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樊丹
摘 要: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是高中理科生所學理綜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高一、高二以及初中的學習,高中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與技能。教師在高三指導學生進行科學的復習,能夠大大提高他們的化學能力。再加上學生進入高三后,直接進入高考倒計時的學習階段,使高三復習指導變得尤為重要,第一輪復習也成為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階段。因此,以高三化學的第一輪復習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有效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高三化學;第一輪復習;有效;教材;練習;因材施教
學生在進入高三后,時間變得十分緊張,學習任務也十分重。因此,他們必須掌握科學的復習策略,才能收獲好的成果。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原本成績不好的學生會在高三或者是高考突然成為一匹“黑馬”,輕輕松松地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而一些原本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很可能會在高考中落榜。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在高三階段的復習技巧以及心態等方面出現了變化。因此,教師必須要指導高三學生做好第一輪復習,打下堅實的化學基礎,使其能夠從容應對高考。下面,筆者從認真鉆研教材,合理整合教材內容,加強練習以及因材施教三個方面,討論高三化學第一輪復習的有效性教學。
一、認真鉆研教材,合理整合教學內容
歷代高考狀元在談到學習技巧的時候,幾乎都會說“讀教材,學教材,吃透教材”。化學教材,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也是高考命題老師在設計題目時的主要來源。任何的化學題目都是以化學教材為基礎,并由其延伸出來的。因此,教師在指導高三學生進行第一輪復習的時候,一定要讓他們認真鉆研教材。教師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必要的時候可以打亂教材的編寫順序,指導學生能夠從整體角度來學習化學知識。如,在魯教版的化學教材設計中,有機化學的知識點出現在必修一以及選修五等教材中。在高三的第一輪復習中,教師可以將這些關于有機化學的所有知識點進行總結,使學生掌握所有的有機化合物、化學方程式等具體知識,掌握制取甲烷等氣體的實驗技能,并重點復習有機化學的氫譜圖、質譜圖等。
二、加強練習
雖然素質教育不贊成教師采用“題海戰術”來開展教學活動,但練習依然是短時間內提高學生化學成績的主要教學手段。然而,現在很多學生做題時總是會犯同樣的錯誤,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科學的答題技巧,不僅浪費了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重他們的學業負擔,增加他們的心理壓力。因此,教師要注意在練習中訓練高三學生的答題技巧,提高學生答題的正確率。首先,教師應該加強題型訓練,即將教材與高考要求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完成歷年來高考真題的練習。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理綜綜合性的模擬訓練,消除學生對高考理綜試卷的陌生感。再次,教師要規范學生的答題情況。很多學生在高三的復習中,存在一個認知誤區,他們認為只有多做題,尤其是多做難題才能提高其化學成績,忽視基礎知識的復習。這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做題時由于無法規范書寫化學方程式,或者漏寫化學實驗的具體反應條件等失分。最后,教師除了要關注學生的答題速度以外,還要關注學生的答題質量。在每一次訓練中,都要確保學生已經完全掌握這些知識點以及相關答題技巧,切忌追求大量訓練使得學生苦不堪言。
三、因材施教
復習教學與日常教學活動的區別在于,前者重重點,后者重基礎與全面。高中生經過前期的化學學習,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化學知識與技能。然而,他們的認知水平、身心特點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是不同的。因此,在高三的第一輪復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及時糾正學生所犯的錯誤,消除每位學生的“盲點”。在每次考試以及練習結束之后,學生都要認真分析自己的錯誤,并且找出原因,真正做好糾錯。在高三化學的第一輪復習教學中因材施教,不僅能夠節省教學時間,促進每位學生的發展與進步,還能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以輕松的心態迎接高考。比如,在面對實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時,筆者會增加他們親手操作實驗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通過動手操作,了解化學反應條件。
總之,高三化學的第一輪復習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為后面復習打下基礎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必須要在這個復習階段實現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其輕松備戰高考。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與技能;加強訓練,讓學生親自體驗高考理綜試卷設計形式以及命題思路,盡最大可能消除他們對高考化學的緊張感;因材施教,針對每位學生制定不同的復習策略,讓每位學生都能夠正確認識他們的問題,及時反思,做好糾錯。
參考文獻:
[1]蔡昌慧.高三化學復習課堂教學中有效性問題設計的探討[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8).
[2]王平軍.談高三化學第一輪復習的有效性[J].數理化學習,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