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人腦膠質瘤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情況,進一步探討其表達結果與腫瘤分級情況的關系。方法選取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間本院腫瘤科收治的腦膠質瘤患者93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分析對象,作為研究組,同時將研究組按照腦膠質瘤等級劃分標準分成四級,其中Ⅰ級21例、Ⅱ級32例、Ⅲ級26例和Ⅳ級14例,并同時選取正常腦組織30例作為對照,即為對照組。采用免疫熒光定時定量聚合酶鏈式反應法針對所選研究對象的腦組織中結締組織生長因子進行檢測,進一步分析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與人腦膠質瘤級別的關系。并比較研究組治療前后該因子的表達情況。結果研究組腦組織中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腫瘤分級與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水平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二者間具有一定相關性,且正向相關。即腫瘤分級患者的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水平隨著腫瘤級別的升高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水平也隨之升高,此外,研究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研究表明,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人腦膠質瘤患者中表達情況與腫瘤分級有著密切的聯系,且呈正向相關,因此,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可以作為人腦膠質瘤診斷的參考依據,同時還可作為腫瘤惡性程度高低的判斷,對于臨床預后判斷也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腦膠質瘤;檢測;應用價值
腦膠質瘤是腫瘤科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鑒于該類腫瘤具有自身獨特的腫瘤生長環境,一般臨床治療較為困難。本病的診斷以及惡性程度的判斷也一直困擾著臨床醫生。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是在1991年首次發現的一種在人臍靜脈內皮細胞條件下培養出的一種分泌肽,人體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基因是一種早期快速反應的基因,最早有研究發現這種因子能夠促進有絲分裂,同時還具有促進血管形成的作用。在不同的腫瘤組織中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而有關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與腦膠質瘤之間的關系的研究目前還比較少。有研究同時實驗證實其在腦膠質瘤腫瘤組織中呈高表達。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問本院腫瘤科收治的人腦膠質瘤患者93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作為研究組,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齡14~73歲,平均(51.0±5.3)歲。按照腫腦膠質瘤等級劃分標準(Ⅰ級:一般為良性,以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為主,占膠質瘤的5%左右;Ⅱ級:一般是星形細胞瘤或者星形一少突細胞瘤,占膠質瘤30%~40%;Ⅲ級:主要為問型星形細胞瘤,占膠質瘤15%~25%,通常由Ⅱ級演變而來;Ⅳ級:為膠質母細胞瘤,占膠質瘤的1/3)分成四級,其中Ⅰ級21例、Ⅱ級32例、Ⅲ級26例和Ⅳ級14例。并同時選取同期在院進行顱內減壓手術的顱腦損傷患者的正常腦組織標本30份作為對照,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5~74歲,平均(50.5±6.0)歲。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試劑、設備及檢測方法
總RNA提取(采用源自上海申能博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Total RNA Purification Kit RNA快速制備試劑盒)及cDNA的轉錄合成,具體操作方法嚴格按照內附的說明書進行操作。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基因的表達采用熒光定量PCR檢測儀進行檢測。
1.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通過對比正常人體腦組織和腦膠質瘤患者腫瘤組織中的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結果,綜合分析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腦膠質瘤的診斷方面的應用價值;通過對比腫瘤不同分級患者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分析其對于腦膠質瘤患者惡性程度的判斷;此外通過對比腦膠質瘤患者治療前后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變化情況,分析其對于判斷腦膠質瘤患者臨床預后的價值。
1.4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研究對象腦組織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情況。
1.5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腦組織中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情況比較
經過對比兩組結果發現,研究組中腦膠質瘤患者腦組織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提示腦膠質瘤患者腦組織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情況較健康人而言,顯著升高。因此,可以將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腦組織內的相對表達作為診斷腦膠質瘤的重要指標。見表1。
2.2研究組中不同惡性程度患者的腫瘤組織內的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相對表達情況比較
四組患者腫瘤組織內的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相關性分析,r=0.924,具有相關性,可以進行比較。隨著腫瘤惡性程度的不斷升高,腫瘤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相對表達較高,這一結果提示腦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情況可以作為判斷腦膠質瘤患者惡性程度的重要指標,見表2。
2.3研究組治療前后腦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情況比較
結果顯示,經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腦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情況可以作為腦膠質瘤患者臨床預后效果的判斷指標,通常情況下經過治療后,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有所下降,若未見下降則表治療效果不佳,需進一步改進治療方案。見表3。
3討論
膠質瘤是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其臨床預后一般較差,特別是腫瘤級別較高膠質瘤。腦膠質瘤是顱內常見的惡性腫瘤,一般采用術后結合化療的方式進行治療。有臨床研究者表示,腫瘤的分級越高患者臨床預后越差,并且術后患者的生存期越短,但組織學檢查一般受病理學的限制,然而分子生物學技術將對該類腫瘤的研究上升到基因分子水平,進一步為腦膠質瘤的治療提供便利。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屬于CCN家族,是一種早期基因,其編碼的蛋白具有較強的趨化性和撕裂原性,能夠促進成纖維細胞增值、分泌細胞外基質,并參與細胞增殖和分化。從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促有絲分裂作用以及在腫瘤中的高表達可初步判斷其在腫瘤發展過程中的意義。但在不同的腫瘤組織中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情況不同,有的呈高表達,有的呈低表達。
目前有關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與膠質瘤的發生發展的作用機制還不明確,有研究者指出可能與腫瘤以及周圍問質微環境有關(如微血管的生成),腫瘤組織的生長有賴于新生血管的生成,腫瘤的惡性程度一般與血供有關,且一般呈正相關。據相關文獻資料報道,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無論是在體外還是體內均具有促進血管生成的作用,并且通過試驗還證實了內源性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情況還與血管內皮細胞的增值、遷移息息相關。也有研究者表示,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之所有能夠促進腫瘤的生長,還可能是對細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導致。有研究者通過對比癌組織與癌旁組織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關性表達發現,癌組織內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程度明顯高于癌旁組織,并且癌旁組織間質中微血管的密度又明顯高于正常的組織,并且生長速度較快。這一結果進一步證實了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是誘導和促進腫瘤組織發展的重要調控因子之一。此外,還有研究通過對比不同腫瘤分級患者腫瘤組織中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表達情況發現,Ⅰ~Ⅱ級腫瘤患者中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為(229.7±143.7)%,在Ⅱ~Ⅲ級腫瘤患者腦組織中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相對表達為(394.8±246.2)%,而在Ⅲ~Ⅳ級腫瘤患者腦組織中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為(564.0±367.9)%,結果發現,伴隨腫瘤分級的增加,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含量呈現上升趨勢。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對于膠質瘤的進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有關以上論點通過本次研究結果也可以看出,從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腦組織內的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發現,研究組患者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比較研究組中不同腫瘤級別患者腦組織中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情況發現,Ⅳ級腫瘤患者腦組織內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表達明顯高于前三級,Ⅲ級患者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相對表達又較Ⅱ級、Ⅰ級高,Ⅱ級相對表達較Ⅰ級高。本次研究結果與很多研究成果一直,均證實了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組織內的相對表達情況與腫瘤的分級相關,并且呈正相關。
目前出現了另一種有關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促腫瘤生長的相關機制。腫瘤的發生一般與細胞周期的紊亂導致的細胞出現無法控制的增值相關,其中促進有絲分裂進一步導致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腫瘤組織中的高表達。透過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腦膠質瘤患者臨床診斷以及治療和臨床預后中的重要意義,通過表1可以得出,臨床中可以通過分析腦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超高表達性對其作出進一步診斷,也可以根據其相對表達的程度對腫瘤的嚴重程度進行判斷。通常情況下,其表達隨著腫瘤級別的增加表達也增加。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了,其可以作為臨床治療效果的評價,實施治療后的患者組織內結締組織生長因子的相對表達會隨著疾病的好轉而下降。這一結果可以初步證明,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能夠提示膠質瘤患者臨床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對于膠質瘤患者的臨床診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還能提示患者臨床預后,值得臨床參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