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根其其格
摘 要: 蘇木(鄉鎮)圖書室是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生物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淺析了蘇木(鄉鎮)圖書室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可持續發展中的策略。
關鍵詞:社區 圖書館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036-01
蘇木(鄉鎮)圖書室是公共圖書館在牧區的發展和延伸,是牧區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旗(縣)、蘇木(蘇木)、嘎查(村)三級圖書館網絡建設的重要環節。蘇木(鄉鎮)圖書室作為衡量一個地區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它的建設與發展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的步伐。因此,探討蘇木(鄉鎮)圖書室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蘇木(鄉鎮)圖書室的定位
目前,蘇木(鄉鎮)圖書室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一是經濟相對落后;二是對其發展定位不足。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對其,政府部門重視不夠,投入太少,使得蘇木(鄉鎮)圖書室發展受到限制,其建設與發展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功能萎縮。尤其在網絡普及的今天,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客觀上給蘇木(鄉鎮)圖書館的建設帶來了沖擊和挑戰。面對蘇木(鄉鎮)圖書室發展中的內外部環境,每一位基層圖書館的管理者都會感到茫然。確切地說。工作壓力、心理壓力也大。圖書館史學家約翰遜在《西方圖書館史》中指出:“在書籍和圖書館的歷史中,人的因素始終是重要的。”從某種意義講,館長的水平,代表著一個圖書館的辦館水平,圖書館的興衰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館長。作為基層圖書館的工作者,在壓力面前。我們要靜下心來,好好滴反思,我們為何不調動人為因素呢?我們的確應該改變自己,改變傳統守舊的思維方式,要與時俱進,做一個社會活動家,游說政府,爭取政府、社會對圖書館事業的支持,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面對困難,我們不能逃避,更不能怨天尤人。要用新思維去考慮問題。只有勇于面對,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不懈努力,我們的圖書館就一定會興旺起來、因此圖書館的管理者應當高瞻遠矚,找準自己的定位,打破傳統的思維與工作模式,開拓創新,主動出擊,發揮人為因素,為圖書館贏得自身的生存機會和發展空間。
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難題
蘇木(鄉鎮)圖書室建設發展面臨著分布不平衡的現實問題,蘇木(鄉鎮)圖書室是先進文化的載體,是蘇木(鄉鎮)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文化、學習科學、獲得生產、生活信息的重要場所。蘇木(鄉鎮)圖書室的建立對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國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整體進程中,蘇木(鎮)圖書室建設史薄弱的環節,特別是在西部和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蘇木(鄉鎮)圖書室存在著“數量太少,設施簡陋、人員素質低、辦館效益差:的問題,更有甚者。有些旗縣至今還沒有蘇木(鄉鎮)圖書室。
蘇木(鄉鎮)圖書館的建設跌宕起伏,興辦較容易,生存很困難,持續發展更難。中央電視臺曾播過一個鄉鎮圖書室興辦與消亡的歷程:開始集中了萬冊書,建起圖書室;一年后無人問津,關閉了;三年后村民把書分了,這則報道中的現象在我國農村牧區較為普遍。從目前的現狀分析,蘇木(鄉鄉鎮)存在二個難點:
1.蘇木(鄉鎮)圖書室法律地位沒有確定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省(自治區)、市(地)、縣、區、蘇木(鄉鎮)文化站、社區、村文化室,沒有設置蘇木(鄉鎮)圖書室建制,這在較大程度上制約了蘇木(鎮)圖書室的建設與發展。200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其中關于“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也只是要求“到2010年,實現縣縣有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沒有提到蘇木(鄉鎮)圖書室建設。目前,只是在文化部《公共圖書館評估標準》關于省、地縣公共圖書館的評估條件中有一條“社區鄉鎮圖書館(室)建設”,明確提出了社區鄉鎮(蘇木)圖書館的問題,但是很不具體。在目前七個省市(自治區)的公共圖書館地方法規中,都沒有提到鄉鎮(蘇木)圖書館建設的問題;只有三個地方法規中使用了“鼓勵社區鄉鎮圖書館建設”的提法;但在北京、上海的相關法規中明確規定了街道、鄉鎮圖書館建設的面積和閱覽座位。
2.沒有單獨建制
目前所有的圖書室僅僅是設在街道、蘇木(鄉鎮)文化站或社區、村文化室內,不是獨立的機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到:“組建圖書閱覽、廣播影視......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站,配備專職人員管理”,《意見》中葉提出將蘇木(鄉鎮)圖書室作為單獨的機構。本人考察了許多蘇木(鄉鎮)圖書室,絕大多數圖書室是設置在文化站內,而非獨立建制單位,這種狀況在短期內很難改變。
三、蘇木(鄉鎮)建設與發展途徑
1.提高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
提高各級領導的重視程度,制定相關政策法規,爭取國家財政的支持是蘇木(鄉鎮)圖書室發展的有力保證。蘇木(鄉鎮)圖書室建設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政府的支持是實現蘇木(鄉鎮)圖書室事業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同時,蘇木(鄉鎮)圖書室也應該積極想辦法,使其產生社會效益,通過社會效益證明蘇木(鄉鎮)圖書室建設在創建學習型社區、和諧社會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贏得各級領導的重視,爭取國家財政撥款,為蘇木(鄉鎮)圖書室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2.充分應用現代化技術,加速網絡化建設
蘇木(鄉鎮)圖書室由于館藏數量少,應該借助現代化建設手段,借助網絡資源,突破傳統的借閱模式,為讀者提供快捷、方便的網絡化服務,在家中或在社區內,點擊鼠標就能查到所需的信息。還可以加入到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館藏的網絡中,利用資源共享,彌補自身館藏的不足。積極開展陣地服務、對特定對象的信息服務,同時在社區內增設服務網點,形成服務網絡,拓寬服務的內容與范圍,實現資料信息的傳遞。
3.積極開發蘇木(鄉鎮)圖書室各項功能,促進蘇木(鄉鎮)圖書室的可持續發展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蘇木(鄉鎮)圖書室及時應以滿足居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信息需求、知識需求、休閑需求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獻資料傳遞、校外教育、休閑、娛樂等功能,是社區成員從社區圖書室中獲益。蘇木(鄉鎮)圖書室及時的成功與否,與蘇木(鄉鎮)圖書室的功能定位有極大關系,定位明確就會獲得較高的社會效益,提升蘇木(鄉鎮)圖書室的地位,引起各方重視,從而促進蘇木(鄉鎮)圖書室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熙.學習型社會與圖書館關系研究.中國教育導刊,2008(12)
[2]黃祖祥.新時期“農家書屋”發展探析.圖書館雜志,2010(2)
[3]劉麗,王寶芝.社區圖書館建設實踐與思考.圖書館學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