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機能實驗學涵蓋了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三門實驗課,其對醫學人才的培養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實驗教學的特點,結合本校的實踐情況 ,對如何在機能實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與分析[1]。
關鍵詞:機能實驗 綜合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9-0127-01
我國醫學院校的機能實驗課目前大多是在保留了部分經典的生理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實驗內容的基礎上,將這三門課的某些實驗有機的結合起來,以動物實驗為主,讓學生通過實驗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術以及各種實驗動物模型的制備和藥物作用的觀察等。這三門課都是實踐性和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其理論大多是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實驗觀察研究分析總結出來的。其實驗研究內容和方法有相當的共性,其理論有一定的連續延伸性、互補性和深刻的內在聯系。
一、 機能實驗教學的特點
生理學主要是研究機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的功能學科,病理生理學主要是研究機體在疾病狀態下的功能變化規律及其發生機制的學科,藥理學主要是研究藥物與機體(生理和病理狀態下)相互作用的學科。這三門學科的實驗課有機的、系統的結合起來從而形成機能學實驗課。其知識融匯貫通,更加貼近臨床實踐,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性和積極性。
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在機能實驗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直接關系到實驗結果的成敗。教師在授課和輔導實驗時應著重強調練好操作的重要性,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動手操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驗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這時授課教師應該給予適當的幫助與指導,而不是全盤負責替學生把操作都做完,學生只做實驗觀察。要放手讓學生動手操作,如做生理實驗家兔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培訓,學生對家兔頸部手術的操作,學會了正確使用手術彎剪去除被毛、手術刀切開皮膚、止血鉗鈍性分離肌肉層,分離出頸總動脈及神經,而且還掌握了氣管插管等操作方法。培養了學生在實驗中遇到問題時的應變能力和解決能力[2]。
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1.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的目的是要教會學生認知新事物的能力,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獨立探索知識的習慣。在教學中就應該強調啟發式教學,從上課、復習、考試的傳統教育方式轉變過來,給予學生足夠的自學、查找資料的時間和條件[3]。
在綜合性動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采用指導自學式帶教方法,只強調實驗中的難點和注意事項以及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不再重復講授具體操作方法和步驟。學生依據實驗教程和文獻資料,開動腦筋,自主完成每項實驗。如藥理兔血壓實驗,學生通過網上搜索兔血壓相關視頻(血管分離術),復習與本次實驗相關的理論知識,牢記藥物的作用及其機制。教師只提醒相關注意事項。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對每一步驟都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得以驗證了實驗結果,進一步加強了記憶,也有利于將來繼續深造學習和臨床工作中能夠正確使用。這樣學生在自學時發現問題,思考問題,通過實驗再解決問題,從過去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4]。
2.科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機能實驗課中,多數內容屬于驗證性實驗,其結果我們都已經知道。根據這一特點,讓學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及其實驗可能得出的結論,進行綜合性分析、思考、判斷、選擇。這樣學生對理論知識得到全面掌握,而且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調動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們對實驗課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學習氣氛會更加濃厚。
3.實驗報告的撰寫要求
撰寫實驗報告是體現學生再提高的過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應實事求是地客觀的記錄下自己的實驗所見,對其整理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認真寫出實驗報告。寫報告時要求文字簡練、數據準確、整潔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包括實驗人的姓名、班次、組別、日期、實驗標題、目的、方法、實驗結果、討論和結論等部分。醫學論文的結論和討論的書寫應該嚴肅認真,應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我們學生實驗報告也一樣,同學們根據實驗所見和結果用已知的理論知識進行解釋和推理分析。結果若與所學知識不符合時,如實寫入實驗報告中,分析可能的原因,同時借鑒參考其他實驗組的實驗結果寫出討論和結論。通過實驗報告的書寫可以培養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嚴謹的科研作風。
四、機能實驗考核方法及要求
機能實驗課的考核方法不同于理論課的考試。考評方法除了體現學生對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之外,還要體現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實驗課的興趣和重視程度。我校機能實驗室實驗考核方法及要求如下:(1)學生每次實驗課的出勤率、課堂表現如回答問題準確、實驗操作技能嫻熟等。(2)每次實驗報告的成績。鍛煉了學生對問題綜合分析的能力。
五、我校機能學實驗課開設的現狀
我室一般至少3個實驗室同時進行相同的機能學實驗。這樣做的優點:(1)與理論教學趨于同步。(2)同學們、班級間易于互相交流實驗結果,把實驗中可能造成的誤差等問題進行深思和考慮。有利于培養同學們嚴謹的科學態度。(3)節約動物和實驗材料。
六、機能實驗課在未來的發展
機能實驗是基礎醫學課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比較緊密的課程。在未來可嘗試在各學科經典實驗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多開綜合性實驗,具體做法為:在生理學實驗的基礎上,觀察藥物對生理狀態的影響;在病理生理學實驗的基礎上觀察藥物對病理狀態的影響,這樣做可提高同學們綜合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所學知識融匯貫通,使機能學實驗更貼近、更適合臨床。學生在實驗中逐步形成的綜合素質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就業和工作崗位上的發展[5]。
參考文獻
[1]張建亭,何新康.加強機能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綜合能力[J]浙江醫學教育 2005,4(2):37-38.
[2]張忠福.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2):11-14.
[3]李杰,朱延明,柏錫.淺談對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3):53-54.
[4]李柯,韓莉,何立等.改進機能實驗教學主要環節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4(1):G642.423
[5]黃曉云.試論培養大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能力[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8,10(6):75-77.
作者簡介:李金艷(1981-),女,山西文水人,碩士,研究方向:心血管藥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