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慧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試論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及應對策略
陳先慧*
蘇州大學,江蘇 蘇州 215000
考試測驗是我國教育永不停息的主旋律,因而關于考試焦慮的研究眾多,從定義到起因、表現(xiàn)、測量工具以及應對策略等等都有很多的研究和論述。其中影響考生考試焦慮的因素主要包括考生自身、家庭、學校及社會四個層面,而相應的應對方式也主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
考試焦慮;影響因素;應對策略
目前我國的教育不斷在探索中轉型、給師生減負,然而考試仍然是檢驗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每年六月,在陽光最炙熱的時候,關乎學子們重大人生抉擇的高考也會如期而至。今年在各省高顏值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狀元們不斷刷屏占領各大首頁的時候,卻沒有更多的眼光關注那些緊張焦慮,發(fā)揮失常的,在明媚的夏天黯然度過的考生們。如今又是九月,大家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本文借此契機探討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以及應對策略,但愿能夠幫助大家改善對考試焦慮的認識,平和的對待考試。
(一)定義
考試焦慮,即為考試情景引發(fā)的一種情緒反應和喚醒,引發(fā)個體生理、認知和行為等方面的變化。
(二)影響因素
關于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考生自身、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環(huán)境。以下便從這四個方面展開論述。
關于考生自身方面的因素,主要分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兩個方面。影響考生考試焦慮的生理因素主要有成熟水平和身體健康狀況。研究表明在人的不同成長階段考試焦慮的水平也會有所不同,在初中階段,隨著性成熟引發(fā)腦垂體的興奮性變強而抑制性還較弱,因此有較高的焦慮易感性。影響考試焦慮的心理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1]、自尊水平、動機、能力自我覺知、歸因傾向、成就目標、自我接納等以及與考試情景相關的認知特點:學生以往的考試經(jīng)歷,以及對考試及他人的認知評價,對知識和應試技巧的掌握和應試準備等。其中人格特質對考試焦慮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不穩(wěn)定型的考生更容易產(chǎn)生考試焦慮。關于自尊水平,自我評價低、自我接納程度低、自卑心理較突出的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考試焦慮[2]。考生日常學習基礎不扎實,對考試內(nèi)容掌握不牢靠或者缺乏應試經(jīng)驗技巧等,也容易讓考生產(chǎn)生考試焦慮的情緒。
此外,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十分關鍵。有的家長對于考試的意義缺乏客觀的認識,對孩子管教過嚴,期望過高,片面追求高分;或者對孩子的愛,壓抑其獨立自主性,滋長孩子的依賴心理,使孩子面對考試沒有信心;有的居高臨下教育孩子,缺乏民主,這樣的態(tài)度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會在不同程度上引發(fā)孩子們的考試焦慮情緒[3]。
學校方面,對與考生考試焦慮息息相關的是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老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過分關注,缺少了對學生的具體學習現(xiàn)狀的關心和了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力不從心的焦慮情緒。或者老師過多使用考試測驗或者夸大了考試成績的影響力,提出要求過高,有的老師動不動就以成績不好就通知家長等方式加以“威脅”等都會加重考生的焦慮感。關于同伴關系,有研究表明中學生考試焦慮與人際交往呈正相關[4]。當學生的同伴關系發(fā)展不良時,會占用過多的注意力而影響學習,從而產(chǎn)生考試焦慮。此外,考試情景對考試焦慮的引發(fā)也是不可忽視的,考場里的氣氛過度緊張或監(jiān)考人員過分嚴肅,考場溫度過高過低或光線、噪音等偶然因素出現(xiàn),都會對考生造成不良的影響,從而引發(fā)焦慮。
社會環(huán)境對考生考試焦慮的影響,主要是從社會觀念和教育制度兩個層面上產(chǎn)生影響,目前整個社會對考試和考試成績的過分關注,都會影響到學校、家庭的教育方式,從而影響到學生對考試的認知。在這樣以考試成績論高低的背景下,容易讓孩子曲解考試的意義,不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觀點理解考試從而引起“談考色變”的焦慮情緒。
關于考生考試焦慮的影響因素主要分為考生自身、家庭、學校和社會四個方面,因此相應的應對策略也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展開。
(一)考生自身
從考生自身方面來說,首先應該明白考試、測驗等方式主要是老師用來了解學生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的工具,通過考生在考試中的表現(xiàn),老師可以檢測自己和學生在考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考生才能端正自身的考試動機、加強復習,增加考試信心。這樣才能讓考生正確的看待考試成績,就算考試結果不理想,也能吸取每一次考試的經(jīng)驗教訓,在成功和失敗的基礎上,以更加平和的心態(tài)繼續(xù)學習和考試。因此,對于考生來說克服考試焦慮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考試前認真地復習,做好考前準備,將基礎知識掌握牢靠;再適當?shù)倪M行考前訓練,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樹立自信心,緩解考試焦慮。此外,考試過程中應該冷靜沉著,對于考場出現(xiàn)的突發(fā)狀況保持冷靜,穩(wěn)妥處理,爭取取得好的成績。
(二)家庭教養(yǎng)方式
家庭教養(yǎng)方式方面,家長應該從改變自身認知出發(fā),明確考試目的,與孩子保持溝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幫助和指導孩子遇到困難應如何解決,更多的采取鼓勵和表揚的方式教育孩子,使孩子樹立良好的自信心,輕松快樂的面對學習和考試。
(三)學校
學校則主要從兩個方面出發(fā),首先教師們應該結合學生們的特點因材施教,并幫助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狀況都要同樣關注。因為學生的健康的身心狀況才是學習的基礎。學校方面應該開設針對性的選修課或專題講座等,讓老師授課和學生分享相結合,針對考試復試,考前準備,考試技巧進行講解討論。并且對考試焦慮或產(chǎn)生的心理、生理的不適進行分析講解,使學生更好地應對考試,更好的掌握應對考試過程中的突發(fā)狀況的技巧。同時,開設心理咨詢室,讓有心理困擾的學生在專業(y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和解決問題。
(四)社會
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對考生考試焦慮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全社會應該共同努力,改善社會風氣,完善教育制度才能徹底地從觀念上改善考生們的考試焦慮,讓學生們在輕松陽光的社會中學習和成長。
[1]張榮娟,安蕾.人格特質對考試焦慮的影響:多重中介效應分析[J].心理科學,2016(3).
[2]曹羌琴.考試焦慮的研究綜述[J].中國考試,2010(1).
[3]劉金同,憲鵬,徐清芝,張燕.高中學生考試焦慮與家庭因素的關系分析[J].山東精神醫(yī)學,2005(3).
[4]馬雪梅.中學生人際交往與考試焦慮的相關研究[J].校園心理,2017(1).
陳先慧(1992-),女,四川廣安人,蘇州大學,2015級心理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心理學。
B
A
1006-0049-(2017)23-00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