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占生
(北京市朝陽區小紅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 100000)
更年期綜合征治療難度較大,病情易出現反復,常規西藥治療方法的質量效果并不理想。本院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時,采用補腎助陽中藥,效果較好。
選擇本院2016年7月—2017年8月接收的更年期綜合征患者82例,年齡43~62歲,平均年齡(50.7±3.4)歲;病程2個月~32個月,平均(16.7±3.3)個月。納入標準:(1)與更年期綜合征診斷標準相符合;(2)中醫辨證為肝腎陰虛型;(3)知情同意。隨機分為西藥組和中藥組,每組41例,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西藥組實施常規西藥治療方法:谷維素(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每次2片,口服,3次/d;尼爾雌醇(上海新華聯制藥有限公司)每次1片,溫水送服,2次/d;上述藥物連續服用4周。
在西藥組基礎上,中藥組加用補腎助陽中藥治療,采用二仙湯合二至丸,方劑組成:仙茅、女貞子、淫羊藿、旱蓮草各15 g,當歸、巴戟天、知母、黃柏各10 g,甘草5 g;同時輔以疏肝養血中藥,向方劑中加入斷續10 g,紫河車12 g,菟絲子、熟地、生白芍、酸棗仁各15 g,煅牡蠣30 g,肉蓯蓉20 g,龜板8 g,醋柴胡6 g,以上方劑水煎服,每天1劑,煎至200 mL,早晚各100 mL,連續4周。
評價臨床療效;分別于治療前后檢測性激素水平,指標包含血清雌二醇(E2)、促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
評價療效時,利用Kupperman評分表進行。減分率至少為80%判定為顯效;減分率超過50%,但未達到80%判定為有效;減分率超過20%,但未達到50%判定為進步;減分率在20%以下判定為無效[1]。
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利用t和χ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4周治療后,中藥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西藥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1。
治療前,兩組性激素指標值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中藥組LH、TSH水平低于西藥組,E2水平高于西藥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1 中藥組與西藥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表2 中藥組與西藥組治療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較(x±s)
現代醫學認為,更年期綜合征的發生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2]:逐漸減退或喪失卵巢功能后,降低體內雌-孕激素水平,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間的平衡被打破,出現失調;絕經前期,會減退卵巢、垂體及下丘腦的功能,進入絕經期后,雌激素不再分泌,絕經后期時,心理會受到生理變化的影響,出現精神異常癥狀。臨床應用西藥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時,主要方式為雌激素替代治療,但由于此種雌激素補充方法屬于外源性補充,患者較易出現依賴,停藥后造成病情反復,效果并不理想。
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征屬于絕經前后諸病范疇,在絕經期前后,會衰減腎氣,沖任虧虛,天癸即將枯竭,減少精血,陰陽失去平衡,造成臟腑功能異常,因此,臨床治療該疾病時,基本法則應為補腎,補腎助陽中藥為最佳選擇[3]。目前,補腎助陽中藥常用的有淫羊藿、鹿茸、龜齡集等,功效為調節免疫功能、促進性激素分泌等。本研究中,補腎助陽中藥方劑選擇為二仙湯合二至丸,同時,向方劑中添加其他可以疏肝養血的中藥,諸藥合用之后,共同發揮滋補肝腎的作用,可縮短患者病情,促進患者疾病的康復。
綜上所述,更年期綜合征治療中,補腎助陽中藥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各臨床癥狀,促進疾病的康復。
[1] 彭思菡,林潮榮,呂夢亮,等.中藥內服配合耳穴貼壓治療更年期綜合征臨床療效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光明中醫,2017,32(10):1414-1416.
[2] 阮彩蓮.中藥辨證治療更年期綜合征效果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4):1093-1094.
[3] 吳紀凱,王琳,夏桂珍,等.中藥復方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及藥理實驗[J].海峽藥學,2013,25(1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