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霖
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貫穿“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發表了題為《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的主旨演講,他指出: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謀求更佳質量效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荔波緊緊抓住生態旅游帶動效應大、環境影響小的特點,明確將全域旅游作為貫徹落實中央五大發展新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挖掘原生態旅游資源、突出原生態優勢,提升文化內涵,因地、因時促進旅游資源與各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展現最秀麗的生態風光,推動旅游“井噴式”增長,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后發快進、綠色崛起、全面小康,奮力譜寫百姓富、家鄉美的新篇章。
以全域旅游助推脫貧攻堅
近年來,荔波縣緊緊圍繞打造“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閑度假勝地”的戰略定位,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實施“全域旅游”戰略,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成為當地富民惠民的支柱產業和深化開放的窗口產業。
一是充分發揮荔波旅游扶貧的帶動作用,以美麗鄉村為方向、以民宿旅游為重點,將散落分布在全縣各地的300多個古樸民族村寨逐步包裝打造,把各個美麗鄉村串聯成為珍珠項鏈,推出了水葩原生水寨、賽娥布依風情灣等一系列鄉村精品旅游村寨。
去年我們在縣級層面統一規劃打造“北斗七星民宿群”,將自然景觀、民族文化體驗有機融合,打造一批獨具當地特色的民宿旅游示范點,通過民宿旅游帶動發展鄉村旅游。推出頤和民宿鄉愁養心苑、寨票西南野釣第一村、白巖洞天消暑禪意修身度假民宿、撈村瑤族民宿作坊等一批品位高、配套齊、組合能力強、帶動作用顯著的美麗鄉村旅游項目,既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又豐富旅游業態,滿足游客吃農家飯、住農家屋、享農家樂、感受到獨特的民族風情。讓貧困人口共享綠色旅游發展紅利。
二是堅持農旅結合的綠色生態安全農業的發展思路,以園區為載體,在8個鄉鎮(街道)都打造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蜜柚、琵琶、哈密瓜、鐵皮石斛等特色主導產業,完善觀景臺、體驗區、垂釣等旅游元素。
目前,荔波經果林、蔬菜、種桑養蠶、茶葉、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36萬畝以上,已形成經果林、蔬菜種植、種桑養蠶、茶葉種植、中藥材、畜牧養殖的特色農業大健康產業發展布局,全年新增洞塘萬畝梅園和甲良生態種養殖兩個省級示范園區,全縣累計在建省級農業園區達到了3個,入駐園區企業15個,農民合作社44個,農家樂接待點410家。輻射帶動3.2萬人脫貧。
三是以易地扶貧搬遷為載體,全面打造民族特色旅游景區。荔波將易地扶貧搬遷與美麗鄉村有機結合,科學選擇擁有旅游稟賦高、交通基礎好、要素配套完善的地區作為易地移民搬遷安置點,按照堅持以人為要、以文為魂、以水為脈、以山為勢的原則,結合自然環境優勢,合理布局公共服務、旅游要素、民俗觀光、農家體驗等特色功能,將每個安置點打造成為3A級以上景區景點,形成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精品線路,既打造美麗鄉村旅游新產品,又能有效促進瑤山鄉小城鎮建設和民族旅游產業開發,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以全域旅游做強經濟發展
2015年,我們編制了全域旅游規劃、“十三五”規劃、工業發展規劃以及老荔波古城修復、月亮湖、智慧谷、景區軌道交通、四大主體民族建筑等專項規劃,以項目為載體,開工建設了大小七孔游客集散中心、月亮湖濕地公園、樟江河景觀整治、交通三年行動計劃等一批大項目,項目儲備由年初的200多個增加到1566個,成功組建了樟江實業集團和旅游發展集團,建立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庫,融資達32.37億元。
旅游項目上,按照建設國際化專業旅游城市和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國際化旅游目的地的發展定位目標,高起點實施旅游規劃,聘請北京巔峰智業、上海陸道、王志綱工作室等國內外頂級旅游規劃企業對景區、產業等進行高標準規劃,突出景區規劃項目化、景觀化、特色化和個性化,強力推進荔波智慧谷、冰雪水世界、月亮湖濕地公園、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夜游樟江、樟江景觀帶綜合開發、品牌酒店等項目建設,充分挖掘、傳承和保護布水苗瑤四個主體少數民族文化,運用大數據推進智慧旅游體系建設,形成玩水、科考、探洞、狩獵、飛越、星宿等旅游產品,打造“咫尺神秘、好玩荔波”生態旅游品牌,滿足白領、藍領、青少年等不同層次旅游人群的消費需求,著力將旅游大龍頭舞動起來。
工業項目上,發展工旅融合的新型工業化,堅持發展以旅游為核心的綠色工業、旅游工業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以農產品、旅游商品精深加工為方向,打造一批農業休閑體驗觀光帶。大力培育一批旅游商品開發基地,形成一批由地域標志性商品、地方特產和旅游紀念品構成的旅游特色商品體系,做強工業發展支撐。
荔波還將“互聯網+”深度結合到旅游中,實現智慧旅游,使得全域旅游的食、住、行、游、購、娛等要素,在互聯網支撐下能夠串聯起來,為游客提供優質的個性化服務,從而滿足需求各異的游客,真正實現全維度、全時間旅游。
交通項目上,按照“一帶一核三重點五組團”旅游發展總體空間進行布局,深入推進全域旅游交通三年行動計劃,圍繞大小七孔、茂蘭、水春河三個核心景區極,用旅游公路的手法,打通縣域內部交通旅游環線,打造山地農業觀光旅游帶。
去年,我們重點啟動建設的縣城至小七孔景區旅游觀光大道項目,預計拉動80億元投資。與珠海九洲控股集團達成“一園一帶”綜合開發投資意向,可帶動100億元投資。未來3~5年,貴陽至南寧高鐵過境荔波并設站開通運營,相繼開通三荔高速、荔榕高速、荔環高速、荔南高速經過荔波。荔波支線機場擴建在即,將打造國際航空港,全面形成“鐵、公、機”的旅游立體交通網絡。
以全域旅游加快城鄉融合
荔波牢牢樹立“資源+產業+城市”的協調發展理念,即生態資源保護、產業調整與城市化協調發展,在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城市建設,走資源、產業、城市協調發展的道路。
我們按照做靚縣城、做特鄉鎮、做美鄉村的發展思路,以城景結合為方向,將縣城、鄉鎮都按照景區化進行規劃建設,在傳統規劃設計上增加風貌設計、天際線、重點景觀設計等,并以項目為載體,加快推進智慧旅游集散中心、樟江沿河景觀打造、月亮湖濕地公園、老荔波古城修復等旅游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在縣城、核心景區、其他景區景點形成三級服務網絡體系。
去年,我們在縣級層面規劃啟動了“七星抱玉”(七個鄉鎮環繞玉屏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化發展體系,立足鄉鎮的民族特色,在每個鄉鎮打造1個以上3A級旅游景區,讓城鎮、鄉村與旅游深度融合。
同時,為了避免荔波縣城建設陷入千城一面的誤區,荔波縣還聘請了全國頂級團隊進行城市設計,在傳統規劃設計上增加風貌設計、天際線、重點景觀設計等,將荔波縣城打造成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全域旅游城市。
以全域旅游提升國際形象
作為貴州省首個世界遺產地,荔波喀斯特滿足了世界自然遺產的多個標準。人與自然和諧的荔波,是至今世界上保存面積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是亞熱帶喀斯特地貌上生物多樣性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塊寶地,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資源“基因庫”。文化在此衍生,區內90%的人口是少數民族,水族、瑤族和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多姿多彩。荔波正用自己獨特的美麗,吸引著國內外的眼光。
2015年,《荒野求生》在亞洲首檔中外明星探險真人秀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在荔波全程錄制并在全國熱播,線上點擊觀看量破億,全國同時段收視率排名第三,播放版權已銷往歐洲主流電視臺,荔波美景將展現在歐洲大陸。
荔波新增了韓國至荔波旅游包機路線,與韓國襄陽郡結成了友好城市,成為了貴州省第一個擁有國際旅游航線的縣市。
去年,“意大利傳奇巨星中國行”巴喬走進荔波、國際鋼琴巨星郎朗荔波之夜音樂盛典、國際藍莓小姐選美大賽、中國荔波國際跳繩公開賽、全國花樣陀螺邀請賽、荔波國際兒童動漫節、中國荔波·2016首屆西部城市籃球公開賽、“520·我在荔波等你”音樂節等國內外文體賽事活動的成功上演,讓荔波蜚聲中外。
荔波走出黔南,擁抱世界,引來了“朋友圈”的紛紛點贊:樟江風景區榮膺國家5A級景區,荔波榮獲2015年度中國美麗休閑小城獎,荔波“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入選2015年中國民生示范工程,榮獲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法國展望與創新基金會共同發起的“中歐綠色和智慧城市獎”。
荔波將形成日日有聲音、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的全年攻勢,荔波將以最開放的姿態迎接國際、國內的游客,讓廣大游客朋友共同領略世界遺產地·地球綠寶石——荔波的神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