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元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英國人眼中的鴉片戰爭
——讀藍詩玲《鴉片戰爭》的兩點思考
何進元*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在藍詩玲的《鴉片戰爭》這本著作中,在一個英國人的視角下,利用英方的文獻資料從另一個角度來解讀鴉片戰爭的始末,可以給與我們不同的視角重新審視這段歷史,讀完此書給我們提供解讀那個時期社會問題的新角度以及我們對歷史研究的新態度。
藍詩玲;鴉片戰爭;不同視角;思考
藍詩玲在該書提到,“我之所以寫這本書,是基于中國普通民眾和英國普通民眾之間對這場戰爭理解上的巨大分歧,我想要提醒健忘的英國讀者,我們國家過去曾從事過鴉片貿易”。以英國人的視角來看待這場戰爭,擺脫了我們深入骨髓的—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是我們民族遭受苦難的開始的這種強烈的憤慨情緒。從而讓我們看到了另一面的鴉片戰爭。我在讀完這本書后對其有兩點思考。
在我們的歷史教學和學術著作中,都在強調英國的鴉片輸入造成了白銀外流,是造成晚清社會不穩的重要原因。藍氏也承認鴉片的輸入是造成銀荒的原因,但是卻不是完全責任。“清朝長期以來允許自己倚賴外國的白銀供應”。也可說在清代,中國已經被逐漸的納入世界貿易體系了,并且依靠全球白銀流通來維持發展。當19世紀初拉美白銀的供應減少,勢必會對其產生影響。藍氏也說道“不僅僅是鴉片貿易導致了中國的財政不穩,還因為全球性的白銀生產和流通問題”。那么藍氏的研究就對我們看待這個問題產生了一個可行的全球貿易的視角。在魏裴德《洪業》中,探討明末一系列社會現象和清初的經濟問題時,也從世界性的白銀流通問題上來說明這些問題。在國內學術界對該問題探討時,多以鴉片戰爭前處于“銀賤錢貴”,戰后轉向了“銀貴錢賤”。胡晏在其論述中提到:“在乾隆朝前期不斷從國外得到大量白銀而銀賤錢貴。自乾隆以降至嘉慶以來,白銀始成為問題,根本原因是以英國為主要代表的西方勢力,對華大量鴉片輸入而引起的白銀不斷外流。”國內的許多研究都是諸如此類的論述,都將原因歸結于鴉片的危害。但是都缺乏一個國際大環境的考慮。而藍詩玲的這本著作就給于我們了解這一問題新的視界。
現在很多的歷史研究都在局限于一個地區,一段時間,那么藍氏這種看待研究問題的世界觀是不是值得我們在以后的歷史研究中去學習?另外藍氏的研究可以看出,其實中國清代的閉關鎖國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封閉。那么我們反過來看一些著作中將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劃到明末清初也是有道理的。
在歷史基礎教育中,鴉片戰爭的意義在于教育我們勿忘國恥,激發愛國精神。但有些描述難免會與歷史事實不相符。我們一直給予廣傳的三元里抗英很高的評價—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敵的主動對抗外來侵略,但是歷史事實是不是這樣呢?藍氏在書中描寫到幾個英軍在停戰間隙出于好奇挖了一些墳墓,破壞了廟宇。這些行為是引起周圍三元里周圍農民包圍襲擊的真正原因。茅海建先生在其著作《天朝的奔潰》中有對其具體的論述,我們也可以看到其研究里對一些研究失真的辯駁。在其《三元里抗英史實辯正》有專門的論述。“據各種中文文獻記載,三元里民眾抗英有三個直接原因:1.英軍“開棺暴骨”;2.英軍劫掠財物;3.英軍強奸、調戲婦女。”這些原因與藍氏所寫的基本相同。但是由于西方的一些記述原因,其對此都說是英軍的好奇心,對劫掠財物寫作征集,我們對其應有清醒的認識。中英研究里出入最大的是三元里事件造成的影響或取得的戰果。在中方文獻里通常記載擊殺英軍人數多為200-700人之間,但英方的記載中卻是英軍死5人,傷23人。茅海建對其進行了考證,說明了中方文獻中一些出入和錯誤。但是國內研究者當中在文章中并沒有具體的考證,其論述該項事件時多以200多人為主。所以在歷史研究面前,我們應當有怎樣的態度,值得我們深思。
在國內一些研究當中的一些論述確實描述為三元里人民主動的自發的抗英行為,而且在以后的歷史學家撰述中缺乏相應的史料辨別加以引用。茅海建先生在其《三元里抗英史實辨正》中寫道:“五六十年代,廣東省文史館組織人力對三元里民眾抗英事件進行實地調查,他們認為,三元里民眾抗英事件的主要領導人是妻子受辱的農民韋紹光,參加斗爭的主體是當地農民和打石、絲織工人,部分愛國士紳也發動社學參加了斗爭。這一論點為后來的許多論著所引用。這一觀點的形成,明顯地帶有當時政治時尚和時代背景的色彩。此說以調查訪問為依據,然而,經歷一百多年的口碑,往往不免失真,更何況這些調查訪問記又流露出許多傾向性的痕跡。嚴格地說,任何一種史料無不具有政治和時代的烙印,三元里民眾抗英事件的史料尤其如此。”那么在特定情況下宣傳這個事件是為了激發人民的愛國精神,我們需要這種精神。但是在考慮到歷史研究必須客觀公正,那么我們該怎么處理好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呢?在我看來作為歷史研究者,必須要客觀的看待這些歷史事件。雖說作為一個愛國者又必須要兼顧愛國主義精神,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失去歷史研究求真的本性。
[1][英]藍詩玲.鴉片戰爭.新星出版社,2015.
[2]胡晏.略論鴉片戰爭前的白銀問題.蘇州大學學報,1984.6.
[3]郭曦曉.第一次鴉片戰爭后的鴉片問題.近代史研究,1987.8.
[4]茅海建.三元里抗英史實辨正.歷史研究,1995.2.
[5]茅海建.天朝的奔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三聯書店,2017.
何進元(1991-),男,漢族,甘肅永昌人,新疆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史專業碩士,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
K
A
1006-0049-(2017)23-00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