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明
鄭州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46
新形勢下“圖書館
——展覽館”模式的探討——以鄭州圖書館“鄭州好人館”為例
趙偉明
鄭州圖書館,河南 鄭州 450046
目前,有些展覽館已經在圖書館中進行開設,筆者以鄭州圖書館的“鄭州好人館”為例,探討這種“圖書館——展覽館”結合的模式,對圖書館的發展、正能量的傳播、圖書館作用的發揮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益處。另外,以“鄭州好人館”為例進行總結,對“圖書館——展覽館”模式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大家互相探討。
圖書館—展覽館;正能量傳播
鄭州圖書館二樓西側設有“鄭州好人館”,“展覽館——圖書館”結合的模式,在暑期期間收效頗豐,因此,特將這種模式與大家一同分享,互相探討。
鄭州好人館籌建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13日正式對外開放。位于鄭州圖書館二樓西側,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分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感動中國、豫出好人、敬業奉獻、志愿服務、孝老愛親和凡人善舉9個展廳,其中,感動中國展廳集中展示了9位登上央視《感動中國》欄目的中國好人,集中展示鄭州市各級道德模范、中國好人、感動中國人物、優秀志愿者等群體,已成為鄭州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塊重要陣地。
圖書館展覽館相結合,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四點好處。
(一)“真人圖書”,正能量具體化,在圖書館中長久的保存,便于流傳
“鄭州好人館”展示的好人好事,通過展板上的文字、圖片、視頻,在圖書館中展出,儼然形成了一本本“真人圖書”,以這種特殊的形式,將他們的正能量傳播開來。通過這樣的展覽,為一個又一個好人好事配上了照片,加上了文字介紹,我們大家看到了,就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這正是書本帶來的好處。而展覽時,看到圖文并茂的“真人圖書”時,大家就對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通過這樣的展覽,分流讀者,引導讀者
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寒暑假期間,伴隨著學校放假,會有大量的學生讀者。以鄭州圖書館為例,2017年暑假期間,以7月計算,僅三樓圖書借閱部的日均接待讀者為6889人次,暑期的人流量差不多是平時的2倍以上。對于如此多的讀者,鄭州好人館這樣的展覽館也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大大減輕了暑期高峰期時驟增的讀者對外借部門的壓力。
除此之外,展覽館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的作用。例如鄭州好人館,有的讀者可能只是想來借兩本書,看到了“鄭州好人館”,好奇地進去參觀了一下。會發現有一些自己知道的,有一些自己之前不知道的好人好事。
(三)以此為契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號召向模范學習,共同觀好人,講好人,做好人。鄭州圖書館還單獨成立了志愿者講解隊,負責集中參觀時的講解工作。此外,鄭州圖書館還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很多讀者都對此都表示感興趣,紛紛踴躍報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鄭州圖書館將會出現一支由讀者自發組成的好人館志愿講解隊,為廣大參觀的讀者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正能量的展覽館,有利于圖書館文化內涵的傳播
目前,按照鄭州市文明辦的安排,每周二至周五,上午、下午各進行一次集中講解,由圖書館自發組織的志愿者講解隊派出專人負責整個參觀過程的講解工作。每周約有近20個機關單位集中參觀。這也是對圖書館的一種宣傳。這些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集中參觀,也是對圖書館的一種宣傳。圖書館的文化內涵是十分豐富的,但是現階段下,圖書館不能“閉關鎖國”,需要“走出去”,把讀者“迎進來”。而舉辦這樣正能量十足的展覽,無疑是最適合的方式之一了。圖書館不能像酒肆飯館一樣,“酒香不怕巷子深”,書香之氣想要傳播出去,要靠讀者的口口相傳,各種圖書的本本相傳,各種網站、微信的宣傳之外,圖書館更要有能吸引到讀者興趣的地方,讓讀者主動來圖書館。
(一)展覽的選材
并不是所有的展覽都適合在圖書館進行展覽的,例如鄭州好人館這樣,講述的都是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這算是“接地氣”;弘揚的確實舍己為人,敬業奉獻,孝老愛親這樣高尚的道德情操,這算是“高大上”了。這樣有機結合的項目,才是最適合在圖書館進行展覽的。讓市民大眾都感興趣,愿意來,同時又能收到一點點感觸的東西,是最好的。
(二)展覽的時間以及針對性
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讀者最多的時候,莫過于寒暑假期間了。這個時期,主要的讀者群體是學生類,這個時候如果需要安排展覽,可以考慮主要受眾群體為學生的方向進行偏移。在春季、秋季,此時讀者沒有寒暑假期間多,但是主要的讀者群體已經不是學生群體了。
(三)圖書館參與其中
圖書館舉行各種展覽時,圖書館應參與其中,例如好人館的展覽,圖書館組織了志愿講解隊,號召職工都參與其中,把展覽活動變成自己的活動,這樣才能有益于圖書館。
(四)注重宣傳
“酒香也怕巷子深”,展覽是固定在圖書館內部的,它不可能自己跑出去告訴別人,所以只能讓圖書館利用自己的官方網站、微信平臺、短信平臺進行信息發送,讓讀者走進圖書館,走進展覽館。
(五)融入先進的科技元素,讓展覽館“鮮活”“互動”起來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展覽也應當融入科技元素。以往的展覽,可能多以圖片、文字或實物的形式,它們都是“死”的,不會活動,在這個事事追求“快速”的時代里,是沒有優勢的。如果它們能“活”起來,就能更加吸引到參觀者的興趣。例如,鄭州好人館中除了圖片、文字、實物外,還專門配置了一些大屏幕,專門將好人好事的采訪、報道,以及感動中國電視節目的節選進行播放,這樣一來,讓展覽鮮活了起來。
此外,展覽館與參觀者的互動,也是很重要的。在鄭州好人館的最后,設置有一臺多媒體設備,它可以讓參觀者把參觀感言直接寫在屏幕上。
新形勢下,對于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挑戰,更帶來了機遇。與展覽館結合,不失為一種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可行之路。
[1]楊泰偉.論圖書館展覽創新[J].上海高校圖書情報研究,2012(1).
[2]張曉翔.淺析公共圖書館展覽服務新模式——以上海圖書館展覽資源共享為例[J].圖書館界,2014(1).
[3]馬文波.淺論圖書館展覽業務[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2).
[4]皮娟.公共圖書館展覽服務的思考——以重慶圖書館為例[J].河北科技圖苑,2013(7).
G258.2;G
A
1006-0049-(2017)23-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