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曄
摘 要: 本文通過對公共文化服務載體建設有效途徑的探索,闡述了公共文化服務模式中隊伍、場所、載體、機制、資源和效果等“六大”關健要素的作用,并結合作者實際工作中的實踐,介紹了一些具體的做法和體會。這對今后更好地建立“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規范有效的制度機制、共建共享的服務資源和群眾滿意的服務業績”的服務模式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也為奠定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基礎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城區公共文化 圖書館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017-02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了“正確導向、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改革創新”的建設原則,同時,確定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全面覆蓋、互聯互通,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手段更加豐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運行和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主要目標。為此,筆者通過近來年參加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活動,對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實現城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目標進行探討和實踐。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建立有效的服務模式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文件精神,很多地區都以“人民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基層為重點”,結合本地區實際,開展了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不斷探索政府協同企業和社會力量合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筆者認為,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必須抓住隊伍、場所、載體、機制、資源和效果等六大要素,探索和建立“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規范有效的制度機制、共建共享的服務資源和群眾滿意的服務業績”的服務模式,奠定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基礎。
例如,我們克拉瑪依市是一個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現代工業化城市,石油石化企業是克拉瑪依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由于人口結構上企業職工與市民身份高度重合,自然形成了駐市企業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傳統模式。為了建立有效的服務模式,我們以市圖書館為中心,以各區圖書館為紐帶,以街道、社區圖書室為基礎,以企業、學校圖書室聯合加盟為補充,通過有效的服務模式,建設覆蓋全市、功能完善、資源共享、管理規范的聯建、共享一體化新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二、建設有效的服務模式,首要任務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隊伍
公共文化服務隊伍主要分為專職隊伍、兼職隊伍和社會志愿者隊伍,主要作用是帶頭服務、帶領服務、帶動服務。在圖書館中,在公共文化圖書館中,專職管理工作者負責日常業務、管理等工作,確保圖書館正常運行。同時,負責對街道文化站、企業、社區和學校等圖書室兼職工作人員和社會文化志愿者進行工作方法和服務技巧方面的培訓;在街道文化站、社區、企業、學校等圖書室中,兼職工作者或管理人員,面向社區居民、企業職工、學校師生等人群開展服務工作,幫助社區圖書室做好圖書分類、編目、排架等工作;社會文化志愿者利用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時間,到圖書館、街道、社區為讀者提供服務,對文化服務工作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
在發揮“三支隊伍”的同時,我們還要建立和培養互聯網信息技術專業服務隊伍,發揮他們在互聯網技術與公共文化服務相結合中的作用,不斷滿足讀者的需要,提高服務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服務模式,必須建設便捷服務、便利活動、便于宣傳的服務場所
規范完善的硬件服務設施和功能齊全的服務場所,是保障和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拓展為民服務的渠道,提高服務設施的利用率。目前,圖書閱讀服務場所基礎設施主要包括總館、分館和基層館。其中,包括市、區、街道、社區圖書館,以及各中小學圖書館,企業公司二級圖書館。除此之外,還包括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站點、共享工程影音視頻資源、圖書館管理平臺系統和音樂圖書館等。服務功能主要有書目查詢、圖書借還、閱讀、影音視頻欣賞,各館、室之間的信息存取等。
如何發揮它們的作用,使之形成有效的服務場所,筆者結合自身實踐,認為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利用信息技術,在圖書借還方式和手段上進行創建,實現圖書借還“一證通”功能,更多地方便市民隨時隨地的借閱和歸還圖書,減少圖書館的工作成本。如,設置24小時城市自助圖書館,讓市民憑二代身份證,交納繳納押金后,即可享受全天候自助辦證、自助借書、自助還書服務。二是更多地利用圖書館資源,為特殊群體提供參觀、閱讀等服務,包括普及電腦操作基礎知識、播放相關技能視頻等。如,主動為進城務工人員春節返鄉購買火車票提供免費、安全、綠色的網絡通道和圖書閱讀服務。三是利用不同載體的結合,開展文化鑒賞活動。文學有語言的美,音樂有旋律的美,文學可以從音樂中得到啟示,音樂也可以從文學中得到靈感,用兩者的結合,能夠提高閱讀與欣賞的效果。這幾年,我們就利用兩種不同體裁的結合,通過名家講座、音樂鑒賞、童蒙經典誦讀、配樂詩朗誦比賽、新年音樂會等活動,將音樂同文學、詩歌相結合,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讀者來圖書館,讓圖書館變成“油城市民大書房”。四是面向少年兒童提供更多地關注和教育服務,讓孩子們在文化服務中得到更多的享受。如,以中外現代兒童優秀讀物為主要內容,開展靜定訓練小游戲、國學童蒙經典誦讀、優秀兒童讀物聽讀、分享討論等服務,快速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快速進入讀書狀態,讓孩子坐姿端正、眼手口并用,整齊清晰地用合適的速度進行誦讀。五是利用現代通訊工具和應用軟件,建立讀者手機微信客戶端,讓讀者享受到微信客戶端自助轉借、掌上檢索、掌上續借等服務,補充傳統紙質文獻借閱服務的不足。同時,搭建圖書轉移、圖書檢索、圖書續借以及快速獲取圖書館各類信息的平臺,打造讀者群體之間的信息交流、閱讀社交圈。
四、建立有效的服務模式,必須加強和完善制度機制的建立
城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廣大市民,因此,首先要樹立“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服務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就近、便捷、可選擇、人性化服務的原則,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制度機制建設,細化服務設施與環境、服務對象和開放時間、服務內容和方式、文獻資源管理、服務人員與監督等標準,逐步形成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的工作制度。其次,創新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制定公共圖書館聯建、共享一體化服務體系規劃和公共圖書館聯建共享體系服務標準,確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具體任務、管理模式、運作形式、實施步驟和保障措施。第三,圍繞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提升工程,制定共文化服務創新實施方案,落實活動時間、活動名稱、活動地點和活動責任人,確保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流通率、人均到館次數。
五、建立有效的服務模式,必須探索“平臺共建、百花齊放、資源共享”的方式
文化資源是人類勞動創造的物質成果及其轉化的一部分,它的分類形式較多,但與我們日常文化生活比較密切是非物質性的文化資源,如語言、文字、音樂、舞蹈、習俗、節慶等,還有歷史文化資源、民族文化資源、宗教文化資源、藝術文化資源、地域文化資源等。我們在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應該注重將有限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有用的文化服務產品,奠定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基礎。
利用文化資源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很多。如,利用圖書館資源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定期開展聲樂、活動、舞蹈、器樂、曲藝、書畫、朗誦和主持等活動,讓更多的人對文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自愿主動的通過廣泛的閱讀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同時,為讀者播放“地方戲”、“京劇”、“青年創業大講堂”、“健康講座”、“百家講壇”、“文化專題”等經典影視,為兒童節讀者播放動畫片和科普教育片,為青年人播放時下經典電影,為部隊播放“紅色經典”電影。有效地提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資源的利用率。
在小眾文化群體服務方面,要積極引導多個小眾文化群體的文化需要,提高圖書館中部分“冷門”圖書的借閱率。也可通過建立圖書館讀者藝術團或成立藝術沙龍等形式,一方面,讓讀者藝術團開展配樂詩朗誦、經典話劇表演等活動,為讀者提供藝術交流、展示的平臺,滿足廣大擁有共同愛好和特長的市民需求。另一方面,將讀者藝術團的演出同圖書一起送進社區、送進軍營,吸引更多的人來圖書館閱讀圖書。近年來,我們與中學聯合開展了以“俄羅斯童話”、“俄羅斯人的姓名”為主題的“俄語沙龍”公益活動,重點培養學生們的語感,使他們輕松有效的記住需要掌握的俄語知識。“俄語沙龍”活動還為石油企業拓展海外業務、與中亞地區進行經貿合作提供了學習的平臺,滿足了這部分讀者在工作上對俄語的需求。
文化藝術專家是公共文化服務的人才資源,也是社會資源。文化藝術專家不但具備扎實的文化藝術專業功底,還具有豐富的表演藝術知識、才華和實踐經驗。因此,必須發揮他們的資源優勢,提高公共文化的服務質量,確保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這幾年,我們開展家庭教育推廣活動中,就組織本地文化藝術專家,開展了多主題的家庭教育培訓講座。如“家庭教育的文化和智慧”、“家庭教育智慧的證悟與幸福”、“家庭教育堅守的簡單與艱難”、“家庭教育德行的提升與養護”和“家庭教育的心理與理心”等,受到了廣大家長的一致好評。
六、打造群眾歡迎、群眾受益、群眾參與、群眾滿意的服務業績,是檢驗公共文化服務效果的基本標準
我們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探索和建設,就是要體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營造全民讀書、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就是要讓圖書館文獻服務不在局限于圖書館內部,而是要延伸至辦公大樓、街道、社區和企業、部隊軍營,讓他們享受服務;就是要打造市民身邊的藝術課堂,將音樂、視頻資源的利用與圖書閱讀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廣大讀者在閱讀書籍的同時,感受到音樂中的人文內涵和音樂和文學的魅力,更直觀地享受視頻內容和效果;就是要創新借閱服務方式,提高讀者閱讀的興趣,解決青少年和中老年人對傳統電子書粗制濫造、盜版和紙質文獻復本不足而帶來的困擾;就是要滿足少年兒童群體基本文化需求,提高孩子們的誦讀能力、閱讀興趣、專注能力,正向引導孩子們如何讀書;就是要讓圖書借還不再局限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相同閱讀興趣的讀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溝通交流方式,隨時隨地接收圖書館最新的資訊、活動通告,打造出一個個主題閱讀社交圈;就是要讓廣大市民讀者通過名家們豐富的閱歷,淵博的知識,飛揚的激情,幽默的語言,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得到思想上的啟迪;就是要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精神,探索具有地方或行業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務模式,不斷完善文化志愿者注冊招募、服務記錄、管理評價和激勵保障的管理機制,動員組織文化專家學者、藝術家、優秀工作者等社會知名人士自愿參加志愿服務,提高社會影響力。
總之,檢驗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是否有效,服務體系是否完善,最根本的標準就是“群眾歡迎、群眾受益、群眾參與、群眾滿意”。只有我們具備了本領過硬的骨干隊伍,建全了功能實用的服務場所,創建了形式多樣的服務載體、落實了規范有效的制度機制、利用了共建共享的服務資源、打造了群眾滿意的服務業績,就一定能夠建立起適合本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服務模式,實現《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的“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
[2]百度文庫:《第二講 文化資源的概念與分類》
[3]克拉瑪依市圖書館:《克拉瑪依市公共圖書館聯建、共享一體化服務體系項目建設三年規劃》
[4]克拉瑪依市圖書館:《克拉瑪依市圖書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提升工程方案》
[5]克拉瑪依市圖書館:《克拉瑪依市公共圖書館聯建共享總分館體系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