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許
摘 要:微課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方式,初中語文專題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教學內容。在專題教學中,大家可以制作課前課后的微課,導入一段觀賞的微課,展示閱讀重點的微課,壓軸呈現寫作的微課。
關鍵詞:微課;初中語文;專題教學;探索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主要“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尤其是專題教學中,如能運用這一新型的教學方式,我們一定可以讓專題教學錦上添花。
一、介紹微課和語文專題教學
1.介紹微課
微課指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技能等單一教學任務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微課主要是針對教學中的某個重難點展開的,時長不超過10分鐘。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是完整的教學形式。微課的主要特點是“教學時間較短”“教學內容較少”“資源容量較小”,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主題突出、內容具體”。微課有十大特征,比較重要的是“自主學習為主。供學習者自主學習的課程,是一對一的學習?!蔽覀兪紫葢私馕⒄n,這樣才能運用好微課。運用好微課,我們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介紹語文專題教學
蘇教版初中語文課本設有主題合成單元、名著推薦與閱讀、專題三部分內容。每本書都有相應的專題,比如《荷》專題、《葉》專題、《鳥》專題等。這些專題一般由欣賞、讀詩、讀文、討論、寫作五部分組成。專題內容非常豐富,綜合性強,一般安排4課時。相對而言,專題也是一種比較新的教學內容。如何上好專題課一直是課改探索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應該說“‘專題是富有創造性的新設計,是探索綜合性、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大膽嘗試,旨在讓學生在綜合性的跨學科語文學習中提高整體語文素養,提高實踐能力、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并借此建立開放性的語文教材和教學的新體系?!?/p>
可見,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它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而專題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內容,需要學生主動探索。
二、分析引入微課的必要性
1.專題的內容呼喚微課的引入
專題的內容比較豐富,在一本語文書中,它占10多頁的篇幅。這里以專題《荷》為例加以說明。它分為賞荷、詠荷、讀荷、議荷、寫荷等內容。其中,詠荷處涉及四首詩歌,讀荷處是兩篇文章,再加上五段參考資料。教學建議是四課時,但如果教學時間緊的話,可能無法很好地完成任務。專題的內容呼喚提高教學時效的微課。
2.專題的重難點歡迎微課的到來
專題的重難點往往是培養某種能力。這里以專題《荷》為例加以說明。教學目標是“學習詠荷的詩文,培養語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賞能力和對其文化內涵的領悟能力;通過議荷、寫荷,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訓練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并培養創新能力?!焙芏鄬n}中有詩歌,《荷》專題中也有。我們該如何把握呢?我們如果像分析單元課文那樣分析詩歌的寫作方法以及作者的深層情感,那就不對了。我們可以借助微課,讓學生自己課前比較全面地了解詩歌。而有了這樣的基礎,課堂上我們可以緊扣“荷”分析詩歌的重點,增強課堂的時效性。我們還可以就該專題的重難點制作一段微課,更好地突出要點,提高教學效率。
3.微課的特點促進引入的必要
微課雖短小,但它是比較完整的教學形式,時間短小,形式靈活。在課堂上引入一段小微課,是很方便的。這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使課堂內容更為豐富,或者也可以讓學生課外學習。我們可以“在微課教學中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借助微課使教學重難點得以體現出來”,“利用微課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微課往往包括音樂、視頻等,形式多樣。微課的引入,將會使課堂內容更豐富,使學生更感興趣。
總之,微課本身方便,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微課優點與專題的目標基本一致。在初中語文專題教學中引入微課很有必要。
三、探索引入微課的一些方法
1.制作課前課后的微課
先談課前的微課。專題中一般有幾首詩歌,這些詩歌的教法與一般的詩歌是不同的。這里以《荷》專題為例來分析。在課堂上,我們主要讓學生讀詩,結合托物言志的方法,交流詩人在詩歌中寄予的情感。那么,詩歌的具體內容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制作微課,讓學生課前自己學習。《采蓮曲》的微課可以這樣制作:先介紹王昌齡和寫作背景,再談談詩歌的基本內容,再賞析荷葉與荷花的互相映襯,再賞析“亂入”的表達效果,在此基礎上得出“江南采蓮少女的勞動生活和青春的歡樂”的主題。后面幾首詩,我們也可以制作相應的微課。這樣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再談課后的微課。專題后面都有“參考資料”,大部分文章比較簡單,可以讓學生自己看看。如果有的文章有一定難度,也可以制作一段微課,一般讓學生課后學習。比如《荷》專題的《荷塘月色》,我們可以制作一段微課,讓學生更好地感悟那份美好。這樣,我們可以用一至兩課時完成專題的主要內容。
2.導入一段觀賞的微課
綜觀初中語文專題,第一部分一般都是觀賞。像《荷》專題是《賞荷》,鳥專題是《觀鳥》。我們可以制作一段觀賞的微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以專題《荷》為例來分析。我們可以找一些荷花的圖片,先制作PPT,并配上音樂。錄制微課時,可以配上優美的描寫的語言,這樣更能給學生一種美感。我們還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請說說你觀賞圖片的感受,你又會想到什么,請說一下。最后再出示一些參考答案。這一觀賞微課的重難點可以是培養學生對荷的欣賞和想象能力。這一微課一般在課堂的開始部分播放,可以一下子吸引學生,也為后面的詠荷、議荷、寫荷等內容做好準備。
3.展示閱讀重點的微課
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展示突出閱讀重難點的微課,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專題《漢字》,我們的重難點可以是“講解漢字構造知識,培養學生運用這一知識的能力”。我們可以制作一段有關漢字構造的微課,讓學生課堂上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再補充講解,這樣效果比較好。
我們書本中的文章都是經典之篇,從各個角度介紹專題的內容,比較全面。但是,如果有符合專題教學的、能很好地起補充作用的內容,我們不妨也推薦給學生。這里以《葉》專題為例來分析,我們可以就《最后一片葉子》做一段微課,六分鐘左右,分析葉子帶給我們的啟示。這樣可以補充東山魁夷的《一片樹葉》的“珍愛生命”的主旨,加深學生對葉的精神內涵的認識。
4.壓軸呈現寫作的微課
根據專題的要求,我們可以在第二或第三課時安排寫作的環節。我們當然可以課堂上講解,然后再讓學生寫作。但如果制作一段寫作的微課,效果更好。這里以《荷》專題為例分析,“寫荷”的第二題是“通過你自己的觀察、聯想和思考,寫一篇以荷喻理或詠荷抒情的文章,和同學交流”。仔細分析一下題目,主要讓我們用“托物言志”或“詠物抒情”的方法寫荷。在微課中,我們可以先介紹“托物言志”的概念,然后展示范文,老師可以有感情地讀出來。同時,分析“托物言志”在這些文章中的體現,小結寫托物言志這一類文章時應注意的問題。最后,老師布置小練筆的題目。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微課,然后當堂寫作。
以上是運用微課提高專題教學的一些方法。但專題內容多,我們可能需要制作好幾個微課。所以,我們應集體備課,發揮教研組的力量,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微課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形式,我們不妨在綜合性較強的專題教學中引入微課,從而提高初中語文專題教學
效率。
參考文獻:
吳瑋.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