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應帥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北京 100732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實落地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孫應帥*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北京 100732
新形勢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實落地,應當首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嚴起,并注意把握“五個必須”,即:必須樹立“四個意識”這一思想根基,必須堅持好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原則,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必須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必須扎好黨內監督這一“制度藩籬”。如此,才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實落地。
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國有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緊緊圍繞全面解決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有企業落實落地”。十八屆六中全會則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的要求。強調黨要管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首先要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對于國有企業黨組織來說,同樣要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嚴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實落地。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國有企業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樹立“四個意識”這一思想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其中,政治意識要求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必須增強管黨治黨意識、履行好主體責任,并“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國有企業黨組織在企業中必須發揮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必須加強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這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大政治原則。大局意識則要求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必須明了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是黨和人民的寶貴財富,“黨和人民把國有資產交給企業領導人員經營管理,是莫大的信任”。因此,企業黨組織應當做促進國有資產優化組合的工作,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使國有企業做優做大做強,能夠持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這也是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特色”所在。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則要求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必須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保證全黨令行禁止,這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只有從思想上打牢“四個意識”這一思想根基,才能保證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把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自覺、主動地落實在行動上。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國有企業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堅持好民主集中制這一根本原則。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可以為黨內政治生活正常開展提供制度和機制保障。為此,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應當堅持集體領導制度,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使無論哪層組織、哪個個人,在何種情況下都無法違反這項制度。國有企業的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應當時刻牢記,自己第一身份是黨員,因此,黨的“三會一課”制度、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制度、談心談話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都應當堅持和參與。要注重發揚黨內民主、堅持黨內民主平等的同志關系,在促進企業發展、發揮企業黨組織作用等議題上,自覺落實和保障黨員的“四項權利(即,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通過拓寬黨員參與討論黨內事務的途徑,使黨員表達意見的橋梁和渠道更為暢通,以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國有企業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是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治國理政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來源”,也是加強和規范國有企業的黨內政治生活的“關鍵少數”。國有企業的黨組織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應當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經營管理國有資產、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是其應盡責任。為此,需要不斷提高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把愛黨、憂黨、興黨、護黨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同時,對一個政黨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紀律就是生命線,對共產黨的黨員來說,紀律更是高壓線,而對國有企業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來說,紀律則是保護線。國有企業既然容易成為經濟領域腐敗高發區、易發區,領導干部就更應該帶頭堅持民主集中制、強化組織觀念,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只有做到了對黨忠誠、為人清正、經營廉潔,才能成長為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復合型人才。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國有企業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批評和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黨保持黨的自身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黨內政治生活更加規范正常的重要手段。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有無認真的自我批評,也是我們和其他政黨互相區別的顯著標志之一。”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能夠正確而又積極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正確而又積極地思想斗爭,堅持探索真理,不斷修正錯誤,才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良好氛圍。國有企業黨員特別是其領導干部更應勇于自我批評、勇于自我解剖,勇于積極整改,避免工作“拍腦袋”、經營“一言堂”、管理“走過場”的狀況。國有企業黨組織和領導人員也應當抵制拉幫結派、阿諛奉承和人身依附等不良習俗,對單位內或組織內的各種不同意見做到認真聽取、從諫如流,這樣才有利于企業員工共同把國有企業黨內政治生態共同維護好、凈化好。
——在新形勢下,加強和規范國有企業的黨內政治生活,必須扎好黨內監督這一“制度藩籬”。監督制約是保證權力正確運行的重要機制,是黨內政治生活能夠規范正常的重要舉措。在共產黨黨內,既然不允許任何黨員擁有不受制約的權力,國有企業黨組織內同樣也不允許有特殊黨員不受監督和制約。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而言,必須以嚴格的制度設計進行紀律約束,對關鍵崗位、重要人員特別是企業一把手的監督、制約和管理機制,要更強更完善。要堅決防止少數管理層的黨員干部“決策一言堂、財務一支筆、用人一句話”。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十分重視思想建黨與制度建黨結合起來,更加注重嚴明黨的紀律、更加注重強化黨內監督、更加注重把黨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并把這些好的、成熟的機制凝固成制度的底座。目前,《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等的制
定,以及《關于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建立國有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制度的意見》的出臺,和六中全會《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修訂……以《黨章》為根本準繩,以“八項規定”為抓手,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越來越健全,“制度的籠子”越扎越嚴,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人員“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也正在不斷完善,從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把全面從嚴治黨的思路舉措搞得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從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實落地。
總之,黨內政治生活的規范正常和嚴肅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也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在國企落實落地的首要和基本的要求。只有切實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真正凈化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態,使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不斷得到增強,才能在黨內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才能不斷去除“雜質”、防止“污染”,使國有企業的黨組織和黨員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孫應帥(1972-),男,漢族,吉林永吉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
D
A
1006-0049-(2017)23-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