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宇
摘 要: “百姓來講”是由吉林市文廣新局主辦、吉林市圖書館承辦的一項全新大型接地氣、惠民生、公益休閑講座平臺。活動以“百姓來講、講給百姓”為宗旨,以自由、開放的訪談形式為主,邀請普通百姓走上講臺,以與廣大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若干主題版塊為主要內容。本文以“百姓來講”為研究平臺,從“百姓來講”的現狀出發,分析現階段出現的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力求進一步提升“百姓來講”的影響力。
關鍵詞:百姓來講 定位 質量 交流宣傳 人力建設 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2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050-01
“百姓來講”,是由吉林市文廣新局主辦、吉林市圖書館承辦的以積極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以接地氣、惠民生、話休閑的內容為出發點,是平民和草根相互分享、自我展示的場所和平臺,以自由和開放的形式讓市民體驗和分享生活的精彩和快樂。自2014年9月啟動以來,嘗試運行一年多來,至今已成功舉辦45期精品講座,受眾5千余人次,滿足了廣大市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需求。本文從“百姓來講”的現狀出發,分析現階段出現的問題,并嘗試提出解決方案,力求“百姓來講”發揮更大的社會效應,推動其創新和發展,從而打造吉林市新的文化服務品牌,促進文化發展,建設文化江城。
一、“百姓來講”概況分析
1.現狀述評
“百姓來講”是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精神為切入點,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原則,開辟主持人與嘉賓訪談,嘉賓與聽眾互動的全新形式,讓市民走進圖書館,共同分享閱讀空間、生活智慧和休閑文化。充分發揮圖書館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2.內容選取,極力滿足市民多方位需求
“百姓來講”在內容將設計上包括文體知識、時事熱點、少兒教育、健康養生、生活竅門、治家理財等與廣大市民生活密切相關若干主題版塊。通過這些主題板塊傳播知識、品讀生活、啟迪智慧,滿足廣大市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性的需求。
3.未來發展方針及理念
“百姓來講”從2014年開始,嘗試運行了2年多,至今完成45講。由于“百姓來講”在流程設計上充分體現了人文、親民、靈活、精美的內涵,在運行中堅持“三百原則”,即百姓來講,講給百姓,講述百姓生活,使得“百姓來講”從內容到形式到受眾,都緊緊以百姓為中心,受到了江城百姓的認同。
二、提升“百姓來講”影響力若干問題
1.主講嘉賓定位
“百姓來講”是對主講嘉賓的一個定位,即講座嘉賓是江城的普通百姓。“百姓來講”首先就突破對嘉賓身份的限制,凡是江城的普通市民均可走上講座平臺。為江城百姓搭建了零門檻,零障礙,零距離分享、交流的平臺,切切實實地讓隱藏在民間的真人和高手浮出水面,為所有熱衷于家鄉文化事業的,為所有大隱隱于市的江城百姓們打開了一扇大門。但在“百姓來講”的運行過程中,有的市民對“百姓”這個定位有些誤解。在活動的舉辦中,許多市民對主講嘉賓的身份進行質疑,這無疑是一種狹義的概念。對一些有身份的人采取否定和拒絕態度,甚至認為有公職的江城市民都不許參加活動,這是不對的。凡戶籍在吉林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公民均視為百姓。
2.質量提升困難重重
質量有待提高。突破了身份的限制,雖然能夠讓更多的百姓走上講臺和大家分享,但沒有了嚴格局限性的主講百姓,在主講百姓的選擇上更是給工作人員加大了難度。
3.人力資源匱乏嚴重
人員嚴重不足,暫時由松花江文化講壇人員兼職,一馬雙跨,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使得講壇和“百姓來講”許多環節不能盡善盡美;更缺乏專業的策劃、主持人員等。
4.媒體宣傳缺乏高度
目前“百姓來講”已經構建了由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紙、qq群、網絡媒體、微信平臺等多種形式組成的宣傳體系。但是,缺乏省級、國家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三、淺析解決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強管理,提高素質,以優秀人才為根本
任何事情中人永遠是最活躍的因素,優秀人才是“百姓來講”發展的根本。改變“百姓來講”工作狀況的方法,建議建章建制,規范服務,重組“百姓來講”小組,固定成員,挑選一些年輕有為,愛崗敬業,德才兼備的有志之士。
2.精益求精、提升品位,以講座質量為生命
一是打造精品系列。今后的“百姓來講”應該以打造精品系列為主導思想。如,現推出的江城百姓健康系列《傳統中醫與現代生活》等講座,已經指出了方向。今后還應推出傳統文化、道德法律、親子教育等各種系列講座,在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共同努力下,提升講座質量。精品系列講座勢必成為“百姓來講”的一大特色,也勢必會將“百姓來講”引向更高處。
二是形式的豐富多彩。“百姓來講”的第一講,主講百姓是吉林市古天茶苑茶學首座、吉林市漢林書院副院長林桔女士,為大家帶來講座《茶藝人生—淺談秋季飲茶》。講座過程中,并不是中規中矩的一問一答,也不是稍加互動的現場提問,而是真正的將茶具、茶葉、品茗搬上了講臺,和大家共同分享了品茶之道,感悟人生真諦。“百姓來講”的第二講,江城百姓趙奎凱,將講座講臺變成了小小的茶話會,不僅品嘗了濃濃的茶香,更將平時生活中常見常吃的食物拿到講臺,和大家共同探討養生之道。《一日三餐,健康膳食》的健康講座,讓聽眾在現場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食物營養搭配,讓百姓吃出健康。幾場形式新穎講座的成功,又告訴大家一個道理,那就是豐富多彩的形式也是吸引聽眾、提升講座質量的一個途徑。
3.商業運作,依托財政,以雄厚資金為保證
藝術商品化、文藝商品化、體育商品化,使之生存和前進的道理,不言而喻。通過商業運作和政府補貼,兩條線一起抓是“百姓來講”今后工作的指導思想,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百姓來講”的良性發展。在此聲明商業運作并不等于改變“百姓來講”公益性的宗旨。比如說,未來的“百姓來講”可以找企業冠名,或者為某一個單位做個專場講座,講企業文化,講企業管理、講團隊精神。將文化與企業相聯系,以文化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通過調查和研究既發現了問題,也找到了方法。今后,要努力打造熱點、擴大宣傳、牽手媒體、擴大覆蓋、組織團隊,讓“百姓來講”成為吉林市的城市名片。找準百姓與文化的契合點,接地氣、惠民生、零距離、低門檻,通過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與民眾分享多種多樣的生活妙招、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積極打造文化品牌,發展文化產業,彰顯吉林市特色,加快吉林市文化強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