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蕊 張雪輝
(邢臺學院 河北 邢臺 054001)
“美麗鄉村”建設中環境治理的調查報告
——以平鄉縣為例
唐 蕊 張雪輝
(邢臺學院 河北 邢臺 054001)
“美麗鄉村”是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仍然存在環境污染等問題。通過對平鄉縣美麗鄉村建設中環境污染問題的調查,發現存在農民處理垃圾水平不高、地方基層管理組織監管力度及引導不足、環境治理的深度不夠、制度不夠健全、責權不夠明晰等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治理策略。
環境治理;美麗鄉村;公共治理
邢臺市平鄉縣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經濟呈現出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態勢。在美麗鄉村建設這一背景下,本文以平鄉縣為例,采用了文獻法、問卷法和實地走訪等方式進行調研,旨在了解美麗鄉村建設中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了解其環境污染現狀,明確主要污染源,并分析研究判斷環境治理的瓶頸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為我國尤其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環境治理研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平鄉縣美麗鄉村建設可以追述到2011年,河古廟鎮袁家莊被確定為“十二五”扶貧重點村,2013年被授予“河北省美麗鄉村”榮譽稱號。之后丁周天、大劉莊等村,將產業扶持和基礎設施扶持并重,成為新農村的典范。2016年,美麗鄉村建設省級重點村主要涉及河古廟鎮和田付村鄉兩個鄉鎮的26個村,已編制完成全縣26個美麗鄉村規劃,且全部通過專家評審。新追加編制17個村的美麗鄉村規劃??梢哉f,美麗鄉村建設重點表現在街道硬化、綠化、亮化和美化等方面,農村街道的面貌大有改觀。
農業面源污染主要指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種植業主要包括農藥及化肥的污染、農用塑料膜的污染、果蔬生產殘余物、秸稈焚燒堆放污染等四個方面。隨著近幾年對秸稈焚燒的嚴格監管和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秸稈基本上在收獲時就以粉碎還田的方式處理掉了,因此,對于平鄉縣而言,種植業污染集中在前三個方面。養殖業污染主要是禽畜糞尿的污染。
2.1.1 農藥、化肥的污染。農藥和化肥是農產品增產、優質的保證,是我國農業生產不可或缺的部分。農民對此深信不疑,但化肥農藥的過度施用是造成農業生產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農藥尤其是化學農藥,不僅造成農產品的農藥殘留超標,還會對土壤、水體等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田間地頭施藥過后的農藥瓶、農藥袋等包裝材料無人回收,村邊、溝邊、水塘邊隨處可見,不僅污染水源和土壤,還嚴重影響村容村貌。這在果蔬生產上表現尤為突出。對平鄉縣而言,主要集中在以八辛莊、王楊村、里村等村為主的蔬菜大棚種植示范園區和以張莊、西莊、小章村為中心的果樹生產基地?;实倪^度施用不僅造成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還會造成土壤結構破壞、水體富營養化等環境問題,無論是糧食作物還是經濟作物普遍存在,農民對此還不甚了解,這是與美麗鄉村建設很不協調的,和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不相適應的,亟需加以重視和解決。
2.1.2 農用塑料膜的污染。對于平鄉縣而言,農用塑料膜主要有地膜、塑料大棚、果品套袋等三種。地膜主要應用于經濟作物,玉米、小麥等大田作物基本不采用。故該方面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以果蔬產業為主的鄉村。
2.1.3 果蔬生產殘余物。果蔬生產殘余物指水果蔬菜在采收后留在田間地頭的或采收加工留在加工場地的各種殘余物。隨著種植業的規?;l展,果蔬生產殘余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不容忽視。尤其是果蔬產業為主的鄉村,如平鄉鎮有機蔬菜生產、加工為主的東徐莊、南北柴村、西莊等和作為貢白菜生產基地的西豆莊、東豆莊、肖灣、西李莊等。
2.1.4 禽畜糞尿的污染。養殖業上禽畜糞尿的污染主要在于其對大氣、水體、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在以養殖業為主的鄉村,如平鄉鎮的霍林寨、大東關等。
工業面源污染對于平鄉而言,主要集中在自行車、童車玩具、紙制品等產業,以河古廟鎮、田付村鄉、節固鄉為主的家庭手工業,包括電鍍、噴漆對大氣、水體的污染及塑料、橡膠制品、自行車零件等的隨意堆放和廢料的隨意丟棄造成的臟亂差,嚴重影響村容村貌。
日常生活垃圾主要是人們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所產生的垃圾,主要有瓜皮果殼、蔬菜殘留等廚余垃圾,廁所垃圾,消費產生的塑料袋、商品包裝材料,生活污水,還有庭院種養產生的垃圾及冬季取暖燃煤等。
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改善,通過美麗鄉村建設,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處亂扔垃圾的現象不再普遍,但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農民對垃圾的危害仍認識不足。在調查中發現,能實現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精確分類的農民幾乎沒有,甚至并不認識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的類型。垃圾不能做到科學分類,而是一股腦地收集、一股腦地堆放、一股腦地清運,給垃圾進一步處理造成很大的難度。由此可見,農民處理垃圾的水平有待提高。
為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平鄉縣為整治農村環境問題,紛紛開展各種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道路硬化、綠化、亮化和美化取得顯著成效。但仍然顯露了很多問題,在調查中發現,鄉鎮、村組等基層管理組織基本沒有對農民進行過專業的環保類知識培訓,也沒有系統的宣傳講解過垃圾分類知識和重要意義,也很少動員和激發廣大群眾共同參與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沒有真正的調動起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衛生整治工作變成了“政府在抓,群眾在看”的政府一頭熱、群眾不理解的被動局面。
農村環境治理既包括對臟亂差農村街道面貌的改善,也包括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土地污染、水資源污染等深度問題的治理,還包括生產生活垃圾的科學處理等多方面。平鄉縣美麗鄉村的街道面貌大有改觀,但更深層次的環境治理問題依然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瓶頸之一,亟需將面子工程提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如生產生活污水不能從根本上加以解決,有很多村道路硬化,但并沒有設置排水溝,使得污水隨意排,影響村容村貌,要么就是有排水溝,但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河渠,造成水資源污染,進一步通過灌溉污染土壤和作物。再如燃煤取暖污染環境,但可取代的清潔能源取暖方式如電、液化氣、沼氣等還存在諸如資金、管道等很多現實問題,不能及時采用。
雖然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制定了一些制度,但還不夠健全,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操作性較差,責權不夠明晰,特別缺乏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有待完善。
通過宣傳和身體力行,增強農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主人翁意識和環保意識,促使農戶努力做到“五凈五不”,即居室凈、廚房凈、廁所凈、禽舍凈、院落凈、門前凈;柴草不亂垛、糞土不亂堆、垃圾不亂倒、污水不亂排、禽畜不亂放。
做到測土配方施肥,多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相容的農藥,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將生活垃圾、畜禽糞便進行無害化發酵處理,做成有機肥或制成清潔能源沼氣使用。
在經過充分調研基礎上,多方聽取意見,制定出臺符合本地特點的 《美麗鄉村環境衛生管理暫行辦法》、 《美麗鄉村環境衛生村規民約》、 《美麗鄉村保潔員管理制度》、 《美麗鄉村保潔員考核辦法》、 《美麗鄉村環境整治績效評比辦法》等。特別要每年在精神和物質方面進行優者獎、劣者罰,激發基層組織和群眾環境整治的積極性。
美麗鄉村建設,集中整治是推進手段,而長效保持則是重要保障,人民群眾以主人翁意識身體力行,爭做環境整治的主力軍是關鍵,地方基層管理組織監管和村民培訓不可或缺。由鄉鎮、村組等基層管理組織對村民進行專業的環保類知識培訓,印發垃圾分類明白紙,將垃圾科學分類,在村街科學設置垃圾投放點,配備合適的保潔員,定期維護清掃,形成村集中收集、鎮統一清運、縣統一處理三級聯動體系,各司其職,促進資源循環和高效利用,改善鄉村生態環境。
對于一個縣來說,清潔能源開發有一定的難度,但對現有的已開發利用的清潔能源進行推廣則是比較容易的,也應是義不容辭的。因此,結合各村生產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清潔能源,進行必要的宣傳,加速其推廣應用,利于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中資金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應根據各村具體情況,廣開思路,多措并舉,不拘一格的構建各自的資金保障體系,加強環境治理,營造天藍、水清、地凈、村美的生活環境。
[1]李秀榮,夏玉玲,崔瑩瑩,等.基于面源污染的河北省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研究 [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5, 37(2): 157~ 160.
[2]閆林.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治理的財政政策建議 [J].中國財政,2016(5):43~44.
[3]楊汶璇.美麗鄉村建設中的環境治理研究—以湖南遭縣為例 [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5.
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 《“美麗鄉村”建設中環境治理問題研究》 (項目編號:HB17YJ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