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根據澳大利亞發布的G/SPS/N/AUS/422/Add.1通告,該國2017年1月6日起因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而暫停進口的生蝦和蝦制品,將于7月6日被解禁。
解禁后,澳方對進口生蝦及蝦制品執行最嚴檢疫新規。所有進口生蝦及蝦制品,包括腌制、裹面、去頭、及碎蝦產品在運抵澳大利亞口岸之前,必須隨附OIE認可機構簽發的證明文件,證明產品不攜帶對蝦白斑綜合征病毒(WSSV)及黃頭病毒(YHV)。在抵達口岸后,還將按照100%的比例送交澳大利亞政府批準的檢驗機構,再次檢測WSSV及YHV項目,經檢驗通過的產品才可能進入澳大利亞市場。目前,澳方相關部門正在對進口生對蝦的風險進行完整評估,科學分析從各個貿易伙伴國家進口生蝦可能帶來的風險,整個評估過程預計需要兩年左右。在最終評估報告發布之前,將按照新規定實行,以此保護澳大利亞的漁業與水產業、以及海洋生態環境的安全。
(新華網)
據美國阿拉斯加漁業部初步統計的數據顯示,到7月4日,阿拉斯加野生三文魚漁場的漁獲量上升到2270萬條,其中包括在2017年7月3日在布里斯托爾灣的Nushagak地區捕獲的120萬條三文魚。阿拉斯加魚類部門生物學家Tim Sands表示,這是今年第二次,也是在Nushagak地區的歷史上第一次,每天的紅鮭魚產量超過一百萬。截至7月4日,Nushagak地區收獲了520萬條紅鮭魚。該地區共有542個捕撈許可證,421艘三文魚捕撈船只在那里注冊。
(第一食品網)
秘魯生產部數據顯示,中北部地區鳳尾魚捕撈完成量已超過總允許捕撈數量的80%以上,預計該捕撈季將在本月內結束。到目前為止,鳳尾魚漁獲量達到220萬噸,總允許捕撈量為280萬噸。自捕撈季開放,每日捕撈量大約32216噸,如漁船的捕撈數量繼續維持在該數字,那么總體的捕撈配額將在4周內完成。秘魯海洋研究院將在8月份派出巡查漁船,對該地區的鳀魚情況進行評估,而后做出下一步捕撈決定。
(Intra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