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七高級中學,210000)

江蘇王蓉
一生中總有很多影響我們成長的人,他們催你奮發、促你奮進。回想為師26年來的成長歷程,在不同的階段我遇見了三位優秀的導師,引領我從一名普通的體育教師成為省市骨干教師、學校的管理者,令我倍感幸運。我由衷地感謝我的師傅,是他們用真情扶攜我走過坎坷的歲月,用智慧引領我專業的提升,為我的成長搭建平臺,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境界,讓一個普通的“體育人”對未來有了更高的追求!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職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愛學生,如果你不關愛學生的話,我勸你最好不要從事這個職業。”教育植根于愛,因為愛,我對這片土地飽含深情,而點燃愛之火的就是我的第一任師傅:江蘇省優秀教研員,南京市教學能手李松老師。
1991年8月,我大學畢業分配到一所普通初級中學。這所學校條件簡陋,生源較差,大部分學生來自周邊小商販家庭。在這樣的環境里工作,能有什么作為呢?那段日子,因教學經驗不足,我的課堂常常秩序混亂,師生關系僵化,教學效果極差,這讓我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就在快迷失自我的關鍵路口,我遇到了李老師。李老師的課堂師生關系融洽,學生精神飽滿,興趣濃厚,再調皮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服從管理,組織有序,令我羨慕不已。李老師看出了我的心思,主動收我為徒弟,并告訴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必須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關鍵是要愛學生,真心誠意地愛。”自那以后,李老師就成為我人生的第一個導師。每節課他都幫我分析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流程,研究解決教學中的難點、重點和疑點的方法。通過互相看課,就如何控制課堂秩序、如何調動課堂氣氛、如何組織課間游戲、如何進行小組合作進行探討和交流。經過實踐和探索,我的課堂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師生關系和諧了,學習氣氛越來越濃,教學效果日益顯著,我也越來越愛我的學生。
1992年下學期,學校讓我擔任初二(1)班班主任工作。體育教師當班主任這在我校還是先例,更何況這是一個學生調皮、班風渙散、學習成績極差的“亂班”,我心理壓力很大。得知情況后師傅教導我:“體育教師也是育人者,關心關愛學生,引領他們健康成長是每位教師的職責。”在他的感染和幫助下,我欣然接受了班主任工作,堅持通過真情、真心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把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自尊;我堅持和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努力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堅持和每位家長和任課教師建立和諧的團隊關系,用耐心和誠心獲得理解和支持,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終把一個所謂的“差班”建設成了班風正、學風濃,學習成績優秀的南京市先進班集體。自那以后,我在班主任崗位上一干就是15年。師傅傳給我敬業愛生的精神和精湛的教學技藝讓我體驗到體育教師原來也可以做得很精彩。在他的引領下,我立志要成為一個有追求、有理想抱負的人民教師,健體魄,寓德育,履行育體與育人的雙重職責。多年來我也正是用這一份執著、這一份厚愛、這一腔熱血,向組織遞交了一張張滿意的答卷。
吳家福,原江蘇省體育學會體育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與吳老師結緣,源于當時他在南京市體育教研活動中做的《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講座。他說體育教師應具有現代教育思想和正確的教育觀念,要有終身體育、快樂體育和成功體育的意識,還要有全新的教學觀、學生觀、人才觀和教育質量觀。并強調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體育教師已不能再是僅僅懂得一些運動技能的教師,而應該是一個理論功底扎實、基本功過硬、知識面廣、能力超人、經驗豐富、技巧通達的教育者,是一個育人的藝術家和教學的工程師。要加強自身內涵發展,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才能成為德才兼備,一專多能的復合型教師。面對中學生體質健康連續下滑的堪憂狀況,他鼓勵教師要“一專多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和才能,勇于開拓創新,為學生健康成長服務。吳老師的報告令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會后我和吳老師進行了深刻地交流,并正式拜吳老師為師傅。
1999年10月,吳老師引薦我參加了校長論壇,幾位資深的校長曾經都是一線普通的體育教師,多年來他們以對教育深厚的情懷和對理想執著的追求走上了校長的崗位。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超前的思維模式,科學的管理經驗,高瞻遠矚的態勢引領學校成為有層次、有品位、有內涵的現代化學校,我發自內心地感到敬佩和折服。在校長們的感召和師傅的鼓勵下,我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2006年憑借著勇氣和智慧經過層層考核與選拔。我最終脫穎而出,成為了學校副校長,分管學校德育和體衛工作。在吳老師的指導下,我在學校管理崗位上,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充分認識學校體育的重要地位,始終把體育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和提升學校辦學品位的主要手段,將體育道德與體育精神及培養學生的公民素質緊密結合起來。通過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正確的健康意識,提升學生的體質體能,培養學生能力和品德,更好地為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服務。在我的帶動下,學校體育組充分發揮積極功效,體育教學成績得到很大的提升,學生的體質得到明顯的增強。學校被評為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級體育后備人才試點校、市體育基地學校、南京市陽光體育學校。
高大的身軀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他明亮的眼神折射出對體育課程的睿智、穩健、儒雅,引領著一位位年輕教師走向專業研究的殿堂。他用愛心做教育,用恒心鑄輝煌,用真心培育名師——他就是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基礎教育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江蘇省體育特級教師,我的第三任師傅楊潘順。
楊老師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潭水。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基本素質。作為師傅的他對我的專業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師傅的帶領和指導下,我走上了以教科研促進專業化成長之路:閱讀當代教育家專業書籍及新課程教育理論,進一步探討先進的教學思想;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積極參與教學改革,在“研—做—思—提升”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認真研究課堂教學,關注課改動向,以激發學生興趣,分層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特色,積極打造“高效課堂”;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專業培訓、省市研訓活動,不斷更新理念,提升教科研水平。近幾年來在師傅的指導下,我主持省、市級“十一五”“十二五”規劃課題并順利結題,獨立撰寫的多篇論文在《中國學校體育》、《南京體育學報》等專刊上發表。作為南京市體育學科帶頭人,正在向更高的目標奮力前行!
有人說,人的一生要做對三件事:一是找對平臺,二是交對朋友,三是跟對貴人。從教26年,我深深感悟到教師職業的崇高與幸福!感謝師傅對我的引領,他們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教學上的技能,更多的是對于工作和生活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人生夢想的不懈追求。借此文章,對我的三位師傅致以崇高的敬意!掬起每一滴感動,灑在我人生路上,我只想說:師恩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