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麗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鄭州 450000)
以茶文化為例探討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的實現
朱春麗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河南鄭州 450000)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拉近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時空距離,具有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們在跨文化概念中進行交流,國內語言教育的跨文化幽默實現日益受到關注。茶文化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代表,世界不同國家茶文化差異較大,在茶文化交流傳播過程中必須具備跨文化概念。在跨文化概念中幽默表達需要具備相當的語言能力和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進行演練,對幽默的存在進行內化,可以切實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水平。英語是當前高校必修課程及人才培養重要指標,但是,由于我國茶文化表達的特異性及傳統英語教學局限,跨文化幽默的實現還存在一些問題。鑒于此,本文首先從茶文化角度下英語教學內容及茶文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次提出茶文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概念及實現策略,以期對我國高校英語教學的開展有所借鑒和參考。
茶文化;英語教學;跨文化意識;跨文化幽默
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使國家與地區間交往日益密切,貿易交流有效促進了文化共享,英語作為國際信息傳遞的主要媒介,增進不同差異文化間了解及個體認知水平,其重要性受到高度重視。我國將英語課程列為學齡階段“三大主課”之一,直到大學所有專業學生都必修大學英語課程,英語逐漸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標準之一,英語教學的核心目的是實現學生正常英語交流。我國傳統英語教學開展對跨文化知識涉及較少,老師大多照本宣科,沒有為學生創造適當的語言環境,最后造成學生理論知識豐富但不會實際應用的“中式英文”。本文在梳理跨文化交流中幽默基本概念的基礎上,以茶文化為例明確語言與文化不能割裂的密切聯系,正確認識英國下午茶文化與中國傳統“儒釋道”茶文化的異同之處,發揮跨文化交際活動中幽默的積極正向作用,用幽默的表達拉近關系、緩和氣氛增強文化交流深度,并且在商務活動中取得高質量回報。
1.1 茶文化角度下英語教學內容
相傳我國茶樹種植最早始于神農氏時期,茶文化有著豐富的民族底蘊和悠久的歷史,作為“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之一,逐漸與人們的生活融為一體。語言與茶文化一樣具有明顯的民族特征,是人類在進化過程逐漸出現的溝通交流工具,也是文化傳承交流的重要渠道,英語作為全球分布最廣的語言被定為國際通用語,在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茶文化角度下英語教學開展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全面變革:首先,在教學模式上學習茶道精神潛心鉆研,一門語言的熟練運用需要經歷大量的詞匯積累和文化儲備,這一過程是漫長而又枯燥的,學生需要正確認識學習的積累期;其次,在課堂教學開展中,增加老師對學生的引導及溝通,以互動的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相長不斷完善課程;最后,在教學內容上,充分考慮中西方文化差異并進行針對性講解,例如茶文化中涉及的專業表達以及特定詞匯,采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案例提高學生興趣。英國是世界第一大茶葉消費國,英式下午茶最早出于宮廷貴族,后逐步風靡民間,由此延伸的特色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相差甚遠,例如:在茶葉的選擇上,英國人鐘愛紅茶,飲用時需要加糖加奶并配以特色糕點;而中國則是主要綠茶產地,飲茶不添加調味品,搭配也以茶果居多。
1.2 茶文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跨文化意識廣泛存在于當代信息交流中,是實現不同文化背景個體順利溝通的思想前提,即在充分認識、尊重其他文化的同時理解不同表述中的文化內涵,最大程度提高人們的溝通效率。茶文化的形成與不同地區民族文化關系密切,世界范圍比較知名的包括:英國下午茶文化、日本茶道文化及中國傳統茶文化,不同地區間茶葉的飲用習慣及語言表述千差萬別。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學生放寬視野,更加平和、包容地看待差異性文化,在與不同文化背景人交往時,充分考慮到對方的思維習慣及民族習俗,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誤解與沖突,善于同各種各樣人交朋友,適應“地球村”發展趨勢。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具備英語交流能力,因此,英語國家文化滲入對學生日常交往開展有著重要作用,借助影視作品、書籍等多樣化形式進行學習,形成對特殊表達和方言俚語的基本概念,使學生可以順利與母語人士交流。這種將語言當作交際工具的思想有助于改善當前英語教學現狀,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英語作為語言教學的特殊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老師教學及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都局限于書面測試,無法衡量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茶文化對未來課程對規劃安排有著積極促進作用,了解不同語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在提高學生英語應用水平的同時可以開拓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知識儲備。
2.1 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
改革開放后,我國茶葉進出口貿易高速發展,伴隨著日益頻繁的商務活動,茶葉行業開始實現從原料供應商向商品供應商轉變,企業急需兼具專業茶藝知識與商務英語能力的綜合人才。國際間交流密切使跨文化意識開始普及,高校作為國內各行業人才輸送的主要機構,應當考慮到當下行業發展背景及人才供需情況,積極調整教學方案。幽默是在人際交往互動中常見的表現,在不同文化中均可起到活躍氣氛、放松心情功效,在本來比較有距離感的跨文化交往中具有特別效果,學會幽默有助增加個人魅力,幫助個體在商務活動開展時達到最佳社交效果。但是,文化差異造成幽默的定義并不相同,例如:趙本山在國內大獲成功的小品搬上美國舞臺卻被投訴歧視殘疾人,不同文化背景下對幽默的理解千差萬別,不當使用幽默則容易造成理解差異和誤會。跨文化幽默的開展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則是判斷個體跨文化水平的高低及商務英語掌握程度的重要元素,為避免失誤的出現,學生需要提前做好功課,注意日常知識的積累,在一定跨文化知識基礎上實現幽默。
2.2 茶文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的實現
茶文化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的實現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通過語言學習積累必要的詞匯量和語法表達知識。這個階段主要依靠老師課堂教學和課下練習鞏固,并以測驗的形式定期進行檢驗,語言學習的過程是反復累積的過程,高校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需要結合實踐,通過“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培養。在掌握英語基本詞匯、語法的基礎上,針對性學習專業特有名詞,例如:茶藝專業中紅茶的表示是black tea(黑茶),這需要對應專業記憶。
第二,了解跨文化知識,對英語國家的常識性問題有基本了解,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帶來的資源,瀏覽英文網站和國外大學MOOC內容,從網絡平臺了解英語國家日常。學生在符合當地民俗文化的基礎上盡可能貼近英語國家的表達,主動開展課下拓展的同時,增加教師對書本外知識的補充,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課外知識,學習英語國家地道的表達方式,實現英語教學及日常口語應用聯系。
第三,對前期積累的知識進行內化,幽默與一般語言表達不同,是具有自身特色的魅力表達,應避免生搬硬套帶來的違和感。在老師的組織下開展實戰演練,師生間、同學間假定特殊的商務環境,鼓勵學生隨機應變,提高雙方溝通效率并發現問題,將書本上的知識逐步內化。
高校積極創建校企合作模式為學生提供可以進行時間觀測和實習演練的場所,企業也可以通過合作找尋適合的人才儲備,通過教師對跨文化幽默中常見的誤會進行總結,減少錯誤發生的概率,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使用能力。
英語作為當前世界使用區域最廣泛的語言,在經濟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英語教學的開展既是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是為茶葉產業進出口貿易發展做好準備。在國際交往中,除了基礎的語言能力之外,不同行業專業知識以及商務談判的語言技巧都對交接結果有著巨大影響,跨文化幽默的實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商務交流的高效完成,是學生未來職業發展需要具備的重要實力。結合茶文化蘊含的思想特質,通過實踐演練內化知識點,將傳統的被動式“填鴨”教學轉變為學生能動學習模式。將茶文化與跨文化幽默結合,充分交流中西方共同文化元素,向世界茶葉愛好者輸出傳統茶文化內涵,實現產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1]冉馨.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7):150-151.
[2]王聿良,吳美玉,陸莉莉.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幽默的實現——基于翻轉課堂下混合學習模式[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03):146-147.
[3]朱艷艷.倫理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思想意識培養體系研究[J].學周刊,2015,(24):61.
[4]師瑞芳,張婧.大學英語素質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策略[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108-110.
[5]楊開雨.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實現途徑的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0):98-99.
[6]邰茜.試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 [J].才智, 2014,(03):57.
[7]牛寶華.提高跨文化交際雙向傳輸能力——從“認識華流”談起[J].海外英語,2013,(19):8-9.
[8]袁敏.淺析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1):86-87.
[9]吳菊芳.論高校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1,(01):26-28.
[10]師夢霞,李茹.基于高職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調查與分析[J].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65-67.
項目名稱: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課題名稱:跨文化交際理論下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研究;基金編號:152400410897
朱春麗(1962-),女,河南上蔡人,碩士研究生,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與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