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巨榮
(內蒙古科技大學體育部,內蒙古包頭014010)
茶文化視角我國健美操文化發展研究
張巨榮
(內蒙古科技大學體育部,內蒙古包頭014010)
茶文化擁有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國也在大力開展文化建設活動,健美操是一項能夠全民普及的運動,將健美操文化與茶文化相融合,勢必會提升健美操的群眾基礎,促進健美操文化在我國的發展與普及。本文就以茶文化為視角,對健美操文化的發展進行幾方面研究和分析。
茶文化;健美操文化;發展
健美操文化在我國的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求,借助茶文化這個平臺,將兩者有機融合,不僅可以豐富健美操的形式和文化內涵,同時還能夠傳承和發展中國茶文化,是一舉多得的舉措,相關文化部門工作人員應該深入研究茶文化視角下的健美操文化發展,更好的實現兩者的融合,促進兩者的發展。
眾多高校在健美操舞蹈課程中融入了采茶戲的動作,可以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肢體動作和協調能力。采茶戲屬于贛南文化的一種戲曲表演形式,在為人們呈現一種祥和安逸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展現了勞動者在辛勤工作時所體現的樂觀向上的狀態。為了確保有效地提高集體勞動的凝聚力,采茶戲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演藝形式,在對生活產生影響的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對健美操的訓練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人們經過長時間的研究采茶戲的特點以及舞蹈動作終于有所發現,通過將采茶戲融入到健美操的訓練當中,可以有效地突破其局限性,促使健美操成為學生喜歡并熱愛的一項體育項目。雖然健美操在訓練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與采茶戲融合以后,則形成了更多的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
2.1 分析采茶戲在健美操訓練中的健身意義
由于學生在進行健美操訓練的過程中,身體一定會承受到相應的壓力,經過不斷的訓練之后,可以起到健身的效果。進行健美操訓練的學生需要具有充分的保障,使訓練過程可以讓學生自身與自然和社會相融合,在盡可能讓學生展現各方面特點的同時,確保學生形成正確的健身觀。健身觀的建立不但表明一個學生正確對待了健美操訓練的基礎,也可以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大學生可以在這種生活環境中擁有健康的身體。
2.2 豐富學生生活的運動項目
傳統的健美操訓練科目較為單一,學生在完成基本訓練科目以后,顯得更為懶散,而融入采茶戲以后,健美操的訓練則更加有趣、多樣,學生可以通過全新的鍛煉方式對身體的各部分進行鍛煉,運動區域較為廣泛的同時,也可以舒展全身的筋骨,由此體現了采茶戲對健美操訓練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全身得到鍛煉的同時,可以掌握更多的舞蹈技巧。
2.3 滿足學生的文化表演和競賽的要求
不同學校競相開展融入采茶戲的健美操訓練課程,學生為了讓表演內容更加充實,進而可以獲得更好的名次,需要不斷地進行練習。融入了采茶戲以后的健美操訓練,難度有所提升,學生需要投入全部的精力到健美操訓練當中,才能確保表演形式更加完美,也才能在比賽中獲得驕人的成績。
2.4 傳承和拓展民族文化的應用范圍
贛南的采茶戲十分流行,也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人們在繼承和弘揚的同時,需要懂得采茶戲中所蘊含的勤勞和質樸的優秀傳統。健美操的訓練中融入了采茶戲,可以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中國的茶文化,也能夠學習到贛南的具有地方風俗韻味的采茶文化,讓學生了解民族多樣性文化形式的同時,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茶文化的宣傳和弘揚的事業當中。
3.1 采茶戲和健美操結合的創編
3.1.1 采茶戲健美操的含義
以傳統民族音樂為基調,采茶戲健美操在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會利用有節奏的音樂進行鋪墊。再做有氧運動時,學生由于接受到了完整的力量和柔韌度訓練,因此可以保證以采茶戲為根基的健美操運動可以盡可能的展現柔性的美。整體的舞蹈動作更為連貫的同時,讓健美操的訓練難度逐步增大,學生需要調動身體的每個環節,以確保可以通過鍛煉收到一定的成效。學生還要有一定的節奏感,在充分掌握一張一弛的具有節奏的音樂背景的前提下,舞蹈可以與音樂完美結合,為觀眾或者老師給予美的享受。
3.1.2 采茶戲運用于健美操訓練的創編原則
在健美操的訓練過程中,為了盡可能地了解和把握贛南采茶戲的精彩內容,需要了解采茶戲的三絕,也就是采茶戲經常結合的一些演奏形式,比如:扇子、袖子或矮子步等。學生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才能在健美操訓練過程中與茶文化相融合,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同時,讓學生以學習健美操課程為榮,并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
3.2 采茶戲運用于健美操訓練中編創的流程
3.2.1 整體設計
以采茶戲為原型,創造全新的健美操舞蹈形式。學生在編舞的同時,要確保整體的舞蹈動作更具原創性,由于健美操訓練動作需要具有采茶戲的表演特征,因此,對于二者的精髓內容要完美的結合,才能讓健美操可以更符合音樂的律動,才能確保讓表演的過程可以更加吸引觀眾的眼球。
3.2.2 音樂制作
由于需要將傳統的民族音樂融入到健美操表演過程當中,因此,需要了解采茶戲中的音樂形式,在對不同音樂曲目進行改編的同時,讓曲目中所具有的節奏,更加符合舞蹈動作的訓練章程。每一位學生也需要反復練習以改變音樂為節奏的舞蹈動作,才可以讓健美操更具觀賞性。
3.2.3 動作的創編
健美操運動員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所以動作需要整體協調的同時,更要干凈漂亮,具有一定的力量,更要保持一定的沖擊力,才能讓流暢的表演動作更好的吸引觀眾的眼球。
3.2.4 修飾加工
在確保健美操訓練動作設計完成以后,還需要經過后期的修飾加工,才能讓全部的動作顯得更為協調,也才能保證每個學員都可以完成動作的訓練任務。學生也可以在教師進行健美操動作編排的過程時提供寶貴的意見,讓最終的健美操動作可以更好的被學生所接受。
3.3 采茶戲運用于健美操訓練的效果分析
3.3.1 采茶戲應用于健美操對學生的形體塑造
健美操運動員要想保證整體的動作更具觀賞性,其前提就是需要學生擁有良好的形體外形。有些學生可能受先天因素影響,身高或體重無法滿足健美操的訓練要求,而有些學生通過后期的努力,達到健美操訓練要求以后,才能按照教師編排的動作完成健美操的訓練任務。
3.3.2 采茶戲在健美操訓練中的運用可以完善學生的身體機能指標
學生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身體的各個機能逐步完善,可以更為協調統一的處理每個動作的細節,也可以保證學生的整體身體素質有所提高。學生在進行訓練時,會相應的提高肺活量和心率,在對不同動作進行演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狀態,對于出現緊急狀況的學生,要及時提供幫助或醫療救護,才能避免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意外。
3.3.3 采茶戲在健美操訓練中的運用可以完善學生的力量
為了確保健美操的動作更具有爆發力,學生在訓練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肌肉訓練,融入了采茶戲的健美操使學生可以更容易接受長期的健美操訓練過程,學生的力量有所提高的同時,肌肉也可以產生一定的爆發力,讓健美操動作變得不再生硬。
以優美的民族音樂作為伴奏,以采茶戲為基礎的健美操訓練課程,整體動作會顯得更為協調,學生在對不同肢體動作進行訓練的同時,要符合音樂的律動形式和節奏。要想將音樂、舞蹈和體育三方面元素完美結合,就需要學生、教師以及學校制定完整的教學方案和教學體系,讓學生可以學習到具有時代感的健美操表演動作。
4.1 健美操訓練模式多元化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審美的要求也逐步增加。為了確保健美操能夠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需要不斷發展健美操訓練的多元化模式,學生在進行分解訓練的同時,可以有針對性的練習難度較高的健美操動作。由于學生需要長時間的進行訓練,因此,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身體的整體機能也會隨之改變。為確保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身心得以健康成長,教師在制定鍛煉方案的同時,要以科學的角度制定健美操訓練動作。為了讓健美操訓練更具表演特點,學生需要盡可能展現健美操動作的柔美性和協調性。對于不同音樂的節奏旋律,學生需要反復進行練習,才能保證每一個健美操動作都恰到好處。
4.2 訓練評價體系的綜合化
學生在完成基本的訓練以后,由教師完成評估任務,由于學生掌握健美操基本動作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教師需要以客觀的角度和學生的學習狀態為評價標準,制定定向定量評價方法的同時,讓學生能夠以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評價的結果。教師在評價之前還需要了解每位學生的不足,針對在訓練中可以有提高和進步方面的學生,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設定專一的訓練模式,以保證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以健康的心態去學習采茶戲健美操舞蹈動作。由于教師運用了綜合評價的方法,因此訓練的內容和方式需要高度統一,確保訓練過程合理性的同時,讓學生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逐步認清自我,并制定訓練的目標和方向。
4.3 注重訓練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健美操訓練科目有所不同,因此,對具有發展潛能和發展空間的學生,教師要采取增強訓練難度的訓練方法,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扇子、袖子以及矮子步的動作技巧,對其進行模仿的同時,需要學生按照自身身體狀況和心理素質,選擇適合自身難度的訓練科目,才能確保按照教師制定的訓練步驟完成訓練過程。訓練動作一旦編排完成以后,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到健美操的訓練課程當中,才能保證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4.4 將多媒體運用到健美操的訓練中
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方案的實施,讓學生在學習健美操動作的過程中可以按照教師播放的視頻軟件學習更為標準的健美操動作。教師可以隨時停頓,并對每個動作要領進行講解,在進行模仿的同時,可以讓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也可以保證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獲得健康的體魄。
本文從四個方面對茶文化視角下的健美操文化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創新,以及健美操的普及有所助力。
[1]張麗娟.采茶戲運用在健美操訓練中的理論探討[J].福建茶葉, 2016(11):279-280.
[2]蘆燕.以“采茶健美操”為例探究現代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新思路[J].福建茶葉,2016(5):243-244.
[3]薛鑫峰.新課改下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成才之路,2015(2):87.
[4]趙周霞.初中班主任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1(14):155.
[5]張卉.人本位健美操動作創編研究與實踐[J].吉林體育學院,2010 (3):12-14.
張巨榮(1978-),女,內蒙古烏蘭察布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舞蹈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