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舜英
摘 要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常常混用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法、教學活動、教學過程等概念,弄清這些概念之間的區別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關鍵詞 教學方法 教學策略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1-0001-02
教學方法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手段,教師能否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決定教師的教學效果。但在平時的實際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對教學方法的理解不夠準確,經常和相關的概念混淆,導致不能恰當地選擇、使用教學方法。這一點尤其在教師們的教案中突顯出來。在平時工作接觸到的教案中,一般都有“教學方法”這一欄,填寫的各種各樣,如任務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等,說明在實際教學中也不能有意識地準確使用教學方法。分析他們的不能正確地填寫這一欄的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弄清教學方法與相關概念的區別,即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教學模式、教學法、教學活動、教學過程等概念之間的區別。弄清這些概念之間的區別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及應用
教學方法是指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師生共同活動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學生學的方法。在這里主要談教師教的方法。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談話、講讀、觀察、參觀、演示、實驗、實習、練習、閱讀指導、欣賞、復習等。英語教師最常用 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特別是講授英語知識的時候,講授法是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方法。
講授知識的目的是讓學生理解,而所謂理解是指根據教學信息,包括口頭、書面和圖表信息,建構意義,也就是學生把教師的講授信息和他們掌握在大腦里的知識、經驗和常識等聯系起來。因此,講授方法的核心是教師能否用適合于學生水平的且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經驗和常識把新知識較易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也是學生理解新知識的關鍵。因此,一名教師講課好不好、能否吸引學生聽課、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所提供的知識、經驗和常識是否被學生所順利、欣然接受。教師講授知識時,既可以先講授新知識,然后給學生呈現相關知識、經驗及常識(即舉例)來讓學生理解,也可以先呈現相關例子,然后引導學生理解新的知識。這也就是國外學者把講授方法分為規例法(rule-example approach)和例規法(example-rule approach)的原因,這和我國學者提出的演繹法(deductive)、歸納法(inductive)是一致的。比如,要教make的讀音時,可以先發make的音,然后引導學生復習先前所學過的like和take,也可先引導學生復習先前所學過的like和take,然后教make的音。這樣教,學生容易理解、鞏固其讀音。
我們了解了教學方法的涵義,那么,我們就應該知道教案里的“教學方法”這一欄里應填寫“講授方法”,如果再想填寫得具體,可填寫“規例法”或“例規法”。當然,教師可能還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那么就可以填寫其他的方法,如談話方法、演示方法、練習方法等。
二、相關術語的概念及應用
教師使用教學方法時,常與一些術語,如教學策略、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教學模式、教學法等概念聯系在一起,需要我們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教學策略的涵義很多,廣義上,泛指為了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對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方法、組織形式,以及教學媒體的選擇、使用和開發的總體考慮。常見的教學策略有組織策略、傳遞策略、管理策略等。在這里,和教學方法比較來說的話,兩者的差異在于:教學策略包含教師的指導思想、理念、意圖。其實,人們采用教學方法時,一般都帶有主觀思想、動機等因素,因此,在國外書籍中,多用教學策略(strategy)這一概念,很少用教學方法(method)。相反,在我國,習慣上通用,但更多用“教學方法”來表達,很少用“教學策略”,但在涵義上,的確存在這樣的差異,在使用時,應區別對待。
教學活動是指為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行動,一般完成某一任務,具體由一定的教學內容和相應的教學方法構成,如講授詞匯、講授語法、鞏固練習某語言項目等活動。
教學過程是指教學程序或步驟,而每一個步驟圍繞著某一主題構成,并由一個或多個活動構成。比如,常見的教學第一步驟是熱身階段,可由問卷調查和聽力兩個活動構成。
教學模式的使用也較復雜,但其涵義多指教學過程模式。教學模式與教學過程的主要區別在于這個過程是有理論基礎的,并由經驗證明是可行的、有效的教學過程,一般都有自己的相對固定的步驟。很顯然,一位教師在設計其教學過程時,應選擇某一教學模式,而不是依據自己的想象或過分自信地隨意設計自己的教學步驟,因為這個自設的教學過程還沒有得到驗證是對的、有效的、經驗支持的。常見的英語教學模式有PPP模式(Presentation, Produce, Production)、PWP模式(Pre-skill, While-skill, Post-skill)等,前者一般用于英語知識,即詞匯與語法教學;而后者用于英語技能,即聽說讀寫教學。
教學法是最容易與教學方法混淆的概念。其實,教學法的涵義也是多方面的,但常見的涵義是指教學模式,即教學過程模式。常見的教學法有:情境教學法、翻譯教學法、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交際教學法、自然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模式一般都有其理論基礎、經驗支持的。這些教學法的地位和作用是和PPP模式、PWP模式是一樣的,一般都有其相對固定的步驟,在實際應用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跳過去或加強某一步驟,但不能任意打亂、消除某一步驟。一線教師的教案里的最主要組成部分是教學過程,特別注意應根據自己、學生及教學環境而選擇適當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穩定、良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