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戀玫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基礎教學部,重慶402160)
中西茶文化差異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策略分析
鄧戀玫
(重慶財經職業學院基礎教學部,重慶402160)
隨著世界各國往來的日益密切,英語已然成為促進各國交流的有利工具。同時,英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然而,在對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高校并沒有特別關注中西方存在的差異,尤其是文化上的差異,這對英語教學的效果影響很大。本文首先大體的介紹了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接著對文化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加以說明,最后對中西茶文化差異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希望能夠改變我國目前高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西茶文化;高校;英語教學;語言
在全球經濟趨向融合的背景下,作為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英語一直肩負著不可推卸的溝通使命。而作為高校必修的專業課之一,英語水平的高低已經直接決定著學生與職場之間的距離的長短。因此,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用水平,減少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我們在多方面對高校英語教學進行了研究和探討。而中西方文化差異無疑是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存在。因此,研究中西茶文化差異視角下高校英語的教學策略不僅能夠改變英語教學的現狀,更有利于學生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1.1 中西方茶文化的產生及發展
作為歷史悠久的茶葉大國,中國關于茶葉的記載已經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自唐朝開始,我國就開始進行與周邊國家的貿易,茶葉也經由我國傳入到世界上其他的國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國之間貿易往來的密切,茶葉逐漸經由西亞傳入到歐洲各國,并被西方奉之為心靈的圣品。
在西方國家中,要說起哪個國家與茶葉的淵源最深,非英國莫屬了。眾所周知,英國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飲茶大國,英國人民對于下午茶的偏愛程度絲毫不亞于中國對茶藝活動的喜愛。隨著茶葉的普及,茶葉也逐漸走出了英國皇室的宮門,進入到了尋常百姓的生活之中。
1.2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
由于受到經濟、政治等因素的影響,中西雙方在茶文化上的差異是非常之大的。中國人熱愛飲茶,更熱愛深厚的茶之文化。在經過了日光的照耀、月光的滋養之后,它成為了詩人以及詞人抒發壯志情懷的座右銘,更是流淌在中華兒女血液里的凈化劑。它將人們在塵世間的煩躁輕輕的拂去,給心靈留下了一抹深深的綠意。從茶文化中體現出來的精神更是對中華文化氣質的濃縮,是民族氣節的最宏偉的代表。英國人樂茶,樂茶之悠閑自得。雖然英國并非茶葉的原產地,但是對茶卻有著非常真切的情懷。經過了時光的研磨,茶文化也受到了英國文化的感染,長成了自己獨有的樣子。在英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喝一杯下午茶不僅可以緩解工作的壓力,更能獲得悠閑自得的生活樂趣。而這與英國人血統里追求自由的生活態度是分不開的。
中國人與英國人飲茶的方式也不一樣,中國人講究茶葉的沖泡過程,更在意品嘗原汁原味的茶味;而英國人更在意對茶的佐料的研究,它們將茶打造成一杯風味獨特的美妙飲品。這些不同都是與文化不可分割的。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中西雙方所守護的文化傳統的不同,這些不同都通過細小的飲食以及行為習慣體現出來,并逐漸成為國人的共識。
文化是一個民族根深蒂固的印記,是不可磨滅的精神食糧。因此,在高校英語的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文化差異上的不同,不僅能夠減少高校學生對英語的陌生感,更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豐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2.1 能夠降低學生對文化理解的難度
在我國高校的傳統教學意識中,文化普及意識并未引起教師的重視。隨著高校教師教學壓力的增加,教師們逐漸將課本視為教學的唯一渠道。可是,這種“唯課本論”的傳統教學方式在時間的見證下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們難免會遇到和本國文化相悖的理論,這對于他們而言是非常難以理解的。而這些晦澀難懂的文化習慣也在無形之中加大了他們學習英語的難度,使他們產生了內心上的文化隔閡,也讓他們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對一些細小的文化差異進行耐心講解,讓學生理解這些文化差異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走向,無疑能夠糾正學生對于英語的偏見,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2 建立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作為一門全然陌生的語言,除了潛意識的抵觸心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存在的更大的問題是自信心不足。由于怕出錯,大多數的學生都不敢用英語和他人交流。而作為學生學習的基地,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下,高校也沒有及時給學生創造英語交流的機會。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實練才是提高英語最直接的手段。只有在實練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差異,才能夠減少學生的錯誤,也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因此,文化上的灌輸和補充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橋梁作用。對于文化差異的理解能夠減少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更加胸有成竹地將英語講出來。而學生能夠以正確的心態面對英語,并能夠積極地找出這些文化的差異所在,才是學生真正學習英語的開始。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不僅能夠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生活習慣,更能夠反映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價值觀。而對于這些差異的理解和尊重是我們學習英文的前提。因此,在高校的英語教學的策略之中,高校教師應該對文化差異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夠對高校英語教學制定合理化的策略。
3.1 提高教師的文化培養意識
教師是教育的基石,是教學方向的決定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思維的養成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的影響,而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許多高校出于對教學成果的考慮,為學生聘請了專業的外教。外教是提高英語專業度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卻不是解決文化差異的對癥藥丸。因此,即使高校高薪聘請了外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和解決學生的發音問題,不能很好地疏通學生心中關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疑問。因為外教自身對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可能也知之甚少。因此,如果高校想要切實的提高高校英語教學的水平,就應該從根本做起,從提高教師的文化培養意識開始。
為了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高校應該對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加大對教師中西方文化知識的學習,讓教師建立正確的文化意識。當教師真正理解到中西方文化上的差異,才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實際的問題。就像好的茶藝師能帶給我們更真實的茶藝感受一樣,好的教師也能夠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幫手。正本清源,教師對于多元文化的態度也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更廣闊的的文化觀,這是高校聘請多少外教都換不來的。
3.2 茶文化英語的對比學習
若高校教師樹立了正確的文化價值觀,那么其在開展英語教學時也會相對輕松一些。茶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容易接觸到的領域,因而,從中西方都非常熟悉的茶文化開始,不僅能夠降低學習的難度,也能夠增加學生對于中西方文化理解的信心。
比如說,在對英語教學課程的設置上,教師可以借助中西方在飲茶習慣上的差異,以此為出發點,進而引出中西方在茶文化語言上的不同,最后引出英文學習的主題。而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不但照顧到了學生們的學習情緒,更能夠讓學生提前認識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例如,在英語口語表達中,英式下午茶常為“Low tea”,很顯然這與中文直譯過去的afternoon tea相差甚遠,而事實上這與英國人固有的思維習慣有關,他們認為,使用Low tea更能體現出人們對茶文化的興趣與沖動。
因此,茶文化的對比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而提前灌輸文化的差異有利于學生對多元化文化的認同,更能夠培養他們多元化的文化氣質。當然,在文化差異的灌輸上,教師也要注重對知識結構的構建,如果一味地將文化差異強加給學生,很可能會引起學生們的“排斥反應”。因此,營造良好的文化學習環境,讓學生放下內心的文化戒備,才能夠讓他們自覺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3.3 組織實踐性的茶文化活動
實踐性的活動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如果高校能夠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基礎教學設施,為教師的英語教學提供更好的實踐性平臺,這將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有相當大的幫助。比如,在對于茶文化英語的普及上,一場別開生面的采茶斗舞大會顯然要比僵硬的文化差異說辭好得多。而通過對服裝、道具以及舞蹈形式不同的講解能夠讓他們學習到平時接觸不到的英語詞組以及英國茶文化,也能夠為他們的英語學習之路留下美好的回憶。
綜上所述,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差異不僅能夠減少學生的抵觸情緒,重新建立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更能夠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在“和而不同”的社會形態下,學生只有學會尊重外來文化,保持自己心中固有的文化傳統,才能夠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只有擁有更加包容的學習心態,學生們才能夠一直自信地走下去。這也正是研究中西方茶文化差異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策略的意義所在。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為高校英語教學提供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1]吳麗娜,肖桃華.中西文化差異視角下的高校英語跨文化教育[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139-140.
[2]張文杰.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1):220-220.
[3]李娜.中西茶文化差異視角下的英語學習與教學研究[J].福建茶葉,2016,38(8):239-240.
[4]閆虹.從中西茶文化的差異看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J].福建茶葉,2016,38(3):313-314.
[5]孫兵.中西文化差異對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和應對策略[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09(9):76-77.
鄧戀玫(1980-),女,重慶江北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化文學及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