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軍
“在設計過程中,我們真正成為了一個團隊,向著一個目標前進的團隊。這個課程的意義就是讓我們自己去創新,將奇思妙想轉化成實際來解決難題。”這是八一學校學生參加STEAM課程的感悟。
“我支持轉基因技術在中國的推廣,有三個理由……”“第一段文字說詩必須分行,后一段說詩不分行,這屬于典型的前后不一致。”這是在上生物課還是語文課?都不是,這是學校跨學科課程團隊開發的批判性思維課程,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探究、求理求真。
在北京市八一學校,這樣的課程時時上演,精彩無限。
北京市八一學校位于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核心區,創建于1947年,是由聶榮臻元帥親手創辦的榮臻子弟學校發展而來的一所現代化歷史名校。“造就品德好、品行優、品位高的國際創新人才”是學校始終追求的育人目標。
圍繞育人目標,學校構建了涵蓋基礎、發展、挑戰三個層級,突出六大核心素養,下設十大課程系列的課程體系,通過多種類、高品質的特色課程群,讓學生成長為文理兼備、茹古涵今、通文達藝的國際化創新人才。
創意無限的科信中心課程群突出培養學生的工程素養。學校相繼建成了先進的航模實驗室、電腦機器人實驗室、頭腦風暴實驗室、電腦動漫實驗室等,先后在初高中開設了我的月球車、無人機制作與拍攝、多足機器人創意設計等多個創客項目和科技類選修課。2016年,以中國首顆中學生科普衛星研制及應用為中心的課程開發工程將學校的科技教育發展推向了新的高度。
學校還構建了基于自然科學和技術,促進工程特長發展,貫穿小、初、高全學段的STEAM課程,通過項目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做中學”,“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像工程師一樣解決問題”。
學生的綜合素養一直是學校關注的焦點,學校多年來實施的文化游學課程集中體現了學科融合和綜合素養培養。學校選取山東曲阜、陜西西安、河南洛陽、江蘇南京及其周邊城市,作為主要考察城市。學生在走訪古都名城中了解中國文化,探究歷史,思考今天,增強了民族認同感和歷史責任感。學校還開設了金融學基礎、市場營銷、青年領導力、戲劇、新聞、烹飪、篆刻、拳擊等多種興趣課程,充分滿足學生多樣化的興趣愛好和成長需求,讓學生在不同領域中發展自己。
在八一學校這片沃土上,學生們汲取課程的力量,收獲實踐的感悟,面向陽光,心向遠方,快樂成長,全面發展。
編輯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