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勇
(海口經濟學院經貿學院,海南海口 571127)
我國南部茶葉對外貿易比較優勢的經濟學分析及措施
——以海南為例
肖 勇
(海口經濟學院經貿學院,海南海口 571127)
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出現在中國,茶葉是我國的一種農產品,茶文化在中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本篇文章重點圍繞茶葉貿易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出的問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以促進我們南部茶葉貿易的可持續性發展。
南部茶葉;對外貿易;經濟學分析
我國南部地理環境條件錯綜復雜,經濟上的發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茶葉的種植分布上也是十分不均衡的,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南部茶葉產業鏈經濟實體。這種較為分散的產業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我國南部茶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擴大。但是,我們針對南部茶產業的特點實施以區域經濟聯合的模式進行經濟合作,就可以讓我們的南部茶產業形成一個經濟整體,十分有利于南部茶產業的發展,所以,南部區域茶產業經濟合作機制的形成將是我們未來南部茶產業必須走的一條道路。
1.1 南部地區茶產業的主要區域特性
我國茶葉的總面積有兩百萬公頃左右,茶葉總產量在一百五十萬噸左右,占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共有七個茶葉主產省。南部的茶葉主要產于云、貴、川、海南等省,其種植面積接近我國茶葉總種植面積的一半,茶葉產值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從地理環境分析,我國南部茶葉種植區,大多數是山地和丘陵,那里生態環境良好,是出產綠色天然無公害茶葉的地區。同時我國南部地區大部分地區采光較好,茶葉種植所需要的氣溫較為平穩,春季天氣轉暖較快,十分適合高質量的茶葉的生長環境要求。
1.2 我國茶葉產品在對外貿易上的優勢
近年來在茶文化的影響下,海南省等地區的茶葉的產銷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他地區的茶葉也有著長足的發展,在出口貿易方面,幾年來茶葉的主要出口貿易以綠茶為主,紅茶的對外貿易方面也在穩步提升,在生產加工方面,深加工茶產品和保健類茶產品正在穩步走向國際貿易市場。
2.1 從茶產業的需求結構上進行分析
茶文化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最早人們以綠茶為主,可見綠茶在當時是統治著大部分茶葉市場。現如今盡管紅茶也在市場需求中占到了一定的比重,由于在外貿中我們一直使用的是以綠茶貿易主體,國外紅茶在整個對外貿易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加之我們在茶葉生產上的故步自封,造成我們的茶葉市場大面積縮水。雖然我們也進行挽救,但在對外貿易上也沒有爭取回太多份額。從我們國家自身上來看,我國是一個傳統綠茶的生產消耗大國,我國在茶產品的生產與消費上直接影響我們在這方面的對外貿易。近些年來,我國在紅茶的對外貿易上只占國內消耗的百分之二十左右,而綠茶對外貿易額確占國內貿易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對外貿易需求主要是以綠茶為主,因此,我國茶葉對外貿易暫時無法得到改善。
2.2 從茶產業的需求驅動上進行分析
在我國的國內市場上,國內綠茶在對外貿易上的競爭力遠遠大于紅茶在對外貿易上的需求,這與我國對內綠茶較強的需求是分不開的。而且在對外貿易上,消費者對綠茶的評價也是較好的,我國國內市場和對外貿易市場的發展優勢尤為顯著。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茶葉的發源地。茶葉貿易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正在逐年穩步的增長,出口茶葉方面更是位居首位。雖然近些年南部的茶產品發展得較為迅速,對外貿易額也有著顯著的提升,但從整體上看,我們南部的茶產業的發展還是存在著較多問題的,為更好地適應國際貿易的需求,現分析如下:
3.1 我國南部的規模性優勢
我國南部的茶葉產業區十分分散,在整體貿易上很難形成較大的規模,在經濟上也很難在國際貿易上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十分不利于我們南部茶葉在國際貿易中的良性健康發展。我國在進入世界WTO組織后,國外的茶產品嚴重沖擊了我們國內的茶產業市場,造成我們的茶市場、重點是南部茶產業市場在國際貿易中的經濟地位面臨著嚴重的挑戰。所以,我們南部茶產業區,要充分發揮我們南部的茶葉優勢,把分散的茶種植組織起來,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銷售模式,利用茶產業資源來創造茶產品。
3.2 在茶產業技術上的創新
我國南部由于茶葉欠缺一個統一的對外銷售的渠道,同時在產業的科技創新與投入力度方面還是不盡如人意,我國南部地區茶業的區域性分布,在很大的程度上對區域間科研優勢的有機結合與互補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嚴重的制約了南部科技成果向生產力方面的直接轉化以及茶葉生產與加工技術的提高,對于南部茶區優勢、優質的茶產品的發展需要我們對其所產生的嚴重影響進行整改解決。
3.3 茶葉產業區域性的經濟影響
南部茶葉產業的區域性分布是的南部各省茶葉經濟都過分的針對自身爭取更大利益,而進行行業之間的惡性競爭,茶葉產業群存在著個體小、散戶多,規模小的問題,同時在我們的茶葉對外貿易中,沒有一個正規的茶葉經營買賣規定,同時,還存在著產銷分離的各種經營弱項,茶產業在嚴重缺少產、供、銷這個產業鏈為支撐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經營茶產業的個體難以創新自己的產品,開創新的品牌,也就不得不在較低的層次進行經營,更無法達到對外貿易利益的最大化。
3.4 南部茶葉在茶葉價格制定機制上的問題
在行業產業中,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價格進行有效調控,就會使行業自身在不斷的惡性競爭中對企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我國一直都沒有建立一個統一的茶葉拍賣會,在這樣的混亂的產業環境下,我國南部的茶產業在對外貿易上嚴重缺乏在茶葉價格上的調控機制,十分容易由于部分廠商在背后暗中操縱本地區茶葉的價格,造成茶葉價格在一段時間內大起大落,這對茶葉貿易的長遠發展有著嚴重的危害,同時也會對南部茶葉對外貿易產生極大的不利因素,這也是我國茶葉份額被國外貿易搶走的原因之一。
茶葉區域合作必須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在不同區域之間茶葉產業資源的相互流通和整合,從而實現相互開放、相互融合,聯系也將會越來越緊密,我們的區域合作在共贏的基礎上,綜合考慮環境、人文等各種因素,適當進行開發、利用,區域合作十分有助于我們茶葉產業的一體化進程,主要表現是在經濟效益上,能夠最大化地增加經濟效益上,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對區域茶葉生產進行合理布局,充分做好資源循環利用,為可持續發展做好后續的保障
我國南部的茶葉對外貿易,要想要打破格局,首先要做的就是進行區域合作,然后進行研發創新,優化配置資源,合作共贏、互幫互助,才能取得高效生產的效果。目前我國的南部私營茶葉企業無論是在茶葉的生產還是在茶葉出口方面都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這對我國的茶葉出口貿易是有利的。
[1]趙云嬌,孫強,陳泰名.西部茶產業區域經濟合作分析.新西部(下半月),2010,04,16-17.
[2]李清光.中國茶葉國際競爭力的形成和提升研究.江南大學,2012.
肖 勇(1977-),男,漢江西贛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