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通 226010)
文化和語言文化能力的內涵探究中西茶文化差異
李 莉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江蘇南通 226010)
茶自從被發現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它被賦予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我國的茶最早在隋唐時期已經開始向國外融入,而在全球一體化之后,其逐漸流傳至西方國家,并與當地的文化相結合,形成自身獨特的西方茶文化。本文擬從文化和語言文化能力的定義出發,分析兩者的思想內涵,并結合中西茶文化各自所包含的內容和它的多維意義,探究在文化和語言文化能力的內涵下的中西茶文化之間的差異。
文化理念;語言文化能力;中西茶文化;內涵差異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象征,它代表著這個民族在漫長歷史中所經受的一切,是社會和歷史的沉淀產物。而語言文化能力是蘊含在文化中的知識體系以及將這種知識體系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從不同角度下分析出的語言文化能力所蘊含的意義也不盡相同。中西茶文化之間的差異從某些角度上看也正是中西兩種文化之間的不同之處,彰顯著中西方國家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各自的特點。
文化不僅是一種文明,其更多是一種社會大眾生活習慣的產物,而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會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及內涵的文化元素,這一元素,不僅僅是傳承的前提,同時也是各個民族的標簽,更是不同元素相互傳承的基礎和關鍵。對于語言文化能力來說,其基礎是語言元素,而關鍵則是與文化能力的全面融入。想要實現對文化及語言文化能力的全面認知,就必須從具體的思想內涵角度出發。
文化指的是相對于經濟和政治而言的人類精神活動以及活動產物,包含一個民族的歷史、地理、社會大眾習俗、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宗教理念、文學作品、藝術創作等等一系列元素,可以分為物質文化和價值思想兩方面的內容,物質文化指的是物質生產方式和產品,哲學思想則是從物質文化升華出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是文化內涵的核心,它是經過歲月打磨后留下的人類思想和修養的精華,體現出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物質元素與精神元素相結合的體系化內容,通過對文化的具體內涵進行分析,其能夠幫助我們形成全面完善的文化觀念。
語言文化能力是蘊含在固定的民族語言中的文化體系,揭示了語言和文化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有十分豐富的內涵。語言作為一切文化的載體,承載著民族的記憶,傳遞著人類創造出的文明,在實際生活中能夠起到指導的作用。它所包含的內涵是指從文化角度出發的語言本質,包含著一個民族的情感、習慣等內容。語言文化能力是一種語言為載體,文化為內涵的重要元素,想要實現對任何一種文化的有效傳承,都需要充分有效發揮好語言這一媒介作用,而文化則是提升整個文化機制內涵水平的關鍵和重點。
隨著當前全球文化交流不斷成熟,如今在文化機制進行傳承發展過程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文化元素作為載體進行融入,而中西茶文化體系就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兩者雖然都是與茶相關的文化機制,但是兩者形成的背景、以及融入內涵的具體差異,從而使其成為我們當前傳承發展多樣文化內涵的基礎和前提。
茶葉最早起源于中國,相傳是神農氏發現的,起初的應用是將其作為藥材,隨后因其口感甘甜清香而逐漸走向日常的飲用中,因此中國傳統茶文化包含從茶葉的種植到烘焙再到沖泡過程中所產生的茶樂、茶舞、茶詩以及飲茶過程中的一系列禮儀,幾千年來,中國積累了大量的有關茶的種植、生產的文化,同時茶文化還與宗教相結合,更是為茶文化增添了更深層次的內涵。我國傳統茶文化體系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關鍵,其中所包含的物質元素和精神內涵,都能夠為我們當前傳承傳統文化提供重要的元素和載體。
西方的茶文化是中國茶文化經由絲綢之路和海上貿易通道流傳過去的,主要是以英國的茶文化為代表,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英國的下午茶,起初茶葉只是皇室才能享用的物品,隨后逐漸流向民間,在飲茶過程中講求方便和效率,追求茶的實用價值,在快節奏時代的今天,西方茶文化得到了十分蓬勃的發展,在茶葉品種上,西方的茶文化更偏愛于紅茶,喜歡其醇厚的口感,同時在飲茶過程中常常搭配牛奶、方糖和各式點心,在茶的器具上也更喜愛銀器。
中西茶文化之間的差異,同時也能很好的反映出中西兩種文化之間的不同,中西茶文化實際上是對中西文化體系的詮釋和表達。兩者文化元素之間的差異性和不同,從根源上看,就是文化體系上的差異。中西茶文化理念差異的關鍵在于其中融入了不同的情感元素,以我國傳統文化元素的特點來看,茶文化是其核心,其中更多是對積極價值觀念的融入和詮釋,而文化體系上的差異和不同決定了我們在開展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必須從文化的層次性出發。而西方茶文化理念則形成于近代,因此,其中融入了多樣文化元素,特別是將西方理念內涵融入其中,而我國傳統茶文化形成于長期的封建王朝,在整個文化體系中,融入了豐富完善的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因此,想要了解我國傳統茶文化體系的價值內涵,就必須對其中所包含的物質元素和價值觀念進行分析,從而實現對中國茶文化理念的有效傳承和發展。
隨著全球文化交流融合不斷加強,茶作為一種世界性元素,其逐漸交流至世界其他地區,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形成了一系列與茶相關的文化內涵,而中西茶文化理念內涵體系中,不僅形成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同時其也與本土文化相關聯,從而造就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元素,因此在這一過程中,差異性就成為整個中西茶文化體系之間的首要特點。尤其是人們需要在具體的文化交流活動中,感受整個英語教學活動的具體內涵和特點。客觀而言,中西茶文化體系之間有著共性元素——茶及茶文化,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體系氛圍和環境特色,從而形成了內涵差異極其突出的文化體系。而中西茶文化體系之間的差別,不僅是文化元素的差別,其同時也是不同文明體系之間的差異,從文化和語言能力視角來認知兩者文化體系上的差異及不同,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探究傳承這兩者的根源與內涵,同時更重要的是豐富文化元素的全面了解。隨著當前多元文化交流不斷成熟,實現文化傳承發展的價值作用,就極為必要。
從文化和語言文化能力的具體內涵視角來看待中西茶文化體系,其不僅反映了中西茶文化體系發展的完善性,同時也幫助我們以全新視角來看待和學習中西茶文化體系之間的不同。結合當前整個中西茶文化的具體內涵和傳承發展的具體狀況來看,其更多缺乏對語言文化能力的全面培養,從而限制了中西茶文化資源的應用效果。
茶葉在中西方貿易往來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想要全面認知和應用好各種語言體系,就必須選擇合適的載體予以切入,結合當前中西方茶文化體系之間的差異性,創新文化機制,豐富文化內涵,意義突出。中西茶文化從各自蘊含的內涵角度上講,有很大的不同,最為突出的就在于中國傳統茶文化講求靜,這一點是由于茶文化在與宗教結合之后,受到宗教的影響而形成的,同時與中國人喜愛綠茶是分不開的,綠茶的口味清淡,入口初感較澀,而后味甘甜;西方茶文化則正如紅茶濃厚的口感一般,追求熱鬧,花腔百出,繁雜的禮儀同時也能體現出這一文化的高雅精致,是精神和物質的雙重享受。
從語言文化能力上來看中西茶文化之間的差異可以從歌頌兩種文化的文學作品入手,中國有關茶文化的詩詞大多源于唐宋時期,因為我國的茶文化在這一時期達到發展的頂峰。各種文人墨客偏愛茶清高的風骨,常常以茶會友,對茶的贊頌更是極大的推動了茶文化的發展,最為著名的當屬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而在西方國家,歌頌茶文化的作品多以詩歌的形式呈現,展現出西方茶文化的哲學思想和價值取向,體現出西方人高雅的精神品質。
中西茶文化所處的文化背景不同,衍生出的茶文化有非常多的差異,無論是品茶的方式,還是飲茶過程中的禮儀,亦或是茶道精神,都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內涵。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中西方文化思想上的不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兩者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實際上,任何一種文化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都有著自身的差異和不同,對于茶文化體系來說,尤其如此。飲茶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習慣,同時也是價值理念的有效詮釋和表達,因此,從全面內涵視角來認知中西茶文化體系,其不僅是對兩者形成有效傳承的基礎和前提,同時更是詮釋和融入具體文化內涵的關鍵。
從文化和語言文化能力的內涵上能夠看到中西方茶文化在各個方面的魅力,語言作為文化傳播交流的橋梁,在茶文化的互相溝通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也將茶文化豐富的內涵以文字的形式展現出來,有著非凡的意義。特別是在當前多元文化傳承發展日益成熟,如今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和不同,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有效應用具體的文化內涵,同時也能實現整個文化體系應用的最佳效果。
[1]張國揚.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唐代邊塞詩的意象再現研究——以岑參和王昌齡的詩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1):151-153.
[2]汪榕培.進化與融合:中西語言學元語言關鍵詞系統對比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2):221-225.
[3]肖福壽.中西認知差異與跨文化交際的場理論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3):101-103.
[4]王德春.中、非裔種族文化差異在英語二語習得中的影響對比研究[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19):26-33.
[5]戴煒棟.從中西思維方式差異探討英語寫作中的語言負遷移[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5(11):82-86.
江蘇2015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基于Unipus平臺的多模態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研究”(編號2015SJB616)。
李 莉(1962-),女,山東泰安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