政治、文化等,尤其重要的還有精神文明的建設。精神文明的重要踐行者就是廣大的人民。我國是社會主義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社會的主人。在過去的三十多年中,我國處于改革開放的初期,經濟建設是重中之重。現在,我國的經濟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雖然,還處于發展中國家,但是綜合國力不容小覷,可與世界大國相抗衡,在國際事物的交往中,中國的國際地位步步升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們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精神文明的建設也勢在必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方面來闡述的。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從三個方面來講。
(一)國家方面。黨是制定政策的主要決策者,是推動國家發展的強大動力。國家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發展本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擴大民主,讓人民切實享有自己的權利,落實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實現和平發展。
(二)社會方面。各單位要嚴格執行黨的政策和策略,特別是一些司法機關,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給人民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堅決不能出現行賄、受賄等不良現象,一經發現,必須嚴處。我國是法制社會,法律體系要一應俱全,不斷完善,真正做到從嚴執法、執法為民、執政為民。
(三)個人方面。廣大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是社會的主要活動者,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每個公民都要做到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國家,愛中國共產黨,這是尤其重要的一點。作為公民,應該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做任何事情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底線,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愛國的原則,堅持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杜絕社會不良現象,做人要誠信友善,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
(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意義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習近平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沒有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就沒有人民幸福,反過來,如果沒有人民幸福,也就談不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三者是互利互惠的,缺一不可。中國夢的奮斗目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習近平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里所說的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在本質上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中國道路就可能迷失方向,中國的精神也可能失去靈魂,中國的力量也可能是分散的,聚集不起來,中國將是一盤散沙。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夢的實現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意義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內在要求。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就是理想、就是未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實現中國夢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互融匯貫通的,是一衣帶水,不可分離的。
社會思潮的現實需要。社會是不斷變化的,經濟體制、經濟結構、社會制度等的變化,隨著這些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發生變化,認識水平也提高了。我國社會主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將會融入更多新時代的元素,將更能充實和豐盈社會主義精神的內涵。社會主義社會是馬克思提出的,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創始人和提出者,各社會主義國家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者和實踐者。社會主義社會的確立,對我國社會的精神風貌、經濟發展將會帶來更大的動力。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758.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760.
劉艷(1989-),女,漢族,碩士,山西師范大學政法學院,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D
A
1006-0049-(2017)23-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