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懷
關于提升青年職工隊伍素質的調研與思考
趙清懷*
哈爾濱南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青年職工;素質;調研;思考
當前,鐵路正處在改革發展的機遇期和轉型發展的關鍵期,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鐵路作為物流企業,越來越受到來自社會的、技術的、經濟的、市場的等方面的競爭,打造現代物流企業任重而道遠。但無論哪種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隊伍中青年人才尤為重要,只有充分掌握青年的思想、技能和工作狀態,找準化解矛盾的切入點,有的放矢開展工作,才能真正充分激發出青年在企業發展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近期,我通過深入一線調查、座談、聽取匯報等形式,就如何提升青年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進行了深入調研。
全站現有5個團支部,35周歲以下青年職工286人,占全站職工總數的28.6%。其中,團員青年40人,占全站青年職工總數的13.9%。
從學歷情況看: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46人,占青年職工總數的16%;具備大專學歷的27人,占青年職工總數的9.4%;具備高中(含中專、技校)及以下學歷的213人。
從崗位分布看:科室技術崗位、管理崗位16人,車間管理崗位7人,崗位鍛煉19人(大學畢業生),一線生產人員244人。從各崗位人數看,一線青年職工具有比重大、分布廣的特點。
通過調研發現,全站青年職工隊伍的主流思想是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對鐵路改革發展表現出普遍關心、理解和支持,學習熱情和成長成才愿望日益高漲和強烈。但也有部分青年職工價值觀和發展需求發生了思想位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觀念不強。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自媒體時代虛假信息的爆發,部分青年受到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思潮影響,好高騖遠,不愿踏實工作,凡事講條件,沒有奉獻精神,對入黨、入團、爭先創優等問題漠不關心。更愿意通過網絡去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虛擬的世界里尋找存在感。
(二)工作激情欠缺。有的青年職工認為車務系統作業性質相對枯燥單一,對待本職工作缺乏思考與創新意識。還有部分青年職工“隨大流”、“混日子”,缺乏青年人應有的那種轟轟烈烈干一番事業的激情。具體表現在工作中就是簡化作業程序、不落實作業標準、經常發生違章問題,缺乏責任意識和進取意識。
(三)鉆研勁頭不足。有的青年職工認為車務現場作業都是熟練工種,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只要按照師傅教的方法干就行,不需要深入地鉆研,導致綜合業務素質差,應對突發情況能力不足。還有部分青年職工剛出校門,感受到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現場實際脫節,從而產生了一種抵觸學習的負面情緒,認為學習業務知識沒有意義,學習先進技術業務是一種負擔。
(四)團隊意識不濃。由于大部分青年職工都是獨生子女,個性突出,處事多以自我為中心,不主動、按時參加集體活動。對于車間、班組的創先爭優、安全攻關及環境整治等涉及整體利益問題常常抱有事不關己的態度,缺乏視班組同志為親人、以單位為家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意識。
(五)敬業精神不夠。有的青年職工眼高手低,特別是部分高校畢業生有自傲心理,認為現場工作環境差,作業單一枯燥,不愿到基層一線接受鍛煉和考驗。他們更希望做體面的工作,保持相對光鮮的形象,期待著走捷徑、干俏活,總想輕輕松松出成績,缺失了對主動奉獻、吃苦耐勞優良傳統的傳承。
青年職工的成長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導和幫助,需要黨政工團各級組織共同發力。通過深入調研與實踐,我們感覺到全面提升青年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必須抓實、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要活化青工服務載體,引導青工思想向上“注激情”。廣泛開展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擂臺賽等活動,積極引導青年職工參與到“雙創立功”的浪潮中來。定期開展以“打造企業與職工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青年職工座談和網絡論壇,由優秀青年職工做分享交流,引導大家積極向上,保持激情。充分發揮團組織和青年小組的凝聚和吸引作用,通過打造“陽光、向上”的青年之家,匯聚興趣、愛好相同的青年職工,經常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將青年之家打造成展示才華的活動基地和解決婚戀問題的聯誼平臺,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做到服務青年、凝聚青年、引領青年。
(二)要創新青工教育形式,倡導青工掌握本領“展作為”。深入開展輪崗培訓,結合實際將部分優秀青年職工安排到關鍵崗位進行輪訓,培養全面工作能力,打造復合型人才隊伍。創新新媒體使用和實踐,結合青年職工樂于使用新媒體的實際,借助車站微信平臺和企業文化推送系統,宣傳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業務知識和典型案例,活化宣傳教育途徑。著力設計趣味性和參與性高的業務知識網絡闖關賽,廣泛調動青年職工學技練功的積極性。
(三)要建立青工培養機制,助力青工崗位成才“逐夢想”。大力推行正面激勵機制,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制度,全面體現青年職工工作態度、技術水平、組織能力的差異。對工作中表現優秀的青年職工給予物質與精神雙重激勵。拓寬青年職工成長通道,嘗試將現場工作表現突出的青年職工放在關鍵崗位上進行鍛煉,讓他們得到認可,看到希望。借助路局團委“青年職業規劃大賽”平臺,增強青年職業規劃觀念,對新入路的青年職工,定期對其職業發展規劃進行評估和修正,確保青年職工的崗位與個人性格、興趣、特長以及車站需求相適應,幫助青年職工早日在崗位上成才。
(四)要凈化青工浮躁思想,引領青工求真務實“轉觀念”。要幫助青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在鐵路企業的歸屬感。要經常性地對青工進行理想教育、紀律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消除拜金主義、輕視勞動的負面思想。同時,要著力培養和樹立一批既反映時代精神又能體現當代青年發展方向的典型,利用新媒體發動宣傳攻勢,增強先進青工榮譽感,在青工中形成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良好風氣。
(五)要解除青工后顧之憂,保障青工專注工作“卸包袱”。針對部分青工長年累月離家在外工作和生活,和親人聚少離多,工作責任重大的實際,各級組織要經常性地與他們進行談心交流,聆聽困惑訴求,解除青工后顧之憂,使其安心地堅守崗位。要以打造企業與職工命運共同體建設為契機,解決青年職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類問題,讓青年職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更好地融入企業,服務企業,立足崗位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實現自身價值。
趙清懷,哈爾濱南站,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D
A
1006-0049-(2017)23-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