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智能手機在日語教學中的使用
陳 艷
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不斷進步,各種APP也不斷地涌現(xiàn),為我們的生活和學習提供了方便。教師們可以借助智能手機開展一些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本文將對高職日語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探討智能手機對日語教學的有效補充。
日語教學;智能手機;學習APP
近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蓬勃發(fā)展,高職院校為了跟上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教學上也不斷地進行改革。在日語教學上也進行了很多改革。但是,職業(yè)教育對高職的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多應用型的要求。語言教學在高職教育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一帶一路”的國際經濟新形勢下,更加凸顯其重要性。但是,目前高職日語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其日語綜合能力無法滿足崗位的需要,所以開拓新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高職日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突出教學內容的實用性。”但是由于大部分生源對日語是零基礎,教師在新生教學中不得不采取傳統(tǒng)單一的“教”模式,教師主導整個課堂,學生的互動主要在課后練習和測試。由于教學的慣性,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會持續(xù)到大二的教學。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互動機會少,容易走神,會發(fā)呆,會玩手機上網等等,長此以往,學習興趣也漸漸消磨了,更別說教學目標。
(二)中級日語教學中,教學對象水平不一致
高職院校的教學中存在著一個難題:生源水平參差不齊。現(xiàn)在高職院校的生源有普高生和三校生,進校的分數相差大。而且有個別學生是以日語高考入校的,也就是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日語基礎,甚至有個別學生已經具備了日語三級、二級的水平。但是,進校后這些學生的課程設置是一樣的,教材和教學方法都是一樣的。
這樣就造成了原本的優(yōu)勢學生不得不利用課余時間按自己的進度繼續(xù)學習,或者在淺層次的學習中慢慢懈怠了。而大部分的零基礎學生,在隊伍中也不免有壓力。
同時,從教學角度來看,課堂時間有限,很難恰當地分配,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要求;教學目標也很難達成。因此,要顧及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日語水平,繼續(xù)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
(三)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原蘇聯(lián)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以認為是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fā)展水平,一是現(xiàn)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qū)域被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能夠把最近發(fā)展區(qū)轉化為發(fā)展水平,并不斷創(chuàng)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分層教學,可以歸納為:
(1)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能力水平。
(2)分層次。
(3)所有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提高。
由此,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把學生科學地分成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智能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多,成為了年輕人的新寵。學生們喜歡利用網絡、手機、IPAD,瀏覽新聞、在線學習、購物等,也可以觀看視頻或者在線學習;而且可以安裝各種學習類APP,隨時隨地地學習。
作為教師,不得不承認高職的學生生源差別大,入校分數有高有低,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待激發(fā)。如果不變通一下教學手段,學生很有可能把學習重心放到他們感興趣的新事物上。智能手機,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不二之選。
智能手機在教學的運用上已經具備了足夠的優(yōu)勢。
(一)校園無線網絡的存在,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上網
校園基本已經實現(xiàn)了無線網絡的覆蓋,不斷完善的智能手機可以拷貝教學資料,還能利用QQ、微信互相傳送或者直接傳至電腦端,可以起到輔助課堂教學的功能,學生也可以課前收看、預習,課后復習。
(二)方便學生及時與教師進行學習上的溝通
高職院校和義務教育、高中階段不同,學生很難隨時找到老師解疑。有了智能手機,可以通過QQ、微信等聊天工具,即使下課后,學生也可以和老師聯(lián)系,及時解答疑惑。而且,可以創(chuàng)建同學群、班級群,大家互相討論,增進交流。
(三)智能手機更廣泛的使用功能
借助QQ、微信,可以拉近學生和老師的距離,及時解惑;而且有許多學習APP,功能完備,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也能協(xié)助教師跟進教學、獲得反饋。學生們可以安裝電子字典等軟件,也可以下載各種學習資料,也可以瀏覽相關網頁。對學生而言,正確地使用智能手機,就相當于擁有了一個新的日語學習平臺。
1.學生可以把學習資料等下載到手機,在課堂之外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沒有了課堂的束縛,學習變得輕松了,是一種樂趣。即使請假,老師也可以把上課內容共享,學生自主學習。
2.通過下載“有道翻譯官”、“百度翻譯”、“外研社日語詞典”等手機應用客戶端,學生可以方便地查詢生詞,大大擴展了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對閱讀、寫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3.“日語配音狂”、“日語配音秀”等APP,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興趣。在日語學習的初級階段,發(fā)音尤其重要。學生們在初學的時候,往往因為不能正確地發(fā)音而困惑,借助這些APP,就能輕松地解決這個問題,自學也有標準可以模仿。不僅如此,喜愛動漫和日劇的同學,更加可以通過配音軟件,不斷地磨耳朵、練發(fā)音、練口語。
4.由于上課時間緊張,因此口語作業(yè)的檢查,往往不能顧及全班同學。只有任務,沒有檢查反饋,學生們不免自覺性不夠。可以通過QQ、微信、“荔枝”APP,來反饋作業(yè),及時地檢查學生們的作業(yè)情況,作業(yè)成績也可以作為期末成績的參考。這樣學習有了壓力也有動力,學生們自然就會充分利用這些軟件,做到隨時隨地學,聽說讀寫全面提高。
日語的學習單靠課堂上的灌輸是不夠的,語感是慢慢磨出來的,語法的掌握也不是靠理論學習能掌握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培養(yǎng)。簡單地禁止學生上課帶手機,并不能有效果;結合分層教學,借助智能手機的學習軟件來開展教學,雖然還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課堂內容、促進教學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也需要進一步摸索。
[1]王清杰.智能手機與大學英語學習[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0(2).
[2]孔荷花.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民營科技,2012(7).
G434;H
A
1006-0049-(2017)23-01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