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是農村電商的重大機遇,更是湘西州脫貧工程的迫切需要。湘西州通過聚焦精準扶貧農村電商,必將為進一步促進湘西州經濟發展,實現小康奠定良好基礎。湘西州將以電子商務為媒介,搶抓機遇,運用新思維、新技術、新平臺,積極探索推動“互聯網+扶貧”的深度融合,開創可持續發展的扶貧新篇章。
關鍵詞:電子商務 精準扶貧 小康社會
中圖分類號:F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06-01
湘西自治州貧困人口多、程度深、類型多樣,扶貧開發任務依然艱巨。因此立足于湘西州實際,就必須加快轉變扶貧開發方式,堅定不移走精準扶貧之路。
一、湘西州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1.資源利用方式較為粗放,電商發展起步晚
湘西州屬于傳統的老、少、邊、山、窮的地區,經濟基礎薄弱,長久以來的地方資源的利用方式較為落后,資源開發缺乏科學合理和系統的手段,造成很多資源的浪費,且我國電子商務在核心技術、戰略布局方面仍存在明顯劣勢,在湘西州仍處于起步階段。2014年,全州電子商務銷售企業比電子商務采購企業多達13家,但電子商務銷售額卻只有采購額的一半。
2.基礎設施落后,電商人才缺乏
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依托網絡和物流的有力支撐。而湘西州的基礎設施水平平相對落后,物流貴、物流配套不足,嚴重影響電商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受運營成本等的影響,電商人才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湘西州經濟的發展。
二、電子商務對湘西州精準扶貧的作用
1.降低了交易成本,湘西面貌顯著改觀
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使交易成本的顯著下降成為可能,而電子商務實踐的不斷創新進一步變可能為現實。這種交易成本的下降趨勢還在逐年加強且這種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對湘西州實體經濟發展有著很大的積極影響,使湘西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路網工程、沿河風光帶、州體育會展中心及博物館、非遺館、藝術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順利,一批城市綜合體相繼建成,產業園區蓬勃發展,具有現代氣息的州府新城初具規模。
2.增加社會就業,推動民生事業的發展
電子商務平臺對就業的拉動作用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直接拉動就業,使一些原本無業者在網絡平臺上實現了就業。二是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拉動了許多相關產業的產出,從而間接拉動了更多就業,給待業者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便捷的就業平臺。“十二五”期間湘西州財政用于民生支出579億元,是“十一五”的2.8倍,年均增長21.8%。省、州重點民生實事任務全面完成。精準扶貧取得重大進展,有力地推動民生事業的發展。
3.引領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高市場配置資源效率
電子商務服務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正是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引擎,激發出大量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的許多的服務業,形成了以一個服務種群的協同擴張得新態勢,在享受集聚優勢的同時,推動湘西州服務業的發展;滿足了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得以改造某一制造業的生產流程;大大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更好地發揮湘西州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三、如何發揮電子商務對湘西州精準扶貧的作用
1.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增強內生動力
“十二五”期間湘西州全面深化改革,完成了8大類72項改革任務。州本級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0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55項,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34項。“十三五”期間湘西州應進一步公布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和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目錄,結合州情實際,積極推進精準扶貧、鄉鎮行政綜合執法、生態文化旅游融合、“互聯網+湘西”等一批自主改革事項,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深入開展廳州合作和產學研合作,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發展,到2020年力爭新增科技型企業100家以上。
2.建立并完善G2C(電子政務)模式網站,發展龍頭企業
湘西州政府要為企業的發展尋找途徑,提供信息并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和適當的技術上的幫助。隨著網絡的普及和發展,政府的政務模式應該由原有的辦公室模式向電子政務模式轉變即變管理型政府為服務型政府,真正使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說法得以落實,此外還應積極支持引導大中企業發展電商,使其利用自身品牌銷售網絡優勢優化上下游供給鏈,開拓海外市場,促進傳統產業轉型發展,從而促進湘西州的快速發展,使其精準扶貧更快更有成效。
3.建立并完善B2C(企業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模式,構建服務體系
B2C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使更多的中小企業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站,依托“互聯網+湘西”平臺宣傳自己的企業品牌形成以物流業園區、專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運輸服務中心為節點、以信息化為支撐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如果企業網站上的產品價格夠實惠,這樣就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來直接選擇在企業網站上交易,而不會再去真正意義上的C2C平臺上去購物。這無疑是B2C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從而為湘西州生產力發展做出貢獻。
4.優化電商布局,打造特色園區
電子商務園區作為產業聚集平臺,通過制定配套的產業政策,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可加快匯聚優勢企業和人、財、物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湘西州各級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加強對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建設的管理和引導,統籌規劃基地,合理設置功能,推進特色發展,強化配套支撐,加大政策支持,優化電子商務布局,實現全州一盤棋,同時避免重復投入、重復建設。要重點考慮小微企業電子商務應用需求,通過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的創業孵化平臺,引導小微企業向電商園區集聚,以點帶面,普及電子商務應用。要鼓勵各類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彌補區域內電子商務支撐體系中的短板,推出新產品、新服務,努力開拓國際國內市場,使湘西州電子商務發展能迎頭趕上。
四、結語
湘西州要審時度勢,搶占先機,在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下開展新的項目,從而推動湘西州經濟快速發展,其企業的領導人要有很好的前瞻性,尋找市場的缺口,適時地進行企業的轉型或者創新機制,抓住商機,利用好電商物流正在悄然興起的契機,創新發展,從而推動湘西州脫貧致富,實現小康。
參考文獻
[1]鄭亞琴,鄭文生.信息化下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及政府作用[J].情報雜志.2007(02)
[2]汪向東,張才明.互聯網時代我國農村減貧扶貧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啟示[J].信息化建設.2011(02)
作者簡介:張正君,(1973-),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湖南瀘溪人,碩士,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