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翔,王東偉,連軍勝,王平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7)
藥房不良事件指藥劑人員在用藥審核、處方調劑、藥品保管、藥品分裝等過程中存在程序性操作錯誤,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藥房不良事件輕則影響患者治療效果,不利于預后,重則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用藥不良反應,可危及患者生命。李青[1]研究發現,采用魚骨圖分析法分析腦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出原因,具有清晰、直觀的優點,有利于護理人員從易到難逐步解決問題。魚骨圖分析法是日本管理學家石川馨發明的一種分析方法,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2]。魚骨圖分析法從結果出發,通過頭腦風暴,尋找影響問題特性的因素,根據其相互關聯性逐條進行整理,形成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的魚骨狀圖形。魚骨圖分析法在問題整理、原因分析、對策制定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后逐漸用于衛生管理領域[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門診藥房不良事件315例,觀察魚骨圖分析法在門診藥房不良事件分析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12月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門診藥房不良事件315例,其中處方調劑事件162例,醫囑處方事件153例。
采用魚骨圖分析法分析門診藥房發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具體如下:①分析準備:a確認已發生不良事件;b建立分析小組,由門診藥房主任擔任小組組長,主管及藥師擔任組員;確定要解決的問題,收集相關資料。②原因分析:a小組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從各層別查找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原因越多越好;b將問題寫在魚骨頭部,對各個原因進行分類,并在魚骨標明;c結合具體事件對可能影響不良事件產生的原因進行討論分析;d選擇任一問題,研究分析該問題產生的原因;e根據問題分析出結果,再次詢問該問題產生的原因,且需連問5個問題,5個問題回答完畢后,認為無需再問時,將問題原因詳細羅列;f確定根本原因:將各條根本原因羅列成表,進行根本原因最后確認。③第四階段:根據根本原因,制定針對性改進對策,并認真執行。
門診藥房不良事件包括多配、少配、漏配、錯配、超說明書用藥、配伍禁忌、用藥禁忌、處方劑量錯誤、重復用藥、用藥間隔錯誤、用藥途徑錯誤,采用結構分析法分析門診藥房不良事件,見表1。
門診藥房不良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①藥品核對不清。②藥品名稱相同,劑型或規格不同的易混淆藥品差錯。③未提供用藥指導。④相似藥品出現差錯。⑤藥房工作人員未嚴格執行處方調劑制度。⑥配方人員不清楚藥品包裝數量,未認真核對處方,藥品數量計算出現漏配或差錯。⑦工作人員身體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引起差錯。⑧藥品說明書內容不夠全面或滯后于臨床治療。⑨醫師對藥品說明書不夠了解。⑩開具處方時,未認真審核用法用量是否正確。醫師對藥品有效成分和作用及理化性質不了解,導致重復用藥。醫生對藥品的注意事項及禁忌了解不足。采用原因型魚骨圖分析門診藥房不良事件,按照魚骨圖中的根本原因分析法,選擇層別方法(如人、機、料、法、環等)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原因為人員因素,現就人員進行魚骨圖分析,如圖1所示。

表1 門診藥房不良事件

圖1 門診藥房不良事件原因型魚骨圖
隨著我國藥物種類增多,治療方式發展,藥品使用方式日益豐富,導致藥房工作難度逐漸加大,增加藥房不良事件發生風險。趙瑞玲等[4]研究發現,藥房不良事件會增加患者醫療費用,造成醫療資源浪費,還會影響醫生及醫院聲譽,不利于醫院發展。因此,應對藥房不良事件進行歸類整理,分析藥房不良事件產生的原因,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避免藥房不良事件發生。
藥房不良事件發生的原因有:①處方錯誤:門診醫生每日需接待大量病人,工作繁重,開具處方時若身體疲憊或受到他人影響,可能出現錯寫、漏寫的情況,造成處方缺項、用法用量錯誤等。患者取藥時,發藥人員可能未發現處方中缺失或錯誤之處,仍按照處方發藥,產生用藥危險[5]。目前處方上多無患者聯系方式,藥品出錯后不能及時追回,藥劑人員應杜絕處方差錯發生。用法用量錯誤易于發現,藥劑人員在發現后可提示醫生修改。②調劑錯誤:a藥品外觀相似:因藥品名稱相似,如醋酸潑尼松片與醋酸潑尼松龍片,藥劑人員補充藥品時,可能未看清楚藥品名稱,導致藥品擺放錯誤;藥品名稱相似且擺放位置接近者,藥劑人員在取藥或調劑藥品時,可能拿錯藥品。b藥品有效成分相同:藥品名稱相似,如布洛芬混懸液與布洛芬緩釋膠囊,兩者均具有抗炎鎮痛作用,但前者為兒童用藥,后者為成人用藥,若將布洛芬緩釋膠囊誤用于患兒,可能損傷患兒臟器;藥品同名但不同劑型,如阿司匹林腸溶片、阿司匹林咀嚼片及阿司匹林緩釋片,三種藥名稱相同但劑型不同,其用途也可能不同[6];藥品同名但不同規格,外形完全一致,僅規格標識不同,如注射用布美他尼有0.5 mg與1.0 mg兩種規格;藥品同名但不同生產企業,我院奧卡西平片有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與Novartis Farma S.p.A生產的兩個品種,但價格相差較大。③制度執行不到位,管理松散:a門診藥房工作量大,藥房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藥房工作人員在工作的同時進行閑聊或做其他事情,會影響工作質量,可能出現藥品調劑錯誤,有損患者健康[7]。b藥房工作人員短缺,一人承擔多項職責,且門診藥房工作量大,易導致藥品差錯。c藥房工作人員缺乏更專業的業務水平,存在無法給予患者用藥指導的情況。④投藥錯誤:a處方審查不清:接收處方后應審查用藥是否符合診斷、藥品用法用量有無錯誤、是否存在缺項、藥品是否存在配伍禁忌,仔細審查醫生處方,如一位醫生診斷一位13歲腹痛癥狀患者為慢性闌尾炎,開處方:注射用左氧氟沙星0.3 g與氯化鈉注射液靜脈輸注,qd,但18歲以下患者禁用左氧氟沙星,藥劑人員提出修改意見,后改為林可霉素1.2 g與氯化鈉注射液靜脈輸注治療。b藥品發放錯誤:發藥時未認真確認取藥人員身份,將藥品發放給其他患者,可造成嚴重醫療事故。c藥品核對不清:發藥人員沒有認真核對調劑人員所取藥品,導致將錯誤藥品發放給患者。d未提供用藥指導或指導不清:醫生開藥后未仔細說明藥品用法用量,導致患者錯誤用藥,造成身體損傷。如醫生開高錳酸鉀1∶5 000坐浴,未仔細說明用法,患者將高錳酸鉀直接涂抹于黏膜,導致黏膜損傷。e投藥不符合程序:處方藥品未配齊便投藥,邊配邊發,可出現漏發、少發或落藥,影響治療效果[8-9]。
防范門診藥房不良事件發生的措施:①加強處方管理:a每月藥劑科點評處方,查看處方是否存在漏項、錯項、缺項,判斷用藥是否符合診治標準,計算抗菌藥使用率、針劑使用率。b為保證處方的準確性,醫生處方打印前應再次核查打字是否有漏打、錯打情況。c醫務科對處方進行抽查,檢查處方適宜性與完整性。②藥劑人員工作安排合理:a調劑藥品時應一心一意,認真核對藥品名稱、劑型、規格、用法用量,存在含糊不清的地方,應明確之后再發放藥品。藥品發放時,向患者說明藥品用法用量。b通過到外院學習、組織業務培訓等形式提高藥劑人員業務水平,準確判斷用藥合理性,向患者提供用藥指導,正確解答患者疑問[10]。c合理安排藥房工作人員班次,確保工作人員在上班時保持充沛精力,避免因身體狀態較差導致工作差錯。③加強藥房內部管理:a加強藥柜養護與近效期藥品警示:工作人員定期對門診藥房藥品養護,保持藥品整潔,定期檢查藥品有效期;對半年內效期藥品進行登記,包括藥品名稱、數量、有效期,張貼效期藥品警示牌,并作相應處理,確保發放藥品為效期內藥品,防止過期藥品發放;工作人員往藥架上藥時將臨近效期藥物擺放在外面,避免大量藥品過期。研究指出,將零散針劑裝在盒中,防止相似針劑混淆導致藥品發放錯誤[11]。b設置退藥登記本:嚴格檢查退回藥品藥名、批號、效期、外包裝等,拒絕回收藥名、批號不符、臨近效期或外包裝損毀的藥品,記錄退藥原因,登記藥品名稱、數量等項目,確保所退藥品可追溯[12]。c執行精麻藥交接登記及冰箱、房間溫濕度登記:精麻藥交接登記可確保藥品精確管理,防止藥品流失,保持藥品儲存空間溫濕度合理可保護藥品質量,防止藥品失效[13]。d成立藥品質量控制小組,小組每月對藥房藥品控制工作進行分析、總結,不定期檢查藥房工作,監督藥房工作質量,減少藥房工作失誤導致的不良事件。e加強拆零藥品管理:使用干凈衛生的藥品拆零工具,分裝藥袋上注明藥名、效期、用法用量,登記分裝藥品,確保分裝藥品可追溯。④藥品發放規范有序:a按照“四查十對”原則,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藥品調劑制度[14]。目前醫院多可以院內聯網工作,醫生確定處方后,會通過電腦將藥房上傳至藥房端,劃價收費人員等待患者接收處方,對處方進行審查,審查無誤后收取費用,調劑人員按賬單配藥,發藥人員核對藥品無誤后發給顧客,并指導用藥。b藥品擺放位置相對固定,若藥品擺放位置變動較大,應通知相關人員,確保其知情,避免出現配藥錯誤[15]。c取藥時,應認真查看藥架上藥品名稱、劑型、規格等,確定為處方所需藥品后放于調劑臺。d每次只接1張處方,藥品發放確認患者身份,并提醒患者不要漏藥,防止遺漏藥物被下一位患者拿走。e確定藥品完全配齊后再發,避免出現藥品多配、漏配,患者多拿、漏拿藥品。
綜上所述,魚骨圖分析法應用于門診藥房不良事件,可有效分析門診藥房不良事件產生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措施,以減少藥房不良事件發生。
[1] 李青.腦卒中患者胃管意外拔管的魚骨圖法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1):1823-1824.
[2] Fang Z,Ye W,Cheng Y,et al.Study on Quality Risk Control of Large-scale Complex Equipment based on a‘Game-Fishbone Diagram’ Model[J].Journal of Grey System,2015,27(2):27-37.
[3] 高啟勝.我國社區首診制影響因素魚骨圖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3):341-343.
[4] 趙瑞玲,張冠東,張麗鋒,等.山西省兒童醫院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分析[J].中國藥房,2016,27(2):197-200.
[5] 張濤.醫院藥房規范化管理模式探究[J].醫藥前沿,2017,7(11):369.
[6] 鄭強.根本原因分析在提高門診藥房藥學服務質量中應用體會[J].包頭醫學,2015,39(4):254-255.
[7] Yazdani AA, Tavakkoli-Moghaddam R.Integration of the fish bone diagram, brainstorming, and AHP method for problem solving and decision making-a case study[J].Int J Adv Manuf Technol,2012,63(5-8):651-657.
[8] 喻俐懿,徐瑾,王斌.我院門診藥房退藥原因分析與改進措施[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16,25(3):182-185.
[9] 諸靜,胡國棟.6S管理法在降低門診藥房藥品調劑差錯率的應用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16,26(11):1336-1338.
[10] 張慧,張國桃.精細化管理用于醫院門診藥房管理效果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12):1310-1311.
[11] 曹寅,李慶林,王亞麗,等.品管圈對提高中心藥房針劑醫囑調配效率的作用[J].安徽醫藥,2016,20(10):1977-1980.
[12] 魯萍,崔亮.質量風險管理在醫院藥房退藥環節的應用[J].中國藥房,2017,28(13):1809-1812.
[13] 胡秀梅,談德斐,貝世芳,等.基于JCI標準的門急診藥房高危藥品管理模式探討[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7,25(2):171-174.
[14] 陽波.“四查十對”制度在處方調配中的分析與改進[J].中國藥房,2013,24(17):1621-1622.
[15] 范文穗,李巍,梁力勉,等.專科醫院門診藥房藥品快速配藥區的設置與評估[J].中國藥房,2015,26(10):1377-1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