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據物理學網站報道,地球包含著硅酸鹽巖石、鐵內核,以及表面分布著水和生命,這是我們所理解孕育生命的綠色星球,但是宇宙最早潛在孕育生命的行星卻迥然不同。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宇宙早期的宜居行星是富碳行星,包含石墨、碳化物和鉆石。天文學家通過搜尋罕見的恒星類型,可能發現這些鉆石行星。
該研究負責人、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納塔利-馬什安(Natalie Mashian)說:“這項研究表明即使某顆恒星擁有太陽系內一小部分碳,也可以存在環繞其運行的行星。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認為外星生命類似于地球生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因此這也暗示著宇宙早期可能孕育生命。”
宇宙早期主要是由氫和氦構成,缺少碳和氧等生命必需的化學元素,僅在第一顆恒星以超新星形式爆炸之后,播種形成第二代恒星,形成行星結構,生命孕育才成為可能。
納塔利和她的研究生導師、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阿維-羅卜(Avi Loeb)教授檢測分析了一種獨特的古老恒星類型,它被稱為“富碳、貧金屬恒星(CEMP)”,這種缺少金屬的恒星僅包含太陽十萬分之一的鐵元素,意味著這些恒星形成于星際空間廣泛播種重元素之前。
羅卜教授解釋稱,它們是早期宇宙化石級恒星,通過研究它們,有助于我們理解宇宙中行星和生命如何最初孕育形成。雖然與太陽相比,CEMP恒星缺少鐵和其它重元素,但是這些恒星擁有更多的碳,遠超出科學家對這一時期恒星的預期。相對豐富的碳元素將影響行星形成,蓬松的碳灰塵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黑色焦油狀星球。
從一定距離進行觀測,這些富碳行星很難與類地星球區分開來,它們的質量和尺寸大小較為接近,天文學家必須檢測其大氣層,從而發現它們的真實屬性,類似一氧化碳和甲烷的氣體將包裹這些獨特的星球。
納塔利和導師羅卜指出,使用凌日方法搜尋CEMP恒星周圍的行星非常有必要,這是一種實用方法,將發現早期行星如何形成于年輕宇宙時期。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科學家猜測“第九行星”
是太陽從系外“偷”來的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天文學領域最大的一個謎團就是太陽系“第九行星”是否存在,以及它的成分如何?目前,瑞典蘭德大學天文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很可能“第九行星”事實上是一顆系外行星。
他們認為,在宇宙早期進化時期這顆行星運行至太陽較近距離時被太陽“竊取”,它是迄今完全未探測到的太陽系一部分。它將成為太陽系內部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蘭德大學天文學家亞歷山大-馬斯蒂爾(Alexander Mustill)說:“非常有趣的是,當天文學家在數百光年之外的其它行星系統中尋找系外行星時,我們的太陽系竟然隱藏著一顆系外行星。”
他們認為,在45億年前太陽處于年輕階段,太陽竊取了第九行星,系外行星的定義應當是位于太陽系外部,但目前這一定義的限定方式變得模糊。
天文學家指出,許多信息表明第九行星被年輕時期的太陽捕獲,從那時起至今未被完全探測到。據悉,恒星誕生于星團之中,經常有其它的恒星擦肩而過,當兩顆恒星近距離遭遇時,一顆恒星很容易“竊取”另一顆恒星軌道中的一顆或者多顆行星,第九行星就可能是被太陽竊取的行星。
在一項計算模擬實驗中,亞歷山大和同事們發現第九行星很可能被太陽捕獲,當它與太陽近距離接觸時。他指出,第九行星很可能是被其它行星“推擠”下被太陽捕獲,或者它位于原行星系統最遠端,當運行至太陽較近距離,同時與主恒星的引力束縛較弱時,最終脫離了原軌道,之后第九行星進入一個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
亞歷山大表示,目前我們仍未拍攝到第九行星的圖像,也未發現它釋放的光線。我們不知道這顆行星是由巖石、冰層還是氣體構成,我們猜測它的質量很可能是地球的10倍。在確定第九行星的具體身份之前,我們仍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如果該理論是正確的,那么這項最新研究提供了理解太陽和地球的重要信息。