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彬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廊坊 065000)
芻議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系
張衛彬
(廊坊職業技術學院,河北廊坊 065000)
茶文化屬于中華傳統文化,茶文化與我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構成了中華悠久歷史底蘊的文化長河。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讓學生們掌握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識,同時也是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認知觀念的重要方式。傳統文化作為我國文化的精神和財富支柱,將傳統文化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有效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問題,而且還可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針對茶文化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討論茶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為進一步認識茶文化提供參考。
茶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
茶文化作為一門綜合性相當強的學科,其涉及到詩詞歌賦、宗教、書法、音樂、醫學以及教育等多個領域。而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對其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于學生步入社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1]。將茶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已經成為當前大學教育需要,大學生作為祖國建設的核心力量,而社會需要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本文針對茶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內在聯系進行探討,為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效率提供給幫助。
1.1 茶藝簡介
茶文化研究離不開對茶藝的研究,茶藝指食茶、喝茶、飲茶以及品茶四個步驟,飲茶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可以說只有飲茶中體會出茶的藝術性,才可稱之為茶藝。茶藝作為人們將喝茶作為一門藝術行為,飲茶的意義得到了升華,對人體的精神和心理產生重要作用。茶館、茶道以及茶藝等等屬于品茶之后形成的中國獨特價值[2]。
1.2 茶道簡介
茶道即指品茗之道,也是茶藝操作中的一種精神境界,茶道作為一種茶藝的精神靈魂,更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組成。我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茶文化中蘊含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秉性,更與茶文化相互融合,使得茶與道發生了升華。現實生活中,人們在不斷的尋求超越現實、擺脫心靈束縛的新途徑,更是人們獲得身心解放和精神釋放的主要方法。茶道之所以被人們認為具有現實超越和人生升華的主要的特征,這些特征體現出了靜與雅之間的關聯,更是茶與道融合的自然藝術特征。中國茶道乃陸羽所創,其將多家的思想融入到茶理中國,并不斷融合唐漢文化[3]。
1.3 茶德簡介
茶德作為茶道的基礎,其更是茶道的靈魂所在,茶德可以說是茶道之魂。中國的茶文化發展過程中已經被世人所認可,同時也被當前茶道精神所致。茶德中素有:“精行儉德”表現除了茶的優質品質,這也是茶道的核心精神,也重德體現。茶客追求高尚的人格,通過品茶實現自我目標追求。茶德體現出了茶人的精神,同時也是茶人所確立的精神道德標準。茶品即人品,茶品指人們在對茶認識中形成的一種象征性品貌。茶德在人們的生活領域中不斷滲透,人們對于生活理解和認識逐漸成熟[4]。
茶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斷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其在社會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國家領導人在外交中不斷進行茶文化交流。有關的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茶文化的認識更加深入,因此茶文化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影響更大。很多大學生不了解茶文化,更不用說蘊含著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很少人對茶文化有所了解,而將茶文化講透徹的大學生更是非常少。茶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組成部分,其流傳至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茶文化的精神內涵發揮出巨大的作用,幫助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三觀。而茶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顯示其巨大的益處,其表現在下面幾個地方:
2.1 凸顯禮儀之邦
茶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儒家思想,教導中華兒女學會:人無禮、無以立。茶文化吸引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如客來泡茶、陪茶以及敬茶等均有體現。茶文化發展到現在,一直有客來敬茶、粗茶淡飯,不成敬意等成語,這些都體現出茶文化中的禮儀。茶文化中體現的禮儀可以加注在人生道理上,茶文化和傳統文化融入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幫助[5]。
2.2 雅俗共賞
茶館作為文人墨客們休閑、閑聊、彈琴、作詩、作畫、作詞的好去處,茶文化隨著茶館為大眾開放和服務,其文化顯得越來越接地氣,同時人們在繪畫、教育、音樂方面融入了茶文化,人們通過茶文化實現了普遍交流。人們對于飲茶很多都是充滿好奇心,對于茶葉、茶具、泡茶、種茶以及茶品等均屬于茶藝交流。茶文化從古典的高雅文化逐漸變為大眾文化,切實達到了雅俗共享的境界,茶文化鼓勵人們追求精神升華,對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可提升大學生的道德修養
茶文化精神必須要求大學生自己體會,茶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包含了傳統的天人合一、人本理念、以和為貴等理念。傳統茶文化中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這些傳統美德是大學生學習的標榜,從茶文化中體味出人生哲學道理和道德修養。社會正在步入關鍵的建設時期,而大學生們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主力軍,必須要加強大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將自己打造成為人格合格、素質高尚的合格人才。
目前,高校學生在開展思想道德建設時存在著誤區,教師對于思想道德建設認識不透徹,造成了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夠重視,而將教學的重點傾注于專業知識教學之中。很顯然,這種教學模式中存在著缺陷,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會顯得比較枯燥,學會學習中難以理解,大學生對于傳統的文化知識無法深入學習,也就不能達到傳統文化只是繼承。茶文化包含有我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精髓,將其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其獨特的作用,其具體表現在:
3.1 加深傳統文化知識學習有利于傳統文化繼承
從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分析,學生們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學生們對于傳統文化的了解缺失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傳承離不開大學生的繼承,如果出現傳統文化傳承斷代,那么對于中華民族整個傳統文化來說必將是非常沉重的打擊。茶文化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向學生們介紹傳統文化的優秀價值,讓學生們對于傳統文化有非常直觀的認識[6]。
3.2 幫助學生樹立全面價值觀念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培養學生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處理問題的時候如何避免一些常見問題發生。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與傳統文化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關聯。目前的大學生缺少動手能力、個人素質不高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與學生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不足相關。茶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影響,茶文化的介入使得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掌握社會行為規范,為促進大學生行為規范形成意義重大。
3.3 理性認識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差異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西方文化逐漸涌入中國,網絡信息中存在著好壞之分,國人對于網絡信息的真假、傳播的文化好壞等認識不清,便形成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出現西方文化被爭相模仿的現象。通過茶文化和思想政治理念的相互融合,可以幫助人們全面了解到中華的傳統文化,幫助學生們看清楚西方文化與中華文化之間的差異。茶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因此大學生對于茶文化的認識不斷深入,學生們在學習思想政治時加強了對二者之間的差異識別。
茶文化融入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可以實現教學活動品質提升,同時也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茶文化的教學之中,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4.1 思想引導價值
茶文化主要實現對親情交往、社會禮儀以及行為規范等人們行為意識提升。傳統茶文化中蘊含了一種淡泊名利、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這些思想觀念剛好是對目前的社會浮躁觀念的補充。大學教學活動中不僅只考慮到教師教學目的,更要考慮到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茶文化在大學生中的應用體現出人們對待事物應該保持高度的清醒和積極向上的積極生活態度。
4.2 文化價值的體現
茶文化的價值包含了教學文化內容、教學的典故以及教學的歷史故事,這些內容都是目前比較全面的教學需求。以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太過于依賴教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顯得非常理論化,學生們對于思想政治理論理解不深刻,很難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內涵和精髓。學生們在學習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下缺乏主動性,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通過茶文化來讓學生們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和豐富的文化知識,加深學生們學習印象和學習興趣。
4.3 人才培養價值體現
當前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的講解上,忽視了學生們對于學科的興趣愛好。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是多種多樣,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片面的錯誤價值觀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將成為教學的重點。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茶文化的介入使得學生們對于茶文化中追求的淡泊名利、知書達理、與人為善以及修身養性等有一定的認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過合理融入茶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們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教育制度不斷改革,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經成為教育的重點,因為思想指導行動只有讓思想達到一定的高度,學生們的行為才能夠更好滿足社會要求。茶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將茶文化應用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水平。
[1]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與實現 [J].福建茶葉,2015(5):58-60.
[2]文斌,段成.中國茶文化對在華留學生的教育功能分析[J].福建茶葉,2015(6):197-199.
[3]胡芬芬.傳統茶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教育的結合點分析[J].福建茶葉,2016(1):184-185.
[4]胡雅娟,夏達.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對大學生思想教育影響研究[J].福建茶葉,2016(6):211-212.
[5]朱海燕,蕭力爭,劉仲華等.高校茶文化教學現狀及茶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154-156.
[6]蔡烈偉.閩南茶產業文化教育推廣模式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48-151.
張衛彬(1979-),男,河北永清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