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芬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溫州 325006)
茶文化對高校后勤管理的指導作用分析
林雪芬
(溫州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溫州 325006)
在我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之中,為了提升高校后勤的服務水平,我們需要全面建構高校后勤管理文化建設體系,依循高校辦學規律,融入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深厚內涵與精髓,體現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道德體現和禮儀規范,用深邃厚重的中國傳統茶文化指導高校后勤管理與服務,逐步與市場和社會接軌,豐富高校后勤管理文化體系,樹立優質的高校后勤管理與服務形象,更好地實現其育人的功能。
高校;后勤管理;茶文化
在我國高校后勤管理的社會化改革邁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要將博大精深、深邃厚重的中國傳統茶文化融入到高校的后勤管理與服務文化建設領域,充分利用中國傳統茶文化的深邃內涵,豐富和充實高校后勤管理文化內容,更好地指導高校后勤管理,強化其對學生的潛在育人功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后勤保障體系。
中國傳統茶文化在典籍《茶經》之中有詳盡的描述,它是一部完整的茶文化典籍,確立茶葉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內容涵括茶文化的物質文化內容和精神文化內容,由茶葉種植、采摘、炒制逐漸深入到茶道、茶藝等精神層面,并形成了富于特色的茶藝文化,在不斷演變的過程中,融入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意趣,使人們通過茶藝更好地陶冶自身的性情,并在飲茶的過程中,體悟其中內蘊的茶道精神,領會以“和”為核心的中國傳統茶道精神,形成了以儉養德的“茶德”精神,充分彰顯出仁義禮智信等思想道德元素和優秀的文化內容。
在中國傳統茶文化不斷豐富和成熟的階段,逐漸衍生出以茶葉品茗為主的茶館文化,它們成為了國人飲茶的重要場所,是民俗文化的濃縮的精華之地,具體表現出各式各樣的茶事活動,并將修身養性的意識融入到茶館文化之中,更好地實現了茶文化的普及,尤其在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傳統茶文化也遍及世界,傳播到亞洲、歐洲等地,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逐漸形成了國外獨特的茶文化,如:英國的下午茶文化、日本的茶道等。
高校后勤管理的社會化改革進入到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張,高校內部的各種管理改革也必然不斷深化,高校后勤文化的體系建設正與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的需求相適應,在良好的高校后勤管理文化氛圍之中,可以對學生實現心靈的滌蕩、情感的熏陶和品格的培育。
高校后勤文化建設旨在提升自身的后勤管理服務水平,為師生營造良好的環境和空間,穩定高校的人心,為高校師生解除生活上的疑難和困惑,更好地凝聚人心,增強高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的后勤管理與服務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高校的水平,可以說,一流的高校必然擁有一流的后勤管理和服務水平,為此,要意識到高校后勤管理與服務的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在優質后勤管理服務文化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師生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質量。
高校的后勤文化建設還可以極大地推動高校的后勤管理的創新,在新的知識經濟一體化的歷史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要向科學化、現代化和知識化的管理方向邁進,而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高校的后勤文化建設就成為了后勤管理創新的堅實后盾和基礎,只有重視高校的后勤文化建設,才能實現高校后勤管理的創新,將高校的后勤管理的體制、觀念、技術根植于優秀的文化體系之上,將高校后勤管理的重心轉移到知識和文化建設之上,才能更好地提升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務效能。
在高校的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中,還要加強后勤文化建設體系,并使之成為高校后勤管理服務育人的宗旨和原則,要在高校后勤的特殊環境之下,以教育屬性為導向和引領,減輕高校的負擔,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用理性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推動高校學生向更為高遠的價值追求努力,鍛煉大學生的人格品質,調適大學生的心理,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
在當前的高校后勤管理之中,觀念相對落后,文化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后勤管理的設施更新較為緩慢,后勤管理的創新技術應用不足,針對這一現狀,高校后勤管理要重視自身的后勤文化建設,融入歷史悠遠、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內容,使茶文化的精髓滲透到高校后勤管理之中,為高校的后勤管理與服務提供有益的指導。
在高校的后勤管理之中,可以借鑒和引入中國傳統茶文化,將傳統茶文化的修身養性的思想融入到高校后勤管理之中,增強高校后勤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后勤管理人員通過學習中國傳統茶文化,理解和體悟茶文化內容中的茶道、茶德等精髓,更好地使自身的服務能力提升,用更為主動的服務態度,開展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
在將中國傳統茶文化融入到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時,要全面建構和完善高校后勤管理的茶文化體系,使之成為高校后勤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傳統茶文化的精髓,實現對高校后勤管理文化的潛移默化,形成高校后勤管理的價值體系、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和準則。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1)物質文化。在高校后勤管理的文化體系之中,可以將茶文化的物質文化內容融入其中,以圖像、標志為載體,將承載有茶文化精髓的雕塑、報刊、服飾等引入到后勤管理之中,形成別具特色的高校后勤管理文化。(2)制度文化。在高校后勤管理的文化體系之中,可以涵括茶文化內容,形成高校后勤管理的行為規范、運行機制和制度。(3)行為文化。在高校后勤管理的文化建設中,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茶文化活動,使后勤管理工作人員融入到豐富多姿的茶風茶俗之中,感受和體驗到新穎別致的茶文化特色,并于不知不覺中將茶文化的思想外化于自己的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后勤管理與服務水平。(4)精神文化。在高校后勤管理文化建設之中,可以將茶文化的“清廉和美”的茶道精神注入其中,對后勤管理工作人員產生情感上的熏陶和滲透,逐漸形成后勤管理工作人員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工作作風,樹立正確的后勤管理與服務態度,將茶文化的“和”的精髓遷移于自己的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之中,形成良好、和諧而融洽的后勤管理與服務氛圍,協調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產生一種渲染力,在培訓和教育之下,逐漸形成一種群體意識,更好地增強高校后勤管理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中國傳統茶文化大力倡導人本理念,主張以人為主體的和諧、節約與協調,在高校的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之中,也要滲透和融入茶文化的理念和原則,將“以人為本”的意識滲透到后勤管理工作之中,并具體從以下方面推進:
1)確立以人為本的后勤管理服務目標。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要以學校自身的發展規劃為引領,確立以人為本的后勤管理服務目標,結合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育人方向,擬定后勤管理計劃和方案,合理調整后勤園藝工作、人員調度、基礎設備添置等,突顯人的價值和服務理念。
2)健全以人為本的后勤管理組織。在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中,要制定人性化、科學合理的后勤管理制度和細則,使后勤管理工作人員在這個系統之中,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潛能,在財務管理制度、采購制度、保管制度、基建維修制度、激勵制度的約束之下,更好地實現后勤管理的目標。
高校后勤管理人員的素質是提升自身管理與服務水平的基礎前提。為此,要注重對后勤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要將茶文化的“淡泊”、“節儉”、“清廉”、“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融入到后勤管理人員的日常學習和工作之中,開展后勤優質服務活動,提升后勤管理工作人員的思想素養和知識水平,吸納和充實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髓,使之成為后勤工作的業務專才。
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要塑造和諧融洽的服務于師生的價值觀,后勤管理工作人員要秉承茶文化的“和”的核心理念,充分認識到后勤服務質量與服務需求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以服務于師生的價值觀為核心,恪守“教育后勤”的屬性和宗旨,創新自身的后勤管理新理念,在言傳身教中感染師生,更好地實現服務需求與服務質量之間的匹配,確保高校后勤的穩定。
綜上所述,在知識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后勤管理與服務工作要與時俱進,注重借鑒、汲取和吸納優秀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在后勤管理社會化改革的進程中,加強自身的后勤管理文化建設,融入傳統茶文化的精髓,滲透茶文化的思想內涵,更好地為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依據和文化支撐,使高校后勤管理更為人性化和科學化,促進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和諧與穩定。
[1]聶莉.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作用及其運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6,(34):211-212.
[2]張志賢.中國傳統茶文化對高校后勤管理的借鑒分析[J].福建茶葉,2016,(11):238-239.
[3]齊良男.茶文化對高校體育生心理健康的指導作用分析[J].福建茶葉,2016,(09):227-228.
[4]鐘優軍.基于深化改革視角探討高職院校的后勤社會化[J].中國總會計師,2016,(06):134-136.
[5]李明.試析高校后勤管理干部素質及培養路徑初探[J].管理觀察,2013,(15):49-50.
[6]錢秀峰.高校后勤股份制企業管理模式應用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7]劉慧紅.淺談高校后勤文化建設的意義[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8):190-191.
課題名稱:2015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后勤服務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課題編號:Y201533911)
林雪芬(1982-),女,浙江溫州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